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地块安置房效果图
杭州日报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城西的蒋村、骆家庄一带都是农田和鱼塘。即便是西溪,也是两岸猪声鼎沸,绝无“一曲溪流一曲烟”的美感。
1996年5月,蒋村正式划入杭州市区范围,农民搬进了楼房,荒地上盖起了写字楼。这让住在余杭仓前街道吴山前村的杨金莲羡慕不已,“当年家里有辆脚踏三轮车就称‘土豪’的朋友,转眼间成了真土豪。”
什么时候仓前才能大发展?2007年,杭州提出建设“一主三副、双轴六组团、六条生态带”,拉开城市空间格局。随后几年,阿里巴巴来了、杭师大来了、浙大一院也来了……而真正改变杨金莲生活轨迹的,是杭州西站枢纽的落子。今年2月搬迁时,他拍下了老房子的门牌号,“俞家牌头9号”。他将和这个生活了57年的村庄短暂告别,新的安置小区已在争分夺秒地建设。
作为杭州西站枢纽的民生保障工程,一期安置房可安置套数约2000套,预计可安置回迁居民约400余户,部分力争在2022年亚运会召开前具备交付条件;二期安置房首个项目03地块已于今年11月开工,预计提供732套安置房源,计划2023年竣工;周边幼儿园等配套设施正同步开展前期报批工作。推进征迁改造工作,既是增进民生福祉的有效手段,也是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杭州交投集团、杭州西站枢纽公司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心用情用力推进安置房建设,征迁改造有力度、项目建设有速度、品质保障有制度、规划设计有温度,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在杭州西站,安置居民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有力度
选择最好的地块 安置房先行开工
“把各项工作做实做细,维护好群众的合法权益,做到依法征迁、应拆尽拆。”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
“把最宝贵的用地指标给老百姓安居,要用位置最好的地块建安置房,要以最快的速度开工建设。”这是杭州市交投集团向征迁群众许下的承诺。
2018年下半年,杭州交投集团在开展西站枢纽征迁工作的同时,就启动了一期安置房项目前期工作,会同相关单位,在省、市、区及街道等多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高效推进。
当时西站枢纽区域规划尚未批复,安置房建设面临规划调整、选址论证、土地报批等多重困难,杭州交投集团采用“多条腿走路”的方式,一方面调整规划、明确选址;一方面招代建单位、做方案设计;一方面报项目立项、跑土地指标。为加快推进前期工作,成立了由规划设计、土地报批、工程管理等专业人员组成的安置房项目攻坚小组,根据节点、倒排计划,提前谋划、提早准备,同步推进项目立项、选址论证、代建招标、土地报批、方案设计、场地准备等各环节工作。
2019年8月28日,14地块安置房正式开工,比杭州西站枢纽工程早开工1个月,这就是“民生先行”的最好诠释。
让征迁居民留在“生我养我”的土地上。西站枢纽一期安置房的3个地块,均在西站南侧,紧邻未来科技城。以14地块为例,西临通益港、南临余杭塘河,未来水系景观优美;离最近的地铁站点直线距离约600米,距离西站1.8公里,交通便捷;附近现有市政配套市民之家,医疗配套浙大一院,教育配套杭师大仓前实验中学、杭州师范大学等。刚开工的二期03地块安置房距离地铁甚至仅数十米。
“围绕杭州西站,现在还规划建设杭州云城,未来将有40余万人在这里工作和生活。”杨金莲对未来城市的发展充满期待。
杭州云城东起绕城高速,西抵南苕溪(西险大塘),南至余杭塘河,北达杭长高速,围合区域面积约58平方公里。总的目标定位是,坚持以人为核心的价值取向,聚焦现代综合交通枢纽、杭州新地标、城西CBD和高端人才集聚地等复合功能,着力打造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科创型郊区新城。
