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塔
孤山路31号,西泠印社。
圆圆的门洞,面朝西湖,可能你无数次路过,但很少会走进去认真逛一逛。
尤其是外地游客,到了附近,去楼外楼吃饭,去浙江省博物馆看展,却经常忽略了它。即便是偶然进入,也很难真正说清,西泠印社到底是干吗的。
对这个中国最早成立的印学团体,圈外人知晓很少,在很多人的理解中,他们有点高冷,是“刻图章”的。
但实际上远非如此,这么多年,西泠印社一直顽强坚守着传统文化,研究印学、保存金石。
2023年,西泠印社将迎来120岁生日,从去年7月开始,西泠印社孤山社址连同后孤山路上的中国印学博物馆一起,进行了一次全方位保护提升,开始向着数字化迈进,增加了大量科普性视觉内容,方便观众更好地认识印学。
这期杭州Discovery,我们就从升级后的孤山社址开始,重新了解西泠印社的故事。
西泠不“冷”
这个字经常被写错
这估计是每个西泠印社人都遇到过的梗——“西泠(líng)”常会被误写作“西冷”。三点水变成两点水,一点之差,差之千里。
关于“西泠”和“西冷”,西泠印社第六任社长启功先生曾有过一个经典的段子。说是有一年,启功先生参加社里活动,发言时提到好几处“西泠”,有人在旁边小声提醒他,应该读“西冷”呀,启功先生笑眯眯回了一句:“你冷,我不冷。”
为什么叫西泠印社?这个名字主要是源于离它很近的西泠桥。
1904年,清朝末期,四位平均年龄仅30岁左右的资深文艺青年,丁仁、王禔、吴隐、叶为铭,把玩金石,品评篆刻。聊着聊着,有了模仿先贤,创立印社的想法。于是在西泠桥边,孤山数峰阁旁买地建房,“社以地名,人以印集”,创立“西泠印社”。
这四人组成的“创业团队”,堪称完美。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陈振濂所著的《西泠印社史研究导论》中提到,“丁仁有定位之功,王禔有标示之绩,叶为铭有守护之劳,吴隐有联络之力。”
具体来说,丁仁,字辅之,是发起人和“流量担当”。他出生在杭州著名的书香世家,印社创办之初,需要世家乡绅名流巨宦的影响力来“引流”,丁仁有优势,可以让印社在起步阶段即有学术上的高层次定位。
西泠印社前山石坊
王禔,即王福庵,是专业上的标志人物,属于业务“天花板”。他传世刻印达12000方, 门生子弟遍天下,流派影响力大,艺术成就高。
叶为铭,是管理型人才,也是西泠印社实际上的守护人。他一直坚守西泠,朝夕相处40余年,编写了第一部《西泠印社小志》。
吴隐,是外交活动家与投资家。他创办印泥厂,扩大西泠印社影响,又编印出版大批印谱与典籍,普及印学,还出资建设西泠印社孤山胜迹,扩展景点规模。
选谁当首任社长?四位创始人都不居功自矜,互相谦让,不愿为首,恰逢当时“海派四大家”之一的吴昌硕来孤山避暑,被推聘为首任社长。
此后,印社影响波及海内外,被誉为“天下第一名社”。他们将孤山变成一方乱世中的人文圣地,吸引江南文士纷纷汇聚而来,谈笑鸿儒,赏印品雅。
在西泠印社119年的历史中,有一半以上时间社长空缺。
宁缺毋滥,印社前贤达成共识:绝不许在社长人选上勉强迁就。这种做法,在中国所有学术社团中绝无仅有。
2011年,95岁的国学泰斗饶宗颐出任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长。2018年2月,饶宗颐先生辞世,社长之位再一次空缺至今。
孤山不“孤”
草木山泉皆是历史
四季流转,孤山一直萦绕着历史悠久的人文气息。俯仰之间的草木碑亭,山壁上的摩崖石刻,都见证了西泠印社的草创与发展。
西泠印社不仅有创社四君子、吴昌硕、李叔同、沙孟海等大贤大德,这里还是一个瑰丽秘境。
从进门开始,曲径环绕,移步换景。最先看到的主建筑是柏堂,是西泠印社的一个门面,门楣上挂有首任社长吴昌硕所题匾额“西泠印社”。
走进柏堂大厅,是嵌有大型人物画的屏风,画中人物为印社四位创始人和前后五任社长,以西泠印社孤山社址为背景,人称“西泠先贤图”。
中国印学博物馆的VR技术互动装置
保护提升后的柏堂内,增加了两块电子屏,里面收录了社藏文物和社员名录。在柏堂的左侧,设置了影音室,可以点播西泠印社相关主题纪录片。
往山上走,经过“西泠印社”前山石坊,登径而上,会看到一个圆月洞门,门左侧为山川雨露图书室,右侧是仰贤亭。
仰贤亭的中堂壁间嵌有一巨额石碑,上镌刻“扬州八怪”之一罗聘所画的《丁敬身先生像》。丁敬,字敬身,为浙派篆刻鼻祖,此举意在表明西泠印人尊崇浙派,以供春秋祭祀瞻仰。
亭内还有一圆石桌,桌边的石刻是印社四位创始人的联名款。释文:龙泓印学开南宗,一灯相续传无穷,二篆八分校异同,和神如坐春风中。款识:宣统二年七月,西泠印社丁仁铭,王寿祺篆,叶铭监造,吴隐刻石。
出了圆洞门,石台阶旁,为“西泠四泉”之一的印泉。这里曾是印社界墙,1911年久雨墙圮(pǐ),掘地得泉。一路往上,依次还有潜泉、文泉和闲泉。
