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市政绿化养护保障中心动用洒水车、喷药车、水泵等浇水设备,为道路两侧绿化苗木浇水“解渴”,确保抗旱保苗不留死角。
新的一周,又是高温红色预警开局。
昨日8时45分,区气象台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预计今天我区益农、南阳、瓜沥、宁围、蜀山、义桥、临浦、进化、浦阳等大部分镇(街道)最高气温将达40℃以上,请有关单位和人员避免或尽可能减少户外露天作业,做好防暑降温、遮阳防晒和防溺水工作。”
这已经是区气象台连续8天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了。高温预警由低到高分为橙色和红色两级。发布高温红色预警,意味着高温天气的范围和强度已经达到了影响比较大的程度。
今年为什么这么热?持续高温天又会给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今夏35℃以上
高温日数已达43天
这几天,很多人的感受就是热!很热!!巨热!!!但到底有多热才会发布高温红色预警?区气象台工作人员介绍说:“发布高温红色预警的标准是,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要升到40℃以上。高温红色预警信号是气象部门通过气象监测在高温到来之前做出的预警信号,提示百姓预防,尽量减少高温带来的不适,避免中暑等情况的发生。”
今年入夏以来,天气就开启了连续酷热模式。截至昨日,今夏35℃以上高温日数已达43天,40℃以上酷暑日数9天,其中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8月13日41.6℃。而根据资料显示,萧山历史最高气温极值出现在2003年7月25日和2013年7月30日,均为42.2℃,仅差了那么一丢丢。
“为什么我感觉到的温度比预报的要高?”每年到夏天,总有一个问题不时困扰着人们。其实,气象部门播报的气温,是指避免阳光直射、通风的草地上,距离地面1.5米的白色百叶箱中空气的温度。选取这样的一个行业标准,是因为距离地面1.5米空气的温度,更符合人们呼吸到的、感受到的实际温度。而地面或者车顶上的温度则是直接在太阳照射下物体表面的温度。
据区气象台统计,进入21世纪以来,大范围持续高温典型年份有2003年、2013年、2017年等。其中2003年,超过35℃的高温天达到55天;2013年应该是大家印象中最热的一年,高温天数达到56天;2017年超过35℃的高温天是43天。
今年为什么这么热
需要注意的是,今年的数据只统计到8月15日为止,而高温还在延续,虽然有几个指标落后于2013年,但是分分钟都有改写的可能。
今年为什么这么热?还记得今年没怎么下雨的梅雨季吗?根据区气象台提供的数据,今年我区6月10日入梅,6月26日出梅,梅期16天,比常年少10天!全区面雨量只有53毫米,为常年平均梅雨量(322.5毫米)的13%。而这背后的原因就是副热带高压异常,时而将梅雨带北抬至江淮流域,时而又南移,造成江浙沪地区少雨高温的“空梅”。
6月26日出梅后,晴热高温天便迫不及待扑来。今年副热带高压的强盛,直接导致高温势力变强。副热带高压到底是什么?简单来说,它就是一个水平范围非常大的高压带,是一个暖性高压。以北半球为例,整个中纬度太平洋和大西洋都是它的“势力范围”,副热带高压附近,盛行下沉气流、具有增温效应,被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天气基本格调就是晴热干燥。每年夏天,副热带高压就会牢牢“霸占”着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生出一个又一个“大火炉”。
“今年夏季,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偏大偏强,造成欧洲和我国江南至江淮持续异常高温。8月以来,欧亚高纬形成两脊一槽的环流型,影响我国的冷空气位置偏北,预计这种环流形势还将稳定一段时间,我区将继续维持高温少雨天气。”区气象台工作人员解释说,“2020年8月发生拉尼娜事件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持续维持冷水位相,预计后期拉尼娜持续,秋季很可能再次发展加强,进入第3个拉尼娜年。受拉尼娜和全球变暖的共同影响,今年以来我区气温总体偏高,高温显著偏多偏强。”
今明两天有雷阵雨
昨日已进入三伏中的“末伏”,然而高温并没有缓和迹象。大陆高压和西太平洋副高联手西伸,白天最高气温达到40.8℃,虽然没有破纪录,却也位列目前高温榜前三,也是最近连续第5天超40℃。
不过今明天随着高空槽东移南压,我区午后雷阵雨条件趋好,尤其是明天,低空冷空气从副高下方渗透一旦触发对流,天气变化会非常剧烈。预计今明两天将有较明显雷阵雨过程,雷雨时部分有短时大雨到暴雨、8—10级个别11级以上雷雨大风、强雷电等强对流天气,局地还可能出现小冰雹。
稍稍让人喘口气的是,明天的最高气温有望降回“3字头”,预计将在38℃左右,但18日开始,40+高温又排着队回来,18-22日最高气温仍有40℃—41℃,大家要继续做好防暑降温工作,避免高温时段外出。
