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杭州网>图库>杭州影像
庆春路东河边雕塑的这对兄弟 你知道他们对杭州的贡献吗?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2-06-20 09:36:22 Mon   

都市快报报道 杭州博物馆北馆2楼,一场《丁丙与十九世纪的杭州》特展正在进行。

丁丙这个名字,很多杭州人可能不太熟悉。两个字加起来只有短短7画,背后却有着讲不完的故事——他是晚清四大藏书家之一,同时也是出版家、慈善家和实业家,曾与家族一起,为杭州的文化、教育、实业等诸多领域做出过巨大贡献。

今年是丁丙诞辰190周年,展览中的63件展品,包括馆藏书画、信札、金石、善本、陶瓷、丝织品等文物,串联起他的一生。

6月19日下午,浙江省历史学会副会长周膺在杭州博物馆学术交流厅带来一场讲座,走进丁丙的人生——他曾参与抢救《四库全书》、重建文澜阁,还修复了杭州多处文化名胜古迹,包括拱宸桥、钱王祠、白公祠、苏公祠、岳飞祠、于谦祠等。

丁氏兄弟,值得我们杭州人深深纪念。

庆春路菜市桥旁的丁氏兄弟铜像

从梅东高桥到直大方伯

1832年,丁丙出生在杭州一户富绅之家。

他的祖上于清顺治三年(1646年)由绍兴府山阴县柯桥镇迁往杭城。爷爷丁国典(1770-1825年),国学生出身,候选布政司理问,授四品中宪大夫。

丁家最早住在杭州梅东里。梅东里又称梅东巷,在梅东高桥(今误为“梅登高桥”)东南处,毗邻原来的贡院,在现体育场路与中河路交界处。

后来,丁丙父亲丁英(1804-1855年)把家迁到了麒麟街,丁丙就出生在这里。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丁丙11岁时,又迁居皮市巷。

7年以后,丁家再迁居头发巷。头发巷本名保宁巷。1966年,直大方伯北段与银洞桥、头发巷合并改称保健巷,1981年又改称直大方伯路。

丁氏家族世代经营丝绸业。因善于资财,家宅逐渐扩展,东临直大方伯,南至银洞巷,西到大王庙巷,北贴马所巷,占地近百亩。

在当时的杭州城里,丁家绝对属于巨富级别,今天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大一院)所在地,当时也是丁家的宅院。

体育场路中河北路口的“梅东高桥”

藏书世家

除了擅长做生意,丁家也是历史上著名的藏书世家。丁氏“八千卷楼”与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聊城杨氏“海源阁”、湖州归安陆氏“皕(bì)宋楼”,并称为晚清四大私人藏书楼。中国文化学的奠基人柳诒徵在《国立中央大学图书馆小史》中说:“清光绪中,海内数收藏之富,称瞿、杨、丁、陆四家。然丁氏于文化史上之价值,实远过瞿、杨、陆。”可见丁家当年在中国的文化地位。

江南的世家望族,大都注重耕读传家。丁丙好读书、藏书是受其祖父丁国典的影响。丁国典是个生意人,但喜好读书买书,书买得多了,就在自家建了一个藏书楼,名为“八千卷楼”。因为忙于生意,丁国典没有太多时间捧卷读书,但他有个愿望,“从我开始聚书,书聚多了,一定有读书人做我的子孙。”

后来,家族产业传到丁丙父亲丁英手里,更加兴旺,也越发没有时间埋头钻进书堆里。但这家人喜好搜书、买书、藏书的劲头一直未减。到丁丙和他哥哥丁申这一代,两人承续祖志,终于成了“书痴”。

从小,丁丙就在祖父留下的藏书楼里埋头读书,成为钱塘内外知名的学者。

可惜,祖父建的这座“八千卷楼”毁于太平天国战火。

小八千卷楼

在人来人往的浙大一院内,6号楼东面,隐着一间二层木结构古藏书楼,在现代建筑中特立独行。这幢楼建于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远离尘世,秘不示人,这就是著名的“小八千卷楼”。

