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杭州网>图库>杭州影像
解放路口奎元馆原来和雀巢咖啡同岁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2-06-27 09:51:08 Mon   

牛磨坊的生炒吊龙、千串屋的夜酒、芳明小吃的卤猪头肉

中山中路解放路口向南俯瞰中山路

牛磨坊老板阿良,今年40岁,长得有点像瘦版冯唐,揭阳人,潮汕口音比较重。

店是2019年10月份开的,开了三年,正赶上疫情三年,没倒,生意还过得去。

下午六点一刻,一辆白色卡宴在门口停下,下来一对情侣,三十来岁,阿良放下茶杯快步迎出去。没几分钟,又停下一辆蓝色宝马,下来一对年轻闺蜜,阿良赶紧出去挪开停车牌,招呼客人进店。

阿良来杭州是因为讨了个杭州老婆,之前他在上海黄浦区老西门也开过一家潮汕牛肉店,三年前遇到了拆迁。

“杭州中山路我之前就有关注,上海店关了,刚好58同城上看到这边有个铺面,4间,40万一年,我就过来了。”

牛磨坊一共15张桌子,好的时候也能坐满,还有排队,差的时候一天只能做个四五百块钱,这种情况持续了半年。

“讲起来太没面子,就是2019年到2020年那段时间,人家问我为什么这么瘦,天天吃牛肉,肯定瘦啊!”阿良自我调侃。

唯一的安慰是杭州美食圈比较懂吃的一班人,常来。

牛磨坊老板阿良帮客人涮潮汕牛肉火锅

“我们是出了名的东西好吃,生意不好。大众点评上1400多条评论,290多条中差评,我就想,有那么差吗?我不要求人家口味跟我一样,可是我们东西是好的。遇到有一个人懂,就很安慰,毕竟潮汕人在这边比例也不高。”阿良有些委屈。

像美食家陈立、眉毛,文化名人许知远,好酒好蔡创始人蔡昊,四季金沙厅行政总厨王勇,紫萱度假村总经理俞斌,新新饭店行政总厨……都是牛磨坊的常客,老饕都很感慨,外地不大能吃到这么正宗的潮州味道。

“眉毛老师第一次来就吃了两碗猪杂汤,当时我也不知道他是谁,后来发现他比潮州人还潮州,碰到行家了。”阿良和眉毛由吃相识,成了好朋友。

眉毛是牛磨坊的头号粉丝,阿良的店没开之前,眉毛每个月都要飞一次潮汕,一天最多要吃八顿,朋友都叫他“八顿将军”,一吃吃三天,吃到“衣紧还乡”。

“我最开心,机票钱省了嘛,现在多方便,一个星期要来好几天。”眉毛说。

就是还有这么一班懂他的客人,才让阿良坚持了下来。

“舌尖的总顾问陈立老师给我很多鼓励,他说坚持潮州味,慢慢来,会有人喜欢的。”顿了顿,阿良又说,“可是要经营,几个老客还不够支撑整个店,需要一定家底才耗得起。”

眉毛也分析:“生意没那么好的一个原因是他比较坚持,潮汕人固执,不愿妥协,当然可能价格也偏高了一点,小贵。”

“我也觉得我做的就是潮州味啊,我们潮州人‘硬颈’,死不认,一条道走到黑。”

生意差的时候,为了清库存,阿良发动家里人,培养老婆小孩都吃牛肉,其中的酸甜苦辣,自己知道。

“我们的牛肉,临安草饲黄牛,每天杀两次,杀好两个小时之内到店,到店拿手里还烫手,懂吃的,吃一次就知道。”阿良很自信。

阿良家的清水牛肉火锅,部位分得非常细。猪杂汤,里面用的蔬菜都是潮州寄过来的,像珍珠花菜、益母草、枸杞叶,不是杭州本地平时可以吃到的,汤底是真正用牛大骨弄碎熬出来的,猪杂都是现烫的,有厚度,有内容。

“阿兄,进来食茶!”

遇到有同乡进店来,互相都很兴奋,很亲切,阿良给他们肯定便宜一点,潮州人到哪里都这样。

潮州人有很深的家乡情结,不仅是土生土长那一代,出去的二代三代也一样。古代潮汕地区是百越之地,潮州人的祖先是汉人,从中原南迁过去,如果不团结,就会被当地同化掉,河洛文化带到潮汕,相夫教子、诗书传家、宗亲族规这些观念很重。

“等你来了再切还是准备好?”

阿良接了个电话,电话那头是一位知名设计师,也是阿良的老客,“他叫我好的肉留给他。”

牛磨坊的夜宵时间要做很长,客人零零散散,因为都是厨师、饭店老板这种客人,只有等他们自己的店打烊了才过来。

“很多客人往往是想不到吃什么就会来我店,前几天甘其食老板童启华还打电话来说,阿良,给我弄几个好吃的,他常来。”在杭州,阿良还是结交了不少朋友,其中最多的居然是餐饮同行。

生炒吊龙是牛磨坊一大亮点,牛背上脊椎和排骨之间的两块长条肉,肉质鲜滑筋道,一头六七百斤的牛,也就十三四斤吊龙肉,抓点生粉,加点猪油,下去炒,最基础的葱姜蒜,几秒就可以,吃起来那叫一个香嫩。

落地窗前一张2人位,没生意的时候,阿良会坐在这里给自己沏上一泡凤凰单丛,阿良喝功夫茶有个习惯,烧水壶同时用两把,“一把热水不够啊,茶断了多难为情啊!”这是潮州人待客之道。

窗外马路对面是几家老店,卖美发用品的,卖鞋服的,做牛羊肉配送的,卖糖酒的。

牛磨坊·潮州卤水宵夜牛肉火锅

坐标:中山中路299号

推荐:生炒吊龙、益母草猪杂汤、牛肉火锅、潮汕粿肉、牛肉炒粿条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撰稿┃记者 吕磊 摄影┃记者 陈中秋 设计┃李前芳 刘婧楠 互动运营┃崔博 金珩 唐谷晨晨 视频┃蒋伟杰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