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杭州网>图库>杭州影像
那些记录时光的交通工具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2-06-28 09:43:58 Tue   

133370eeca7aa8b4a37bd2d1c92781c0_9209033_xsrbhx_1656330658401_s.jpg

徐仲义和拖拉机

国内知名摄影家王文澜的自行车纪实摄影堪称一绝,作品真实再现了中国各地独特的自行车文化,讲述了人与自行车的真实情感。该系列作品在萧山摄影师,也是本报摄影记者范方斌的心里留下了深刻印象。

4ea2dc717ebbef7a795ecf355197c718_9209019_xsrbhx_1656330777653_s.jpg

庞素竹和自行车

老范说,他一直有个计划:也用纪实的手法,拍一组电动自行车的影像。直到一次深入进化镇欢潭村采风,村里各式各样的电动车,一下子让他亢奋了起来。

f23ddf90c0526cbba20d39fb8af6ec91_9209013_xsrbhx_1656330846733_s.jpg

姚志琴和电动车

“村民姚志琴,1955年生,曾在杭州一服装厂任检验工,2019年以旧换新,花2700元购买了电动车。她年轻时还骑过凤凰牌、永久牌自行车。”“村民丁洪德,1947年生,曾在部队从事机械修理,退伍后务农,花2400元买的电动三轮车。”……

6ec88a2b7a5edef42ddf7447053e7379_9209025_xsrbhx_1656330728235_s.jpg

田金远和独轮车

老范一边拍摄,一边在笔记本里记录下每一张影像背后的故事,拍摄的劲头越来越大。因为,一路上他又发现了不少交通工具。于是,他临时起意:干脆来个“村里的交通工具大合集”。

41668c43b1a5526b95bca38c7fbee202_9209011_xsrbhx_1656330871274_s.jpg

田欢乐和摩托车

除了常见的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车、汽车,老范陆续找到了好些“稀罕物”——

4e49560e07fe3acf8cd11d8b0059e519_9209017_xsrbhx_1656330799306_s.jpg

朱炳云和邮政自行车

一辆绿色28寸邮政专用自行车。车的主人朱炳云,退休后当过村里的邮递员。这辆车还是那时他骑着用来分发报刊的,用了有十几年了。至今,车上还挂着当年的那只邮递包呢。

a1447fbd4bfaeb41bedef9991607ed39_9209015_xsrbhx_1656330823346_s.jpg

田利钦和船、手推车

一辆尘封的独轮车。老范在一间废弃的宅子里发现的它。只有车架子,不见车轮子。老范找了一路,在八十多岁的村民田金远的热心帮忙下,才终于在独轮车的主人家里找到了车轮。原来是担心车子被盗,车主特意卸下车轮藏在了家中。只是,这已经是太久以前的事了。在田金远的记忆里,20世纪50年代末,独轮车可是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交通工具了。当时的车轮还是用树干锯成一个圆饼状做的,到后来才换成了钢圈橡胶轮胎。到21世纪初,独轮车逐渐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

4a4fce2c9dff27399823170b89c08234_9209023_xsrbhx_1656330753642_s.jpg

田滢和公交车

一辆永康牌手扶拖拉机。老范说,他小时候就坐过这种手扶拖拉机。拖拉机的主人徐仲义当年花了3000元购买,在1975年至2000年期间,可是开着它在农忙时跑运输走上了致富路。由于如今拖拉机已经禁止上路,这辆拖拉机停在老人家门外,成了那段岁月的回忆。

有意思的是,当老范将老人与拖拉机的合影拿去送给他时,老人家里停着两辆有意思的汽车,其中一辆是宝马M3,蓝色外壳十分抢眼。这是老人的儿子的。“时代发展之迅速,在这两代人的交通工具上可见一斑啊!”老范笑着说。

1cc868450c50b51fdad00de759ba5b9a_9209029_xsrbhx_1656330705341_s.jpg

田国霞和电动三轮车

在老范寻找交通工具的过程中,他还从村里的老人们口里得知,在欢潭村,船才是当地人早期时主要的交通工具。因欢潭有一条河道连通浦阳江,当时人们外出靠的便是这条大约1.5公里长的水路。还有人在这里免费为人摆渡。后来欢潭形成的“五义”文化中,“义渡”便由此而来。

4d9182830d22dba65136641a8e641f19_9209031_xsrbhx_1656330681414_s.jpg

丁洪德和电动三轮车

“不断更替的交通工具,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和人们的生活变化。不同的交通工具,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半径和看到的世界的广度。不知在未来的岁月里,还会有怎么样的新式交通工具诞生呢?”老范说,作为一名摄影记者,他把每一次拍摄当作一场深入的社会调查,在历史的长河中,能够留下时代变迁中一个个平凡的物件,一张张鲜活的面孔,和它们、他们背后的故事,而不仅仅只是浮光掠影。

来源:萧山日报  作者:文/首席记者 何可人 摄/记者 范方斌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