1887年,哥哥丁申去世,为继承祖父、父亲及兄长的遗愿,55岁的丁丙决定,重建藏书楼,一口气造了三座。

前楼双层五楹,正厅名“嘉惠堂”;楼上仍称“八千卷楼”,收藏《四库全书》采录的刊本、抄本和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全唐文》。后楼双层五楹,名“后八千卷楼”,收藏《四库全书》未收的刻本、抄本。西楼双层三楹,名“小八千卷楼”,楼上专藏各类文史典籍、地方文献的抄传佳本、著述稿本、编校定本。

丁丙为此亲撰《八千卷楼自记》以记其事。并在文中告诫后辈:“吾祖吾父之志,吾兄未竟之事,吾勉成之,小子识之。”

据《八千卷楼书目》记载,丁申、丁丙兄弟在祖父和父亲藏书的基础上访求图书,或购或抄,在将近30年间,聚书1.5万多种、20余万卷。除宋本40种左右、元本约百种之外,还藏有明刻精本、《四库全书》底本、名人稿本和校本、日本和朝鲜所刻汉文古籍等善本。

1937年12月,日军占领杭州,丁家仓促逃难。回来后,“八千卷楼”、“后八千卷楼”、“小八千卷楼”都被一场大火焚毁。幸运的是,里面的藏书,没有被烧毁。早在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就已经由丁丙长子丁立中以低价售予端方,端方以此为契机建立了中国第一座公共图书馆——江南图书馆,后流传至南京图书馆,完好无损。今天看到的这个小八千卷楼,是丁仁重修的。丁仁是谁呢?西泠印社四位创办人之一,他的爷爷,就是丁申。重修后的小八千卷楼作为丁仁的书屋,叫“鹤庐”。

“丁丙与十九世纪的杭州”特展 时间:即日至11月20日 地点:杭州博物馆北馆2楼 看点:展览从“钱塘江上人”“兴复旧湖山”“遗泽满杭城”三个维度呈现,以此纪念这位“190岁”的杭州人及其对杭州影响至今的伟大贡献。

丁丙参与监造的杭州府学礼器

除了藏书,丁丙还为杭州做了很多好事。

在战火中,丁申和丁丙兄弟俩救、搜集、抄补了散失的《四库全书》。现在的菜市桥桥头,有尊铜像,铜像前留下一方铭牌“乱世救书,功德常存”,纪念的就是这对清末杭州著名的丁氏兄弟。

丁丙做过的大事,还有兴复文澜阁。

文澜阁

文澜阁

清乾隆年间,在杭州兴建文澜阁。自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始陆续颁发《四库全书》,至乾隆末年颁齐,共三万五千九百九十册。《四库全书》是继《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后编纂的一部大型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一部丛书。

太平军攻入杭州时,文澜阁毁。光绪六年(1880年),丁丙受浙江巡抚谭钟麟之托,与邹在寅共同监司重建西湖文澜阁。重建工程于当年十月初八动工,次年三月文澜阁落成,全部工程于九月告竣。此次重建不仅在临湖一面竖立起大牌坊,还新建了供士子读书休憩的太乙分青室。

这次的《丁丙与十九世纪的杭州》特展,不少展品都与这件事有关。比如清光绪七年的《吴滔书库抱残图卷》和清光绪十三年的《张熊文澜归书图卷》,描绘的都是文澜阁修复后搬运阁书的场景。

杭州博物馆藏的谭钟麟等书丁丙传中,提到,光绪七年十月十六日,谭钟麟就关于修复文澜阁的事宜上奏,文内还提到,大学士左宗棠十分看好丁丙,因其抢救《四库全书》有功,想保举他为江苏知县补用,但丁丙未去就任,不求利禄,淡泊可风。谭钟麟最后在请旨时,提到希望恩准丁丙哥哥丁申,从五品擢升四品。古代惯例重奖长,所以丁申受奖品级更高。

