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8月5日,亚运礼仪专业志愿者在训练课上。新华社记者刘大伟摄
展示“90后”另外一面
由于550名“亚运天使”候选人全部为“85”后,不少还是“90后”,年近五旬的吴朝钢在采访中习惯称她们为“孩子”,言语间常流露出一种长辈的关爱之情。 吴朝钢用“脱胎换骨”来形容这些孩子在培训前后的变化。他回忆说,集训第一天报到时,队伍集合不仅慢,队形还很乱,“好像一盘散沙”。但经过10天的军训,大家在列队时整齐度和精神面貌都有了“质的飞跃”。 7月底,广州亚组委挑选了20位“亚运天使”赴上海参与了世博会“广东周”的宣传推广活动。活动期间,姑娘们每天穿着10厘米高的高跟鞋,在展馆里一站就是三、四个小时,第一天工作结束回到酒店后,吴朝钢发现她们每个人的脚都站肿了。尽管如此,大家在7天的工作中始终保持高度的热情,没有一个人喊苦叫累。 “这些孩子真挺能吃苦的。她们有奉献意识,也有集体荣誉感,彻底颠覆了过去我对‘90后’怕苦怕累的印象。”集训结束后,军人出身的吴朝钢不由发出这样的感慨。 历届大型运动会或多或少会有志愿者流失的现象。据吴朝钢讲,“亚运天使”这个团队中没有一个人主动“掉队”。不过,她们中最终只能有380个幸运儿,有机会站在亚运会的颁奖仪式上。但是,吴朝钢坚信,对所有孩子来讲,“亚运天使”选拔赛和培训的经历都是一次宝贵的人生历练,这或许会成为她们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