有速度
平均每周一层 部分安置房将封顶
“强化担当作为,创新工作举措,啃下‘硬骨头’,能早则早、能快则快,确保如期完成既定的回迁安置目标。”
塔吊回旋,瓦工熟练地砌着墙,钢筋工灵巧的双手像绣花一样上下穿梭。
14地块安置房效果图
11月8日,西站枢纽14地块完成整体地下室主体工程。目前,地上建筑正以平均每周一层的速度“生长”,最高一幢已经盖到了18层。到这个月底,部分主楼将封顶,春节前将有4-5幢楼宇封顶。
“下个月,外立面的整体样板就做好了,门厅等公共区域的精装修样板也将呈现,欢迎安置居民来新家看看。”杭州西站枢纽安置房项目负责人倪杭生说。
14地块安置房项目建设用地面积3.3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共由11幢高层住宅及1幢配套公建组成,预计提供746套安置房源,由绿城代建,浙江省建工集团总承包施工。“我们是晴天大干、阴天抢干、雨天巧干,及时调整施工计划,细化施工目标任务,抢抓施工黄金季节,确保完成年度建设任务。”省建工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14号地块东面,车程七八分钟,是10地块、13地块安置房项目,由融创房产代建。
10地块共有9幢主楼,其中18层住宅6幢,16层住宅2幢,3层配套公建1幢。项目现场,一辆辆装着混凝土的槽罐车排队进场,正浇筑地下一层的顶板,300余名工人有序作业。按计划,将在春节前完成整体±0.000结构,如果进展顺利,还可以建成地上一至二层。众所周知,地下工程量其实是蛮大的,但不显山不露水,而一旦地下工程完工,地上建筑将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
杨金莲在未来科技城做保安,他家的安置房就在这个小区,有时下班要过来看一看,建得怎么样了。“以前家里有六七亩地,种种水稻、油菜和小麦,现在因杭州西站建设被征迁了,从来没想过这里会发展得这么快。”他说。
13地块共有11幢主楼,其中18层住宅8幢,25层住宅3幢,3层配套公建1幢,2层配套公建1幢。项目现场,10余辆工程车和挖土机正在日夜施工,地下要挖10米(2层),力争春节前出土60%,底板浇筑完成40%。“边上有仓前幼儿园,为减少干扰,我们白天尽量在离幼儿园远一点的地方施工,等孩子放学了,再转战过去。”融创代建工程经理邵银伟说。
11月11日,作为西站枢纽二期安置房的首个项目,03地块打下了第一根桩,土建工程施工全面开启。项目建设用地面积3.3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并单独设计配套公建约8284平方米。
有制度
知名房企代建 对标商品房品质
“牢固树立精品意识,把好项目质量关,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确保项目早建成、早投用、早回迁。”
为提升安置房品质,建造让回迁居民“看得舒心,住得放心”的安置房,杭州交投集团采用代建管理模式,分别由绿城、融创代建一期安置房项目,通过专业化的房地产企业管理团队,建造具备商品住房特色的安置房。
03地块安置房效果图
虽然是安置房,但是工艺样板、实体样板、交付样板一个不能少。作为绿城专业从事政府代建的绿城乐居来说,“样板先行”是项目建设的标准动作,每一个样板都力求做到完美。走进14地块工艺样板间,墙体管线固定、槽内找平工艺、第一遍石膏腻子、构造柱钢筋、抗裂纤维网……一项项施工工艺和一样样建筑材料,像解剖图一样呈现在眼前,一看就能明白房子是怎么建成的。
在项目建设初期,项目各参建单位就明确了创“西湖杯”“杭州市标化工地”的目标,在正式开工前,首先做好了工程管理策划以及样板实施策划。项目建设过程中,杭州云城指挥部、市交投集团、西站枢纽公司以及市质安监总站等单位,多次组织对安置房项目进行检查指导,共同帮助安置房项目提升品质。
