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思政教育“活”起来?长江实验小学探索出一条“新路径”
“以前,我觉得英雄只出现在新闻里,这次疫情让我认识了许多平凡的英雄,医生、护士、警察,他们每一个都是战士。”“在我心中,我的妈妈就是一位英雄。这些天,她一直参与社区防疫管理,为社会作贡献,我感到很骄傲……”
这是前不久,长江实验小学“哲学日”的讨论中,学生给出的答案。这次哲学日讨论的主题很特别——谁是英雄。
前段时间杭州突发新冠疫情,长江师生的校园学习生活按下了暂停键。学校里的党员老师们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个很好的思政题材,于是抛出“谁是英雄”主题进行讨论,没成想学生们的观点既有童趣,还不乏深度,大人们都为之叹服。
采访中记者还发现,学校正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下简称《读本》)进校园和党史教育进课堂,探索“新时代长江红”育人体系,让思政教学、校园环境、教师团队等都“活”了起来。
A
思政教学如何“活”起来?
要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懂”
“全体立正,起步走。”日前,在杭州革命烈士陵园,长江实验小学拥军爱民中队的一堂体验式思政课正在进行中。学生们排着整齐的队伍,齐步走到纪念碑前。两位少先队员献上花圈,所有队员行队礼。
很快,课堂又转到了附近的浙江省革命烈士纪念馆,参观过程中同学们个个神情严肃,若有所思。“看着烈士们的事迹和遗物,你们有什么感受?”班主任戴颖的提问,让学生打开了话匣子——“要强国先强军,只有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才能让国家屹立在世界之林。”“正是革命英烈们抛头颅洒热血,才有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
一说起思政教育,传统的印象总是与刻板、灌输、死记硬背联系在一起,课堂上学生很难有参与感,更别提让学生们爱上思政课了。但最近记者在长江实验小学的一堂“新时代长江红”思政课上,看到的却是学生积极踊跃讨论、沉醉于课堂的景象。
“思政教育不能只讲大道理,脱离了生活实际。”陪记者听课的学校校长吴聪慧说,要让思政课活起来,先得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懂”,体验感很重要。以这堂思政课为例,烈士们的事迹和珍贵遗物是最能冲击学生心灵的,班主任不需要过多灌输,只需通过一个个问题去启发学生,在一来一回的交互中,学生们很容易产生自己的感悟。
2021年秋季,《读本》正式进入全国中小学课堂,成为学生的必修内容。和传统的灌输式思政、照本宣科不同,长江实验小学党总支牵头,根据《读本》各课主题,研究出14门“精品课程”,每个主题选取一个小切口,并且是来自于现实生活的。
比如《读本》中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主题,学校选取了美丽乡村的角度,党员老师带学生去余杭径山,听村民讲乡村建设的体会感受;关于“法律是治国之重器”,学校聚焦宪法科普,党员老师带学生走进杭州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实地开课;关于“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学校选择以公益活动为载体,党员老师们带着学生参与“多浪公益行动”,引导学生关注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当思政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画面、一个个有趣的活动,学生可以用手去触碰、用心灵去感知时,思政教学自然就活了。”吴聪慧说。
B
红色校园如何“活”起来?
