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杭州网>图库>杭州影像
瓶窑抱团养老眼下暂时停止 发起人朱大伯说还是会继续办下去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0-04-15 09:54:36 Wed   

余杭瓶窑朱大伯和老伴住着200多平方米的三层农家小别墅,有鱼塘、有菜地、有果树、有鸡鸭,子女工作忙,平时蛮冷清。三年前,朱大伯老伴王阿姨打进快报85100000热线,说想找几对老人抱团养老。快报报道后,很多老人报名,经过挑选三对夫妇入住瓶窑农家小院,开始“抱团养老”。

近三年来,杭州老人“抱团养老”在全国声名远播,60多家媒体赶来报道。去年5月,老人们集体出动,去湖北恩施抱团旅游。今年元旦,6对老人在泰国清迈过冬跨年。

“新冠病毒给全国及世界各国造成严重的后果,给我们抱团养老也造成了影响!我们原来的几对老人,由于各有各的特殊情况不能来,现在又只剩下我们老两口了……”昨天,朱大伯给我发来一条信息。

image.png

其他老人都回去了,空荡的院子里只剩朱大伯和王阿姨

昨天下午1点多,我来到瓶窑朱大伯的家。朱大伯戴一顶灰色鸭舌帽,鬓发斑白,背有些佝偻,迎在门口。3层独幢别墅,大大的院子,草木葱郁。院里停了两辆电动车,朱大伯笑着说,“后院养了鸡,小狗要咬,请了两个师傅扎笼子。”

进到屋里,偌大的客厅,朱大伯老伴王阿姨坐沙发上看电视,沙发、桌柜都套着花红色的罩子,王阿姨笑笑说,“沙发皮制的,不好水洗,套上套子防落灰。最近家里就我和老头子,先套上,人多就取掉。”

以前抱团养老的总有十来个人,专门请了烧饭师傅。现在只有两个,师傅也在家里休息。一张大圆桌,十来张椅子,往常围坐一桌,现在只有他们两个,朱大伯说,怀念人多吃饭的时候,热闹。

曾经住在一起的老伙伴们,隔三差五通过微信、电话联系,聊聊彼此近况。朱大伯有些感慨,“有的是疫情影响下暂时来不了,还有的因为家里的事情、身体的原因,或者工作原因,以后也不来了。

“有一对老夫妻,老婆得了重病,她老伴跟我说,要是老伴病情好转,他们还要来这边;要是老伴走了,他也就不来了,以后跟着儿子一块过。”朱大伯说,“身体健康是最大的原因,还有一对夫妻,老婆得了气管炎,去年冬天到泰国过冬,她适合那边气候,现在还住在那边。杭州老蒋也动了手术,来不了了。广东老谢因为被原单位返聘,又干工作去了。上海老王要照顾他脚骨骨折的哥哥……”

我找朱大伯要到他们的电话,联系上杭州的蒋大伯、上海的王大伯、北京的左大伯。

蒋大伯今年69岁,是最早一批参加抱团养老的成员,电话里他中气十足,感觉术后恢复得不错。蒋大伯笑说,“谢谢关心,做了个小手术,胆结石,现在恢复期。”

“这些日子我也没空着,在搞创作。我退休前在余杭旅游局工作,上世纪80年代,超山、径山、良渚等地的旅游风景区的规划和开发我是参与者之一,现在超山、径山都是国家4A级风景区了,良渚申遗成功,我手头有一手的资料,正好整理,现在正在着手《径山逢春》的写作。”

“我上午要睡懒觉,下午、晚上整理资料,写作三四个小时。午饭、晚饭我自己烧。我有厨师证,对吃比较讲究。上午上海的老王给我来电,问我啥时候回瓶窑,我现在身体还在康复,手头还有工作,归期未定。”

image.png

抱团养老的老人们去年夏天外出抱团旅游

“过去一两年,大家一起吃喝玩乐,整体上是很和谐的,也有一些差异,像消费观念。我说过,我对吃比较讲究,有些老人很节俭,轮班买菜时就很舍不得。那我说嘛,大家条件都还可以,趁现在还能吃喝,可以吃得品质好一点,总会有人不耐烦听。说多了,这是题外话,这也是一些总结吧,抱团养老也是我接下来重点的写作,有作家、导演建议我写剧本。等疫情过了,手头工作忙好,我还是要回去的。”

上海王大伯75岁,加入抱团养老半年,年前回到上海。他大哥骨折伤了脚,又加上直肠癌做手术,生活难以自理,更突发的是大嫂年前去世了,大哥的女儿还在上班,要到今年五一前后才能退休。

“我一个人过,没其他压力,照顾大哥的事临时就由我来做。我现在每天负责买汏烧(买菜、洗菜、做饭),给哥哥端饭、擦洗,全职护工。

“说实话,我是怀念杭州的日子的,人多热闹,大家年龄差不多,打牌、散步、一起出去旅游……我在上海租房住,在瓶窑我一个人一个房间,月租700元,条件环境绝对可以的。

“我和朱大伯联系了,过了五一,侄女退休,我就回来。”

左大伯是北京人,退休老师,72岁,女儿嫁到杭州,这些年多数时间他是在杭州度过的,和老伴住在养老院。朱大伯说自己身体蛮好,住养老院不太习惯,一是其他老人年龄普遍比他大,自己是外地来杭,和本地老人找不到共同语言和爱好。年前经朋友介绍,找到瓶窑抱团养老朱大伯家,赶巧朱大伯一行去了泰国清迈过冬,当时留守杭州的蒋大伯接待的他,带他楼上楼下、屋前屋后参观,介绍了抱团养老的理念和操作模式,一下子就吸引了左大伯,当即决定搬出养老院来这里抱团养老,孩子也支持。

左大伯很积极,打电话给朱大伯,要预先订房,先交租金。“我和朱大伯交流下来,发现他是个有趣的人,把自己的房子拿出来组织大家一起生活,‘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思想不一般,我想要和他交朋友。”

朱大伯说,说实话他前阵子想过抱团养老还要不要办下去的问题。蒋大伯、王大伯和左大伯都说要回来,朱大伯自然很开心,可他说也有一些难处,如果只有两三个人入住,一是不够热闹,二是租金不够请烧饭师傅、园丁师傅和钟点工师傅,抱团养老的品质就要降下来。

“叫大家不要来吧,抱团养老就没有了,国内外60多家媒体都在关注我们,前几天安徽卫视还有天津、上海几家媒体还来电问我们的情况,我和他们说受疫情影响,现在大家都还待在家里。

“不过我也考虑过了,办下去可能会遇到种种困难,既然这个事情我做得对,对国家对社会都有利,那就继续办下去,为中国老人事业作出一点贡献。”朱大伯说。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刘抗 文/摄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