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杭州网>图库>杭州影像
亚运史上首批“零碳”工程师的工作是怎样的?跟着记者来探秘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1-11-16 07:42:23 Tue   

d8bcb8ad3c4869b1d810190ec02b54f2_zjrb2021111600006v03b011.jpg

鸟瞰杭州奥体中心主体育馆。 本报记者 戚建卫 摄

在杭州的亚运场馆里,活跃着一群神秘的工程师。来自国家电网杭州城南供电分公司的陈若鹏,就是其中一员。不过,陈若鹏要做的不是建高楼,也不是设计程序,而是要和看不见的“碳”,来一次隔空battle——为杭州亚运会12座特级和一级场馆降碳。

顶着“零碳”工程师的头衔工作,对陈若鹏来说是第一次。前不久,随着杭州亚组委的一纸聘书生效,陈若鹏和11名同事成为亚运历史上首批“零碳”工程师。他们的工作是通过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升亚运办赛过程中的绿色节能水平。首批工程师主要来自电力领域,后续还将从其他领域招募。

最近1个多月,他们辗转于杭州亚运会的场馆,所到之处,能耗指数随之下降。近日,记者跟着这群神秘的工程师去上班,看看在降碳这件事上,他们都使出了哪些“武艺”?

241506d53f98ee1d376f544349a820d6_zjrb2021111600006v03b004.jpg

“零碳”工程师正在向记者展示黄龙青少年儿童馆的智慧照明方案。 本报记者 吕之遥 摄

老师傅新身份,

慧眼挖掘减排空间

清晨,记者早早来到位于杭州的黄龙体育中心,作为2022年杭州亚运会主要承办场馆之一,这里早已装扮一新。从2号门进去,通道两侧的新能源充电桩一字排开,南北双塔上的显示屏也替换成了节能屏。

在场馆转悠一圈,遇到建筑上的LED灯、配电房里闪烁的设备,陈若鹏都会颇有兴致地给记者科普里面的低碳门道。在他看来,场馆里的能源使用、各种设备等都极具节能潜力。事实的确如此,据电力部门预测,杭州亚运会期间赛事场馆和亚运村的总体用电量将达1.6亿千瓦时以上,相当于排放二氧化碳8.6万吨。

同行的国网杭州供电公司营销部副主任朱军告诉记者,这些“零碳”工程师都是从事能源服务至少5年以上的“降碳专家”。“比如同样的照明条件下,如何更节能?亚运会期间如何给出合理的赛事运行方案?这些题目,都是工程师们的必答题。”

听到这些“职业要求”,陈若鹏笑了笑,他带记者来到一个比赛场馆的空调前,指了指上面的数据采集器说,眼下他正研究的课题,正是场馆里的能耗大户——空调的降碳方案。

要冷气或暖气瞬间充满整个场馆,一般都会开足马力,可这样的方式是最耗能的。在陈若鹏的计划里,先给空调装上感应装置,在识别到房间有人之后才会自动打开。同时,空调也可根据室内的人流量自动调节,避免温度忽高忽低。

陈若鹏的这个提议,并非天马行空。在之前杭州市上城区荷花塘未来社区项目以及一些写字楼和商场的能源管理上,他积累了不少节能降碳的经验。“这些场所应用到的智能感应、绿色消纳等形式,都为我的‘零碳’工程师角色提供了丰富经验。”陈若鹏说,比如商场里的自动感应电梯,就是他研究的智能空调的灵感来源。

39d3e071e7e543227876931a7c91e118_zjrb2021111600006v03b006.jpg

国家电网浙江电力与萧山试点推出“双碳大脑”,从中可以了解亚运场馆的用能情况。 本报记者 吕之遥 摄


听到这儿,同为“零碳”工程师的倪飏也来了劲。倪飏从事能源服务已经9年多,接触了不少企业和场馆。“干得久了,许多节能降碳经验就慢慢沉淀下来了。”他还记得,有次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开展会时,会场无人时灯也亮着,而工作人员忙得顾不上,他就尝试做了感应式开关。这些服务经验也陆续应用到亚运场馆,这是他作为“零碳”工程师的底气。

目前,黄龙体育中心已经基本完成改造,陈若鹏提出的绿色建议也逐步落地,不过一周至少一次的巡馆习惯还在继续。“现在只是热身,等到明年赛事正式开始,运行设备是否节能,更考验我们的反应力。”为此,他现在会有意识地给自己“加训”。

说话间,他从手机里调出了给黄龙体育中心做的详细综合能源方案,上面标注着场馆有多少设备、用能种类、用能流向等,“减排空间都藏在这些设备里,知己知彼,心里才有底嘛!”

“零碳”场馆,从细节里抠出来

放眼亚运会场馆,个个都是“大家伙”,无论是建筑、基础设施,无时无刻不在排放着二氧化碳。如何做到“零碳”?“其实就是抠出来的。”陈若鹏说,大部分时候,他就像个管家,哪里的二氧化碳排放超标,他都要第一时间管起来。

不过在抠能耗这件事上,并非一帆风顺。在杭州奥体中心游泳馆,银色的半球造型巍然挺立,倪飏日常负责的就是这个场馆。面对这个“庞然大物”,他向记者展示了曾经的设想:如果能在场馆部分屋顶铺上光伏,把传统的能源替换成清洁的电,那么能耗就能从根本上降下来。然而事实是,为了兼顾场馆的造型和美观,项目方并没有采纳这个建议,这也让他放弃“大规划”,转而抠细节。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郑亚丽 吕之遥 通讯员 张蕾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