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杭州网>图库>杭州影像
杭州这两家外贸羊毛衫店 “莫名其妙”突然“火”了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0-10-27 09:24:22 Tue   

最近,开在杭州中山中路上的两家外贸羊毛衫店的老板有点开心,因为他们发现自己的店在不打广告的情况下莫名其妙突然“火”了。原本店里以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为主要客群,最近来了很多穿着时髦的年轻人来“淘货”、打卡,还成为小红书等社交平台的新晋网红店。记者采访了老板和年轻的顾客,发现了背后的原因。 

image.png

复古风潮带动小店销量

这两家店铺的门面都十分低调,店内什么装饰也没有,商品也只是简单地按照品类被分类悬挂和摆放,更别说什么展示模特了。如果不是特意找来,很容易就会忽略它的存在。

工作日的下午3点,记者来到位于中山中路268号的这家店铺门前时,店内狭小的过道里已挤着七八个穿着入时的年轻人,他们仔细挑选着被紧凑陈列的衬衫、毛衣和半裙。而老板正淡定地坐在门口的椅子上,面朝店内抽着香烟,仿佛见惯了店内的景象。

小店的老板姓章,是温州人,在杭州做服装生意已经将近20年。“2009年,中山中路开街的时候,我这家店就已经在这里了。”章老板回忆道,“大概从去年开始,店里突然就多了很多年轻人来逛。”

“我开这个店一开始肯定不是为了吸引年轻人的,早年间也都是一些年纪比较大的,像大爷大妈这样的顾客来买东西。”据章老板透露,店里的商品大多是外贸尾单,在当时这些款式也算是新潮,价格却相对便宜很多。

image.png

虽然章老板不玩社交媒体,但对于自己的店是怎么“火”起来的,他倒是非常清楚。“很早之前,有个姑娘在这里拍了照,发到小红书上去了。他们都是在那个上面看到了以后来的。”章老板指了指店里的年轻顾客们。

章老板知道现在年轻人中流行复古,能把“旧衣服”穿出新花样,才带动了店里的销量。

“有的人一逛就是三四个小时,在店里试试衣服、拍拍照。”顾客多的时候,章老板也很少进店看管,只在有人需要结账的时候,起身帮忙把商品装袋,“现在小姑娘素质都很好的,试过不要的衣服都会帮我原样挂回去。”

“那我肯定是高兴的。”章老板也注意到杭州城区里的许多老店都难逃被时代淘汰的命运,“要是实在开不下去了,我原本都打算租期到了就关门算了。”

据章老板所说,原本库存还剩下四五千件,这一阵子就卖掉了其中的绝大部分。“具体多少件倒没算过,不过应该只够今年下半年卖卖了。”

位于中山中路318号的外贸店与章老板的店情况也很类似。据在店里工作了超过6年的营业员透露,目前店里的日营业额可以达到6000元左右,最多的时候大概有15个年轻顾客同时在狭小的店里挑选衣服。

真正的“古着”生意却不大好做

据了解,这两家店里的商品均价都在百元左右,最低的甚至花上三四十元就可以买到一件衣服。

不少博主在社交媒体上“种草”分享这两家外贸店时,都打上了“平价古着店”的标签,光顾店铺的大部分消费者也将店里的商品作为“平价古着”来购买。

但事实上,“平价古着店”并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古着”店。

近两年,古着(vintage)逐渐从小众圈层走进大众视野,演化出一种独特的穿衣风潮:古着风。杭州也有这样一批年轻人迷上复古风潮,热衷于穿搭父母辈、甚至祖辈年轻时的流行服饰。

“古着”由日本流行而来。真正的“古着”并不能被简单粗暴地归入二手衣的概念中,而是在某个年代流行但现在已不再生产的东西,这些服饰无论使用的面料,细节的剪裁甚至用途都反映出某个特定时代的缩影,从而具有特殊的价值。

曾经的四季青档口老板娘方方也做过十多年的“古着”生意。“举个例子,可以叫做古着的毛衣,在款式、花色上具有强烈的年代特征,一般是20世纪20-80年代的居多。材质基本上以95%-100%全羊毛,马海毛为主,保暖性较好,穿着感比较

一般。至于价格,一般在600元以上,具体视款式花色而定。”

方方认为,“古着”的大部分消费者都有较强的经济能力和独特的审美情趣。“毕竟时尚是个圈嘛,可能是因为前几年复古风的回潮,年轻人对古着的接受度越来越高了,愿意花钱购买的人越来越多,圈子里商品的价格也就水涨船高。”

“不过也正因为如此,近两年古着生意变得越来越难做了。毕竟大部分老客的心理价位仍旧停留在原地,如果我跟着市场去提价,就会流失掉很多顾客,毕竟古着的价格的确不算低。”方方说。

“而且大部分古着商品的货源都在国外,尤其是日本和泰国等地。今年由于疫情的原因,大家几乎都没有出国的机会,货品供给变得很不稳定,很难淘到有品质的古着。”今年方方把销售的“主阵地”转向了朋友圈,但情况依旧不是很乐观,“我打算干脆把剩下的毛衣都自己留着了,毕竟古着毛衣一般都是孤品。”

而早在8月的时候,杭州古着市场的第一批入海者大娃在金沙湖的古着店就经历了连续一周营业额为零的窘境,而另一名古着店主阿建选择放弃店铺,只在微信上售卖。

尽管如此,方方表示也不会去“批判”购买古着平价代替品的消费者,“有多少消费能力,花多少钱,这很正常。”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见习记者 楼金靖 文/摄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