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杭州网>图库>杭州影像
从城市发展格局变化 看杭州十年进击之路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2-08-26 09:53:30 Fri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追求卓越都是印刻在杭州城市基因中的鲜明品质。

相关报道:

杭州这十年如何奋进跨越?新天堂活力迸发、幸福满满

“‘浙’十年·杭州”主题新闻发布会昨举行

杭州如何打造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市委书记、市长告诉你

从7969亿元到18109亿元 数读十年杭州

杭州地铁十年飞速大建设 杭州地铁四期也即将到来

我和杭州这十年——杭州建设发展10个领域10位参与者,和你聊聊10年变化

城市从无到有、从冷清到繁荣的过程,是社会发展的缩影。

城市的格局架构,也随时间的变迁而铺陈、填充、日臻完善。

这十年,杭州飞速发展,城市精耕细作,我们的城市格局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因何而变?未来十年,杭州又会是什么模样?

1

或许,我们可以先把时间线继续拉长,拉到“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之前。

2200多年前,秦朝在灵隐山麓设县治,称“钱唐”,杭州在历史上第一次有了清晰的行政区划。

“杭州”之名第一次出现,是在隋朝建立后。开皇十一年(591年),在凤凰山依山筑城,这就是最早的杭州城。

到了南宋,是杭州的鼎盛时期。在北宋州治的基础上,当时的临安城被改造为南北狭长的“腰鼓”模样,形成别具一格的“南宫北市”、襟江带湖的布局。

新中国成立后,杭州城市规划建设迎来全新征程,开展了杭州第一轮城市总体规划。规划突出西湖风景区,奠定了杭州的发展方向。

1996年,杭州将城市布局方向调整为以主城为基础,沿跨江、沿江两条轴线,向东、向南发展,严格控制向西发展。

也是在这一年,滨江、九堡、下沙、三墩、萧山和余杭陆续并入杭州,杭州区划范围第一次扩充,从430平方公里增加到683平方公里。

进入新世纪以来,钱江新城迅速崛起。

2001年7月1日,随着杭州大剧院破土动工,以西湖为中心的发展模式成为过去。从“三面云山一面城”到“一江春水穿城过”,杭州从西湖时代迈入钱塘江时代。

2

造房子要先做好规划、画好图纸。

杭州市第五轮城市总体规划提出,坚持市域范围“一张蓝图绘到底”。

这张蓝图怎么绘?

2014年,修编的规划中有这样的描述:形成“一主三副、双心双轴、六大组团、六条生态带”开放式空间结构模式。

“一主”是主城;“三副城”分别是江南副城、临平副城、下沙副城;“六组团”包括余杭组团、良渚组团、瓶窑组团、义蓬组团(大江东新城)、瓜沥组团和临浦组团。

对比老规划,这步新棋思路清晰:塘栖组团并入了临平副城,九堡划入主城等。

20年前,杭州布局的思路是“围着西湖摊大饼”,以西湖为中心,把城市一圈一圈地往外扩。

但“摊大饼”式的粗放扩张,不仅有可能占用大量耕地,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还导致加剧交通拥堵、破坏生态等副作用。

现在的思路则是蒸“小笼包”式的发展。以副城、组团等多中心的发展,好比形成一个个“小笼包”,城市中心人口分流,周边各处形成新商圈、新聚集地。这种“多点式”布局,是一座城市健康发展、人民生活幸福指数有效提升的直观表现。

3

1995年以前,杭州市区面积仅430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30万人,是全国排名倒数的“迷你”省会。

“三面云山一面城”,背靠西湖和群山的杭州,在拥有得天独厚山水资源禀赋的同时,也有着明显短板。市区面积狭小,对人口和产业的综合承载力不足,城市发展空间受限,“螺蛳壳里做道场”。