石台阶上搭着木棚架,种紫藤。这是印社著名的“鸿雪径”,“鸿雪径”出自苏东坡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
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像鸿雁在雪上留下的爪印一样,意为往事留下的印迹历历在目。
“印藏”,当年弘一法师李叔同的印章所藏之地。
沿着“鸿雪径”拾级而上,在长满青苔的山壁上,有一块石头刻着“印藏”,如果不仔细看,很容易忽略。这是当年弘一法师李叔同的印章所藏之地。李叔同是西泠印社的早期成员,1918年在虎跑寺剃度出家为僧前,他将所藏的94方自用印赠给西泠印社。而印社创始人之一叶为铭仿昔人“诗冢”“书藏”遗意,在石壁上开凿收藏。
孤山之巅有一座细高的石塔,叫“华严经塔”,是西泠印社建筑制高点,也是标志性建筑。此处原为古四照阁旧址,1924年,西泠印社建华严经塔时,叶为铭邀请弘一法师撰书《西泠华严经塔写经题偈》,镌刻于塔上。年久风化,现在隐约还可以看到字迹。
孤山不高,只有38米,即便是像现在这样的酷暑三伏天里,爬起来也不算太费劲,十来分钟就可登顶。一路好似身处山林中,听着水声、鸟鸣声、树枝晃动的声音,门口孤山路上的城市喧嚣好像一下子就被拉远了。
汉三老讳字忌日碑
孤山之巅平台的西面,是汉三老石室,始建于1922年。外形仿吴越国宝箧印经塔,内藏东汉建武年间“汉三老讳字忌日碑”,是国家一级文物,浙江现存最古老的汉文石质碑刻,被誉为“浙东第一古碑”。
全碑217字,书体介于篆隶之间,碑文是一位“三老”及其后两代人的名讳与忌日。汉代的“三老”,是一种掌管教化的虚职,并非正式的官员编制。此碑的来历跌宕起伏,1921年,此碑辗转至上海,沪上外商欲出重金收购,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丁仁、首任社长吴昌硕等人发起护宝运动,集资11270元大洋赎之,也是西泠印社的“镇社之宝”之一。
南面是四照阁,现在是茶室。360°的全景阳光玻璃房,西湖一览无余,满目都是湖光山色。
这里还是国内首个印文化主题邮局,说它是“风景最美的邮局”也不为过。前不久,还在孤山社址发布了中国第一套篆刻主题邮票四枚。
除此之外,还有依山而建的题襟馆,为吴昌硕在杭州的“创作别墅”,以及观乐楼,现为吴昌硕纪念馆。
题襟馆前的平台,是印社内眺望西湖的绝佳场所。湖中三岛,一条长堤,西湖美景尽收眼底。
宝藏不“藏”
镇社之宝都拿出来展示了
回到山下,出大门前记得看一看竹阁背后陈列着的十枚石鼓。这十枚,是20世纪初,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的吴隐率友人重新摹刻的,也是这次保护提升后,专门拿出来面向公众陈列展示。
在央视《国家宝藏》第一季中,故宫博物院藏的石鼓被评选为中国九大镇国之宝之首。石鼓上刻凿的文字是“史籀之迹”,可以说是“石刻之祖”。“石鼓文”是中国现存最早、文字最多的石刻文字。
杜甫、韦应物、韩愈等人都曾作诗论述石鼓文价值。学界认定“石鼓文”为秦代作品,其上所刻诗篇内容记叙秦王出猎的场面,故又称“猎碣”。
中国印学博物馆的关内侯印(魏晋)
与西泠印社社址紧密相邻的中国印学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座集文献收藏、文物展示、学术交流一体的印学专业博物馆,建于1999年。
这个蛮小众的博物馆,很多人不太敢走进去的原因是,担心看不懂。这次保护提升后,印学博物馆增加了不少数字化科教互动功能。中国印学博物馆副馆长乔中石说:“场地还是原来的场地,只是展陈方式、理念进行了优化。”短视频、VR(虚拟现实)技术、全息影像的运用之下,“科普性更强,逐步让文物活起来。”
一楼是历代玺印厅,包括战国、秦汉、三国、魏晋、宋、元等历代印章精品。
除了展示“国宝级”印章本身,还可以通过VR技术,观看古人制印的过程。新推出的全息影像技术,将藏于其他博物馆内的古代精品印章,多角度、全方位高清呈现印章的印面、边款、材质等细节。
二楼是篆刻流派厅,展示明、清以来名家印作近200方。其中颇多传世经典名作,也有不少是西泠印社“镇社之宝”,如文彭“琴罢倚松玩鹤”朱文印,何震“听鹂深处”“天地吾庐”“放情诗酒”白文印三方,包世臣跋、张鲁庵旧藏的“邓完白刻五面印”,吴昌硕11方田黄石印章,吴让之组印,徐三庚组印,黄牧甫组印,齐白石组印等等。
乔中石副馆长说,走进展厅,你会发现展陈印章比原来多了很多,“原先,很多人专程赶过来看印章,觉得很不过瘾,宝贝都在库房里,现在我们就尽可能多陈列一点”,细节还体现在,用了低反射玻璃,拍照、观赏都不会有反光。
同时,围绕“大印学”,在原有展陈基础上,新设“古代玺印的功用与形质”“古代玺印使用遗存”“印学传播”“世界古代印章”“印学简史”板块,扩展了“印学理论与印谱发展”“篆刻工具”,延展“印外求印”,使展陈内容设置更加丰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