注重游戏和体验 让学生在浸润中自主学
在学校非遗传承点十竹斋的案头上,放着不少印好的文字,记者随手拿了几张,刚好拼成一句话:“跟党走,实现中国梦。” 木板水印非遗传承人魏立中老师说,这些字都是学校的孩子们自己刻木板,再上颜料印刷出来的。“孩子们很喜欢亲手做的这些作品,有的说要拿回去裱起来,挂在自己的房间里。”
这些年,国家一直在倡导“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思政教育仅仅靠每周几节班队课、思政课,显然还不够。而是要把整个校园打造成赓续红色根脉的主阵地,如何让红色校园活起来?这也是教育圈的一个难题。
“思政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间的浸润。”吴聪慧陪同记者游走在长江的校园里,记者发现从门厅到教学楼,墙上都挂着孩子们的书法作品,内容都是“强国梦、中国梦”“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等红色主题。在武林校部门厅右侧还设立了“长江红·学习角”,空余时间学生们可以在这里阅读红色读本。“我们希望孩子走到校园的任意一个角落,都能看到红色印记,潜移默化中加深在他们心中的烙印。”吴聪慧说。
光这些校园红色硬景观还不够,要让红色校园真正活起来,更需要引导学生乐学会学爱学,有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小学生来说,没有兴趣一切教育都是空谈。他们最喜欢的是体验和游戏,所以我们就把学校打造成一个红色学习的乐园。”副校长李孟媛说。
这个学期,校园里增设了不少新学习空间,体验和交互性很强。红色朗读亭就颇受学生欢迎,记者现场也体验了一把,发现里面的朗读内容包括《读本》中的金句,系统还能给朗读者的发音打分,这很容易激发学生间的趣味竞争。
说起打分,长江在校史陈列馆还设置了一个“闪亮长江红·互动答题区”。这是一个类似于学习强国的挑战答题库,把《读本》知识以及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整理出了一万多套题型组合,孩子们可以在这里进行知识竞赛。也是在这样的竞赛中,《读本》精神和党史知识,更好地扎根学生心间。
在时光隧道场馆,学校还设计了红色体感游戏,学生可以边玩红色之旅游戏,边加深对红色历史的理解。
“在当前的长江校园里,正是有了这些能看、能听、能读、能赛、能玩、能思考的新学习空间,孩子们对于《读本》学习和党史知识乐此不疲。这些空间全时开放,学生通过6年时间的红色文化浸润,将把‘红色根脉’的基础扎得更牢、夯得更实。”吴聪慧说。
C
教师团队如何“活”起来?
人人是思政教师 时时处处都可思政教育
“吴校长,才半天我的手机电量就告急了。”“我的手机也快没电了。”前些天,一连八九位老师集中反映了同一个问题。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前段时间学校刚复课,但仍有10多名学生因种种原因还在隔离中,学校党总支开会决定:绝不落下一个学生。为此,不少教室的前排支起了手机架,老师们一边上课,一边给隔离的学生做直播,手机电量消耗很快。于是,学校专门给这些老师配备了充电宝,保证直播课的通畅。
针对这些正在隔离的孩子,党员老师还当起了“临时妈妈”,牵头多学科教师组成多个群,每个群中就一个学生,老师们对其进行多对一的学习辅导和生活关怀。一位在隔离的学生感慨说:“生活在这样一个有爱的大家庭里,我的心中只有感恩。”
这些年,总有人说思政教育很难,因为专职的思政教师太少。但长江的老师们却认为,除了专职的思政教师,老师人人都应该是思政教师。思政教育不仅是在思政课上,老师和学生在一起的时时刻刻都可以进行思政教育。“像这次疫情,老师们的亲切关怀,对这些学生来说就是一次很好的感恩教育。”吴聪慧说。
有时候老师不说话,只是一个举动,都能对学生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这也是一种思政教育。前段时间,杭州出现疫情反复,学校要求所有家长不能进校,学生小莫因为脚受伤,到校后不能自己进校。当天党员教师蔡红霞在校门口值日,见状就背起比自己还高的小莫上了楼。很多学生看到这一幕都很感动,后续日子里,有不少学生主动去问小莫是否需要帮助,这就是榜样给学生们传递的正能量。“在长江,要求每个党员教师都是一面旗帜,遇到困难,必须冲锋在前。也正是通过这样党带团、团带队的引领,让思政教育能更好地层层递进。”吴聪慧说。
全员思政已经成为长江老师们的共识,所以当下在长江各个学科的教学中,都有丰富的思政元素。记者随机听了几堂课,四年级一堂英语课上,讲解的是欧美国家的节日,谢薇薇老师巧妙地将中国传统节日结合进来,让孩子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四年级一堂科学课上,讲“观察蜗牛”,观察结束后,李聪老师叮嘱学生把蜗牛放回自然,让他们明白生物对大自然所作出的贡献,并最终引出保护环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概念;语文课中融入的思政元素就更多了,像二年级上《八角楼上》一文时,徐杨娟老师在学习强国平台找到了 “习近平讲述的故事”系列中的“井冈山精神”的视频资料供孩子观看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当每位老师在备课教学中,以及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交流中,都有思政这根弦,不断地强化对学生价值观的引领,思政教师团队就被盘活了。”吴聪慧说。
D
思政资源如何“活”起来?