根据中国天气网目前的预报来看,即便是23日进入处暑,24日三伏天结束,高温恐怕也没有结束。8月下旬,江淮、江汉、江南以及四川盆地仍多高温天气,很有可能刷新预警天数最长纪录。气象专家表示,我国今年的极端高温主要出现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放至整个北半球来看,极端高温出现在欧洲中西部、美国中西部和东亚副热带地区,后者还包括韩国和日本南部。副热带高气压带异常强盛,是造成东亚地区多地炙热的“元凶”之一。副热带高气压带位于南北纬20—30度附近的副热带地区。其控制下的大气盛行下沉气流,带来少云、干燥、太阳辐射强的炎热天气。
空调不停电费创新高
持续高温天气下,空调成了真正的必需品,从早上开到晚上,一刻都不能停。
洪女士夫妻俩上班后,家里剩下两个娃和一个老人。高温天来临前,每天上午或傍晚孩子们还愿意到小区广场上溜达几圈,现在几乎是闭门不出。待在室内还是汗流浃背,女儿尤其怕热,房间的空调几乎不关。到了吃饭和睡觉时间,家里的空调更是少不了。虽说早有心理准备,但收到7月份407.35元电费账单,洪女士还是吃了一惊:比去年同期多出近100元。
问了一圈身边的朋友,比洪女士家电费高的比比皆是。陈女士一家5口人,家里装了2台中央空调,楼下是客厅、餐厅,楼上是卧室、书房。因为天气实在太热,一家人走到哪空调开到哪,虽然用的是峰谷电,7月的电费还是涨到了2000元。
一边是用户电费上涨,一边是全区用电量连创新高。目前,萧山每天有260多名电力工作人员战斗在高温一线,全力守护市民用电。日前相关部门发出节约用电倡议,要求机关事业单位率先节电,工业企业绿色低碳生产,公共场所合理用电,居民用户节约用电。
具体来说,机关事业单位尽量在用电高峰时段(11时至13时)减少空调使用时间,设置制冷温度不低于26℃;减少照明时间和数量,出门随手关灯,杜绝“白昼灯”“长明灯”“无人灯”;低层办公场所倡导使用步行梯,减少电梯使用。
工业企业要科学合理安排生产班次和生产计划,做好用能预算化管理和夏季设备集中检修工作;积极采用符合国家能耗标准的节能设备,通过调班运营、错峰运行等方式,支持缓解用电高峰时段供电压力;避免设备空载运行,有序使用高耗能设备;规范使用空调、照明等用电设备设施,减少非生产、非必需用电,尽量节约电量用于生产环节。
公共场所要努力提高节约用电意识,在用电高峰时段自觉减少使用或停用大功率用电设备和非必要照明灯具,积极推广使用节能型电器;做到走廊、楼道等公共区域照明“人走灯灭”。
居民群众居家时尽量利用自然光,不开“长明灯”,尽量使用高效率、低能耗电器;合理设置空调温度,减少空调使用时间和频次;不使用电器时关闭电源,减少待机耗电;倡导绿色出行,电动汽车、电动车尽量利用夜间负荷低谷充电。
医生为防中暑支招
最近,萧山的天气只能用一个字形容,那就是“热”,持续高温也在不断刷新着记录。“气温高,阳光毒”,连续高温下,到医院挂急诊的中暑患者也明显增多。
“这几天,几乎每天都有中暑的病人住进来。”萧山中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高劲松说,“无一例外,他们都是在高温环境下作业而引起的。”每年夏季,都有因中暑导致疾病和死亡的人。今年夏天,医院已经接诊了40多个中暑患者、40多个低钾患者。这主要是因为人在高温环境中,体温调节失去平衡,机体热量过度积蓄,水盐代谢紊乱造成。中暑后轻则出现多汗、头昏、胸闷、心悸、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的会出现昏厥或痉挛,威胁生命。
夏季天气炎热,像环卫工人、建筑工人、交警、外卖员等户外工作者在高温下工作时更容易中暑,一旦出现身体不适要及时就医治疗。
一旦发生中暑,要记住这5点:1.将患者扶到阴凉通风处躺下,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裤,以利于患者呼吸和散热。2.补充身体所需水分,最好是淡盐水。3.用湿毛巾、冰袋、冰块、风扇帮助患者降温。4.把患者脚部抬高,有助于静脉回流,缓解休克状态。5.如情况严重,应拨打120,尽快把病人送到医院急诊科就诊。
高医生提醒广大市民,大量出汗后,要及时补充水分。外出活动,尤其是高温作业,一定要保证充足的饮水。千万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为口渴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最理想的是根据气温高低,每天喝1.5至2升水。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盐水,弥补人体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
高温天除了防中暑外,还要注意预防低钾血症。高医生说:“天气炎热,不少人难免食欲减退,食物中钾的摄入量自然有所减少。若在高温环境中时间过长或对高温天气难以适应,大量出汗、频繁冲凉,钾的丢失就会进一步增加,容易导致低钾血症的发生。体内缺钾时,肌肉、消化、心血管、泌尿、中枢神经等系统都有可能发生功能性或病理性改变,出现肌肉无力、心律失常、胃肠道功能紊乱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如果长期缺钾,还有可能导致肾功能障碍。”
高温季节,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吃含钾丰富的食物,如土豆、红薯、芋头和山药等薯类,小米、红小豆等杂粮,菠菜、芥蓝、苋菜、蘑菇等蔬菜。放在冰箱的隔夜食物不建议食用,因为夏天食物非常容易变质,食用不新鲜的食物容易引发肠道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