清樊熙文澜补书图卷中,还提到丁丙重修藏书楼时,正厅名“嘉惠堂”的由来——光绪颁旨表彰丁家“洵足嘉惠艺林”,故丁氏将其藏书楼,命名为“嘉惠堂”。


拱宸桥

拱宸桥西的如意里,世经缫丝厂旧址。

拱宸桥

对当官不感兴趣,但行善做好事却一刻不停。丁丙和丁申两人,还组织重建钱塘县学、仁和县学、杭州府学、敷文书院、崇义书院、紫阳书院、诂经精舍;创设讲堂“敷文讲学之庐”、正蒙义塾、湖墅社学等,免费接收或资助贫寒家庭子弟就读;同时倾资修复广化寺,整理出版乡邦文献史料等等。因为家底殷实,所以他们的慈善事业忙得不亦乐乎。

杭州人都熟悉的拱宸桥,也与丁丙有关。

当时,经历过太平军与清军混战的拱宸桥,已经摇摇欲坠,最终于清朝光绪初年倾圮殆尽。直到光绪十一年(1885年),丁丙再次集资重建,并于三年后建成,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拱宸桥。

在拱宸桥西的如意里,丁丙还与湖州的富商合资成立了一个颇具规模的缫丝厂——世经缫丝厂。这家厂生产的“西泠牌”生丝,一度成为江南一带的畅销品。本来,在杭州这样的丝绸之府,出现一家丝厂不算新鲜事,但之所以令当时的杭州工商企业界津津乐道,是丁丙卓有远见地引进了当时最先进的直流发电设备,使得缫丝厂成了浙江省最早应用电力的场所。第一次在浙江境内首创夜班照明,是浙江省亮起第一盏电灯的地方。

丁丙还采用当时先进的机器生产方式,创办了通益公纱厂和大纶丝厂,成为杭州近代丝绸、棉纺工业的先驱。

现在,我们还能在拱宸桥西,找到通益公纱厂和世经缫丝厂的旧址。展览中,可以看到部分丝织品,如浙杭生产的丝织布料、织物字牌,是杭州地区纺织工业发展的见证。

拱宸桥以外,由丁丙出资重建杭州市交通水利设施,还包括同治八年(1869年)重修了庆春桥和宝善桥;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月重修湖心亭;光绪五年(1879年)建新横河桥;光绪七年(1881年)建田家普济桥等。

他以同样巨大的热情,又修复了杭州多处文化名胜古迹,包括修复钱王祠、白公祠、苏公祠、岳飞祠、于谦祠等,并抢救和保护了一批珍贵的文物。

文澜阁,光绪御题“文澜阁”匾额。

武林坊巷志

轰轰烈烈搞事业的丁丙,文章也写得很好。

他被认为是“中国最早形成公共图书意识的藏书家,也是中国地方文献整理刊印最具成就者。”丁丙致力于杭州乡邦文献的发掘、整理与刊刻。

自清同治二年(1863年)到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丁丙先后刊书200余种,包括《当归草堂丛书》《当归草堂医学丛书》《武林掌故丛编》《武林先哲遗著》《庚辛泣杭录》《武林坊巷志》《于公祠墓录》《北郭诗帐》《北偶缀录》等。

其中的《武林坊巷志》,记载自南宋至清末杭州都市的坊巷、官府、宫室、寺观、名人宅第以及有关文献,是1949年前我国编撰体例最巨最全的一部都市坊巷志书。直到21世纪,《杭州文献集成》《西湖文献集成》等丛书仍以此为底本。

丁丙和兄弟丁申还编刊有26集208册的《武林掌故丛编》,将存世的杭州掌故典籍几乎都包罗其中。

丁丙对于慈善事业,出手都很大方,而对自己却极为节俭。他“衣敝衣,食粗食,甘之如饴”。写文稿、信件,常常利用废纸。出门拜客,徒步往来,不坐轿子。

1899年4月18日,因患脾泄痼疾衰竭,丁丙走完了他孜孜不倦与善为伴的六十八年人生历程。

丁丙死后,与他的父兄、妻儿同葬在了余杭闲林街道金筑山。去年,丁丙纪念馆在余杭闲林埠老街落成开放。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余夕雯/文 记者 陈中秋/摄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