走向校外“打卡新拱墅”
家校社一体化协同育人
“哇,好漂亮呀,这里有团扇、折扇、浆叶扇。”“芭蕉扇、纸扇、木扇、绫绢扇……不同的扇子材质也不同。”前段时间,一(1)中队就把思政课搬进了中国扇博物馆,孩子们看到一把把制作精致的扇子,无不感叹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读本》低段版第1讲主题《我爱你中国》,爱中国首先要爱我们国家的文化,当孩子们用眼观看、用手触摸这些精美的扇子时,对传统文化和国家也会多一份爱。”带队的班主任洪如萍说。
很多学校在思政教育上会遇到一些难题:可用的教育资源太少。确实,学校的资源是有限的,但社会的资源却是庞大的,可以充分挖掘。随着新拱墅“破茧成蝶”,长江实验小学也启动了“闪亮长江红,打卡新拱墅”主题活动,学校根据《读本》和党史中的内容,为学生设计研学路线,同时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带动家长深入参与,一起融入“拱·有优学”美好教育新版图。
“当前,我们已经在和京杭大运河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等区内20余座博物馆取得联系,后期还将从拱墅区延伸到杭州市以及浙江省,推出市内省内的研学线路。这也使得学校的思政资源,源源不断。”吴聪慧说,除了场馆共建,当前学校也正在尝试和高校构建党建联盟,邀请高校的思政课专家,进校为老师的授课把脉,甚至直接让教授给师生、家长上思政课,更好地提升长江思政教育的理论高度和品牌亮度。
“我们希望通过深化家校社一体化协同,引导学生从学校的‘小课堂’走向社会的‘大课堂’,以更好丰富学生的学习场景,让学生思政感悟更深刻。”吴聪慧说。
和校长面对面——
●记者:“新时代长江红”育人体系是什么?
吴聪慧:我们希望围绕教育抓党建,做好党建促教育,紧紧围绕《读本》精神和党史教育相结合,创新探索“一体、两翼、三化、四全”的课程矩阵,强化党团队一体化建设,深化家校社一体化协同,感悟思想伟力、增加历史自信、提升教学吸引力、形成育人合力。
●记者:学校为什么要在这个节点建设“新时代长江红”?
吴聪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旗帜鲜明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当前,浙江省全面实施“红色根脉强基”工程,如何在新的赶考路上把“红色根脉”的基础扎得更牢、夯得更实,这也是摆在教育者面前十分重要且亟需解决的课题。
●记者:“新时代长江红”有哪些创新?
吴聪慧:长江实验小学多年来一直很重视党建和思政教育。目前,学校把《读本》和党史教育作为主抓手,强化党团队一体化建设、深化家校社一体化协同,在教学上更注重样态丰富化、学习场景化、成果课题化,同时探索全域、全员、全时、全科的覆盖,让“新时代长江红”课程建设更具有感染力和生命力。
●记者:长江实验小学的思政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
吴聪慧:这些年,长江实验小学在探索导航式育人,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种下一颗红色种子,创建一个儿童乐园,涵养一种书院气息,引导孩子们以哲学思辨的角度更好地关注国家和社会,真正成为有“中国心·世界眼”的小公民,培养更多可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