“到了‘大石围’,你才能真正感受到什么叫‘天高地厚’!”面对乐业“大石围”,有文人曾发出这样的感叹。然而,“大石围”到底有多大?直径多少?深度几何?在测绘技术已十分成熟并拥有先进的GPS全球定位系统的今天,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至今存在着不同的说法。
最早参与对“大石围”进行科学考察的广西林业勘测设计院高级工程师唐俊,细心地将各地科研人员历次考察“大石围”时测绘得出的数据做了一个对比——
1995年11月间,广西林业科技人员首次对“大石围”进行考察时,由于手头没有测绘工具,只能凭经验目测估计:洞口东西长约600米,南北宽约400米,洞深约600米;
1996年3月至1997年秋,广西林业科技人员根据自治区测绘局绘制出版的乐业“大石围”地区1:10000地形图进行测量,得出的结果是:洞口东西长550米,南北宽350米,洞深500~550米;
1999年9月,日本探险俱乐部的探险家用GPS对“大石围”进行实地测量,结果是:东西长550米,南北宽380米,洞深550米;
2000年10月,中英联合探险队又一次来到“大石围”,英国探险家用GPS测得的数据是:东西长550米,南北宽350米,洞深540米;
2001年2月,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洞穴研究中心科研人员对“大石围”进行考察后,用GPS测得:东西长600米,南北宽420米,洞深613米。
为什么同是使用GPS,得到的“大石围”宽、深数据会有如此明显的差距呢?记者请教有关专业人士得知:
GPS是英文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于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陆海空三军联合研制成功,是新一代空间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其主要目的是为陆、海、空三大领域提供实时、全天候和全球性的导航服务。GPS信号通过地球卫星能迅速测出所在地的地理坐标位置、距离和海拔高度等数据。上世纪80年代,GPS在美、英、日等发达国家开始普遍由军用转为民用。
在我国,GPS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才开始民用,其定位精度因种种原因常常不能令人满意。据了解,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诸如大气层(电离层和对流层对GPS信号的延迟)、卫星时钟误差、星历误差(即卫星轨道误差)、卫星数量和卫星的分布等具有可变性的外界因素,以及诸多使用者的人为因素,都会对GPS接收终端的定位精度产生干扰,从而影响测绘精确度。
唐俊认为,从目前报道情况看,乐业“大石围”应列为世界第三大岩溶漏斗,是世界上罕见的奇观,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它究竟有多宽、多深,是个严肃的科学问题。有关主管部门应联系专业测绘部门,对此前各考察队用不同方法测得的相互存在一定差距的数据进行一次核查,并用我国目前最先进的测绘仪器和方法对“大石围”等岩溶漏斗进行实地测量,以得出最为准确的数据。记者 罗劲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