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河梁出土的玉雕龙。
五帝时代不只是传说
郭大顺说,“随着史前考古发现和研究的进展,特别是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进展,考古与古史传说中五帝时代记载之间,有越来越接近的趋势。可以这样说,近20多年来,中国史前考古发现和研究的一项主要成果,就是证实了中国历史上确有一个五帝时代。”
但“五帝”绝非只是几个显赫的人物,它代表的是一个时代。在这个时代部族林立,英雄人物竞相称霸,此消彼长,五帝只是各个阶段的主要代表。
郭大顺在刚刚出版的简体汉字专著《追寻五帝》的开头,这样写道:“司马迁撰《史记》,以《五帝本纪》开篇,于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就有了从”五帝“说起的通例……目前虽然还不能对五帝时代诸代表人物都作具体确指,然而那正在一页页揭开的‘无字地书’,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出五帝时代的壮丽画卷,十分令人鼓舞。”
在这本探寻中华民族起源的书籍中,他从时空框架和时代特点,用考古资料对五帝时代的历史图景进行了复原:
诸代表人物有多个活动地域,每个地域又有不止一种考古文化以及它们所代表的部落集团,“华山一个根”(中原地区,主要是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泰山一个根”(东南沿海地区,泛指山东地区的大汶口文化和环太湖地区的良渚文化),“北方一个根”(以辽西为主的燕山南北地区,主要指红山文化)。
这几个“根”考古文化的年代,有的大致同步,有的略有先后。以距今5000年为界,从距今5500年到距今5000年的仰韶文化(后期),相当于五帝时代前期;从距今5000年到距今4000年前的龙山文化(主要为龙山文化早中期),相当于五帝时代后期。
各区域的文化呈现出交汇趋势:在仰韶文化前期,即“前五帝时代”,是以中原向周围的扩散为主。但是到了仰韶文化的后期,也就是五帝时代前期,交流的方向发生了逆转,东方大汶口文化由于社会变革较快等原因,加大了对仰韶文化的影响,使靠近东方的豫西仰韶文化率先改变面貌,作为仰韶文化主要特征的彩陶简化,小口尖底瓶减少,而来自东方的“鼎豆壶”占据了主要位置并逐渐取而代之。北方的红山文化和小河沿文化(后红山文化),也越过燕山,到达华北平原中部,并影响到中原。也就是说,从五帝时代后期起,诸区域考古文化之间的交流,是以四周向中原汇聚为主导趋势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