2020年6月,杭州市质监总站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的建筑起重机械及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专项检查,14地块获得通报表扬殊荣。据介绍,绿城乐居制定了完善的政府代建标准化管理制度,仅工艺工法标准制度有240项,并采取“第三方飞行检测”+“客户质量监督小组”的全流程监控,严把品质关,切实做到“保障房品质大于等于商品房”的目标。
2020年10月,浙江省住房和城市建设厅公布《2019年度浙江省省级工法名单》,项目经理李四林(党员)带头创新研发的“基坑临边防护与喷淋装置一体化设施施工工法”名列榜首,是荣誉,更是对项目创新文明施工的肯定。
以高质量党建助推项目高质量发展,推进党组织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今年5月,14地块安置房项目联合党支部成立,积极开展党建工作,打造项目“家”文化,同时与杭州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第一党支部联合共建。项目党支部发动党员起到带头作用,为项目破解生产经营难题、完成急难险重任务提供引领。目前,项目联合党支部还获评2020年杭州市建设行业系统“最强支部”称号(杭州市级工地项目)。
有温度
以人为本 变“安置”为“安居”
“坚持拆后土地空间规划全覆盖、品质全提升,完善基础设施综合配套,协调推进安置房与配套项目同步开工、同步建设,打造高水平公共服务、公共设施和公共空间,补齐城市功能,提升城市能级。”
10地块安置房效果图
杨金莲的儿子从事房屋出租行业,现在安置小区还没有正式选房,但是父子俩已经开始盘算,“我们计划选一套大户型自住,其他就选小户型了,方便出租。”他说。
在项目设计上,西站枢纽安置房项目充分尊重仓前当地的人文风情,绿城乐居设计团队多次就设计方案征求村民意见,合理配置小区的功能性公共空间和室内空间,优化房屋户型与整体布局,以最大限度契合回迁居民的生活习惯。
“我们希望保留老底子的民风民俗,比如村民们需要办红白事的场地,需要更多邻里往来的公共空间,提出这些意见后都被采纳了。”仓前街道灵源村37组村民姚国兴说。
经过前期调研,绿城乐居代建的14地块设计了80、90、100、105、120及160平方米六种户型。住宅阳台采用了封闭式的设计,既满足了居民生活便利的需要,又统一处理了建筑造型,避免后期杂乱的封包阳台情况。入户大堂、电梯厅等公区采用高标准的精装设计,提升住户居住体验。
“考虑到自住和出租,我们就将小区‘楼王’位置的数幢楼设计成大户型,让征迁群众有一个更为安静优美的居住环境。”绿城乐居片区负责人李振华介绍,“每户人家还配备一个储藏间,方便堆放杂物。小区边上有余杭塘河、通益港,沿河绿化与小区相通,方便居民到河边散步。”
为充分考虑与未来科技城的城市形象相协调,凸显高铁新城的“未来感”“科技感”,西站枢纽一期安置房项目在建筑造型上讲究对称与韵律,整体形象既庄严大气,又丰富多变。立面设计采用简洁典雅的现代高层风格,强调横向线条,建筑形体舒展,局部使用干挂石材幕墙,打造公建化立面效果。
小区内设计了迷你足球场、跑道、羽毛球场等,打造现代健康活力的运动社区;自然课堂、益智乐园、全年龄活动地段等主题功能区,为各种年龄层次爱好不同的居民提供了交流的场所,拉近了邻里关系,增强了社区氛围。同时,还设置了独立的配套公建楼栋,没有沿街商铺,避免以后可能出现的街面杂乱现象,商业、办公、餐饮等都可以进驻到配套楼。另外,还将植入未来社区理念,努力打造成为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未来社区样板和交通便捷、配套齐全、城景交融、智慧服务的现代化宜居之城。
美好生活,值得奋斗和向往。忙碌了一辈子的杨金莲,从来没有想过在家待业,“习惯了,停不下来。”他希望,以后能到西站区域谋份工作,做保安、保洁等都可以,“虽然可能收入不高,但是有安置房,住房不愁;有养老保险,养老不愁;有单位缴纳医保,健康不愁。只想看着这片曾经的偏僻农村,慢慢地变成美丽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