拓展发展空间,成为当务之急。

20多年来,杭州进行了多轮行政区划调整。

其中一个关键点,是2015年1月,富阳撤市设区。2017年8月,临安撤市设区,成为杭州第十区,杭州的市区面积一下子扩大了64%,达到8000平方公里,户籍人口达到787.22万人,跃升为“长三角区域陆域面积最大的城市”。

富阳、临安改区后,无论是对产业的支撑,还是吸引国际高端产业、智能产业、优势产业,进一步发挥信息经济的引领作用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2021年,杭州再次进行行政区划优化调整。撤销上城区和江干区,设立新的上城区;撤销下城区和拱墅区,设立新的拱墅区;撤销余杭区,设立新的余杭区和临平区;设立钱塘区。

新设立的钱塘区,已经历过两轮升级:1993年设立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2019年设立杭州钱塘新区。

行政区划调整的本质,是改变资源要素流动的边界和条件。经过多轮行政区划调整之后,杭州将重点放在了强化市域统筹、重塑空间格局和引导城市精细化发展上。

4

城市要不断生长、更新,首先是要建好它的坚强骨架——交通。

2012年11月24日,杭州地铁1号线正式投入运营。作为杭州市和浙江省的首条地铁线路,1号线串起了杭州中心城核心区与江南、临平、下沙副城中心区。

建成后的杭州地铁1号线,全长53公里,是当时全球第一条覆盖4G网络的地铁线路。

作为城市的经纬线,杭州的快速路网布局也支撑着杭州重点发展区域的基点。

城市东端,钱塘快速路、江东大道快速路两条快速交通走廊承担起了“城市东扩”的使命,贯通钱塘区、联系杭州主城区,形成珍珠串产业、空间发展轴,助力钱塘区不断做大做强经济“蛋糕”。

城市西侧,天目山路、文一西路、留石快速路、彩虹快速路西延4条东西向大动脉,共同构成了城西科创大走廊“一体两翼”的“金纽带”,串联起了大走廊区域重量级的产学研高地,也为火车西站枢纽提供了快速疏解通道,助力城西科创大走廊打造“创新策源地”。

杭州城市的“筋骨”已然拉开。

到杭州亚运会前,杭州将建成12条地铁线、2条城际线,里程达到516公里。低碳、高效、大容量的城市公共交通出行体系,使得杭州人的大部分工作和生活需求,得以快速、高效实现。

5

杭州的中心在哪里?

有的老杭州人会很坚定地说是西湖边的湖滨、龙翔桥,或武林广场;

有的年轻人则会认为是钱塘江畔的钱江新城、钱江世纪城。

他们的回答都没有错。

在“西湖时代”,延安路及近湖地区有着深厚的人文积淀和几百年来形成的共识,同时武林广场所在的区域,也被认为是杭州传统的城市中心。

1995年,杭州市政府驻地搬迁至现在的环城北路318号。市政府“北迁”,代表城市中心的北移,同时也意味着城市半径的扩大。

2016年10月,杭州市人民政府驻地,由环城北路318号迁至解放东路18号,也就是现在的上城区。

同年修订的《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明确了杭州公共中心的四个层级,分为城市主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次中心-居住区级中心。

城市主中心2个,一个是延安路及近西湖地区(武林广场、湖滨、吴山广场);一个是沿江地区城市中心,主要包括钱江新城和钱江世纪城。

在从“西湖时代”迈向“钱塘江时代”的过程中,钱江新城逐渐成了杭州东部的城市新中心。

如今,随着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城西科创大走廊成为聚全省全市之力打造的科创平台。身处科创大走廊核心区域,且产业、人才、文化基础都具备的余杭,被寄予厚望。

2022年8月,余杭区首次提出了“建设杭州城市新中心”的目标,一个辐射城西的“城市新中心”宣告了它的实力和雄心。

过去的空间格局,引领杭州成为了浙江的杭州、中国的杭州。

未来,杭州还要成为世界的杭州,打造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跃升城市能级,开创发展新局,杭州正在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见习记者 邵婷 摄影 记者 黄煜轩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