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杭州网>图库>杭州影像
扶摇直上九万里“风筝大师”程迪申的飞天梦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2-04-19 07:25:53 Tue   

这只长2022米的巨型风筝叫“亚运龙”,顶端是一只威风凛凛的龙头,象征良渚文化时期的龙首纹形象,龙身由852只无纺布小风筝组成,每面上都绘有杭州亚运吉祥物“宸宸”“琮琮”“莲莲”等元素。

细长的风筝线,一头连着杭州非遗文化,另一头承载着回响五千多年的良渚文明,真是一场结合世遗、非遗、亚运元素的放飞之旅。

这只风筝出自“风筝大师”程迪申之手,他是杭州工艺美术大师、余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风筝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耗时两个多月,试飞十多次才成功。

日前,记者专程来到位于瓶窑老街的风筝灯彩馆,拜访这位年近八旬、壮心不已的老工匠,听他讲述一段“飞天梦”……

结缘尤擅长动物风筝,大到巨龙小到沙燕个个栩栩如生

程迪申生于1944年,杭州人。14岁那年,他来到位于瓶窑长命桥的杭州市种猪试验场“上山下乡”,一直干到退休。

那个火红的年代,老百姓的业余生活并不丰富,但种猪场里下乡知青多,工会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小时候,程迪申在城隍山上放过风筝,当时就很喜欢,工作后参加了风筝兴趣小组。当时,他还不会制作风筝,找资料、看图片、准备材料,足足用了一个月时间,硬着头皮制作了一只像模像样的老鹰风筝,意外得了第一名。这对程迪申来说,是一次不小的激励。从此,他开始迷上了风筝。

制作风筝不仅仅是乐趣,还是挑战。程迪申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学习风筝的制作技巧。上世纪80年代,在一次风筝活动中,程迪申有幸结识了国家级风筝赛事裁判、杭州市体委群体处的穆家保老师,由一名普通的业余爱好者,踏入了专业赛事的门槛。从此,他拜各地风筝高手为师,把人家好的风筝拿来,一件一件将材料拆开来研究,然后再拼装起来。从失败到成功,程迪申花了许多精力和时间,终于学会了多种风筝的制作方法。

从事传统风筝制作40多年,程迪申创作的主要品种有龙串类、软板串类、软翅类、硬翅类、立体类、微型风筝等,种类多达几十种。他尤其擅长制作动物风筝,大到巨龙,小到沙燕,每一个都色彩绚烂、栩栩如生。

程迪申曾多次带领余杭风筝团队参加全国性大赛,获得金银奖达十余次。2009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成功放飞200米长“中华巨龙”,浙江电视台、中央电视台都做了转播。程迪申因技艺精湛,改良了中华巨龙风筝制作,被称为“风筝王”。

制作扎糊绘放“四艺”步步精细1000多根竹条撑起“亚运龙”

中国风筝有扎、糊、绘、放“四艺”,已有2000多年的制作历史。

扎,就是扎骨架。先按1:1设计图稿,再用竹条扎出骨架,这是最基本的工序,风筝能否飞起来,扎是关键。

糊,是用无纺布、真丝等面料糊到风筝骨架上去。

绘,是给风筝着色、画像,要求色彩鲜艳,栩栩如生。

最后就是放,要做到“2级微风能起,6级强风能抗”的标准,其中还有不少空气动力学的知识点。

程迪申最喜欢的风筝是龙,他说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龙上天的气势最大,同样一个风筝,普通风筝没什么特别感觉,但龙风筝放上去,整个广场都有轰动效应。

程迪申介绍,一只风筝从设计图纸、劈竹下料到扎制骨架、裱糊净边,每一步都马虎不得。做风筝少则两三天,多则数月,还要经过试飞,不断调试改良才能顺利上天。

就拿“亚运龙”来说,单单撑起风筝的竹条就有1000多根。细细的竹条也不简单,“亚运龙”是程迪申和瓶窑老街风筝灯彩馆团队一起打造完成的,首次尝试用板式串结构,经过反复试验、手工打磨,才确定下来每根在40-50厘米间,让风筝造型好看的同时,飞得又高又轻盈。

程迪申发动了老伴、儿子全家上阵,足足与团队耗时2个多月才算完工。又经过十多次试飞,程迪申心中才有了把握。放飞的那天,程迪申仍然不敢大意,足足请了十多个帮手,才最终将长达2022米的巨龙完整地放飞上天。

传承被大家喜欢的东西一定具有生命力,他要将手艺传承下去

40多年来,程迪申制作了大大小小5000多只风筝。但遗憾的是,家里不能存放这么多,能留下来的并不多,很多风筝都保存不久。对此,程迪申说:“只要手艺还在,风筝就不怕坏。”

2011年起,程迪申应邀入驻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大师工作室。记者看到,满墙都悬挂摆放着他亲手制作的风筝,小型的风筝有蜘蛛、沙燕、知了、蝴蝶等,大型的有威武的长龙、老虎,这些风筝将工作室点缀得更具特色。

风筝制作是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的热门课程之一。周末,来自杭城各地的孩子来到工作室,学习风筝制作技艺,在程迪申的耐心指导下,孩子们成功制作出一只只可以放飞的手工风筝。程迪申坚信,被大家喜欢的东西一定具有生命力,要把手艺传承下去,首先要让人们了解它、喜爱它。

2020年,瓶窑镇专门建起了一个600平方米的风筝灯彩馆,对风筝、灯彩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程迪申受邀常驻馆内进行教学展示。

程迪申还经常带着风筝走进学校、社区进行教学传承。目前,他在良渚一小等4所学校开班,教孩子们扎风筝。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夫人骆林美、儿子程志龙都是业内高手,活跃在风筝制作和教学一线。

延绵2000年历史的风筝,在社会变迁中始终承载着人们的美好愿望,一直流传至今。多年来,程迪申致力于传统制作技艺的保护与传承,以双手呵护风筝制作技艺,用匠心延续传承之火,使具有本土特色的风筝制作技艺薪火相传。


来源:余杭晨报  作者:陈坚/文 倪明伟/图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