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杭州网>图库>杭州影像
又到中秋赏月时 认真逛一逛三潭印月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2-09-10 09:25:31 Sat   

三座石塔是谁造的?为什么三潭印月可以看到33个月亮?

三座石塔是谁造的?

苏东坡和杨万里都建过

说完岛,再说最出名的三座石塔。

西湖民间故事流传的版本,这是一只石香炉的三只脚,香炉倒扣在西湖水中镇压着黑鱼精。

这当然只是传说,那三潭印月的三座石塔到底是谁造的?

事实上,最早把它立在西湖里的人,是杭州老市长苏东坡。

《西湖志》中有记载,说:“东坡留意西湖,极力浚复,于湖中立塔以为标表。著令:塔以内不许侵为菱荡。”

1089年,苏东坡第二次来杭州做知州时,看见西湖里杂草丛生,已淤塞大半,他动员民众一起疏浚西湖。留下了一条苏堤的同时,他还在西湖的南、中、北位置,水的最深处,分别立了三座石塔,后人称之为“三塔基”。

那时候的三塔并不在我们现在看到的位置,大小也比现在要大得多,建塔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西湖再次淤塞,禁止在三塔范围内种植菱角而设的禁植区域标志。

到了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江西人聂心汤来杭州做县令,当然,他的重点工作也是要疏浚西湖。

他用湖中的淤泥在南塔遗址堆了一个小岛建放生池,筑成湖中之湖,并令僧人看守,不得越界捕鱼。

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钱塘县令杨万里又在放生池的外围修建堤坝,形成了今天小瀛洲外围的格局。

这里的杨万里是明朝的,不是宋朝写《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接天莲叶无穷碧”的那个杨万里。10年之后,1621年,县令杨万里又在小瀛洲南边重新修建三塔。

到了明末清初,三塔被毁,只留塔基,清康熙年间又再重筑三塔。

塔重建完了,岛上也要大兴土木。

清雍正五年(1727年),时任浙江总督李卫在这里建起亭台楼阁,遍植奇花异草,小瀛洲俨然成了一处江南水上园林。也是他,将小瀛洲的格局多增加了“田”字内的纵横两条堤坝。

他还在临水堤坝上种植了大片木芙蓉,据说,每当花瓣落到水里的时候,会引来大量鱼儿,形成了清代西湖十八景之一“鱼沼秋蓉”。为了复原当时的盛景,如今西湖水域管理处在堤坝原址也重新种了许多木芙蓉。

说到三潭印月岛上的植物,除了木芙蓉,还有睡莲,色彩绚丽,形态各异。睡莲的群体花期是超长待机的,能从4月份一直开到11月底。

三潭怎么印月?

浪漫的33个月亮和月亮船

回过头来,说月亮。

“三潭印月”很多人会写错成“三潭映月”,那三潭到底怎么印月?原来,古人在月光下,通过塔上的各个圆孔,可以看到许多个倒映在水面上的月影,形成一幅众月交辉、如梦如幻的美妙画面。印月,还有复印的意思,把一个月亮复印成33个月亮,隐藏着古人绝妙的设计。

关于33个月亮的浪漫说法,说的是三座石塔身上,各有5个镂空小圆洞,中秋圆月高悬时,圆球塔内燃灯烛,洞口糊上桃花纸,烛光从圆洞里透出,远看着就像月亮一样。

这样每个塔都有5个“小月亮”,三个塔就是15个;倒映到水里,那就是30个“小月亮”。还有3个月亮,一个是天上的真月亮,一个是水里倒映着的大月亮,最后一个是你心里的明月,加起来刚好33个。

不过,现在已经老早不用蜡烛了,而是改用了节能灯,每座石塔里放两盏,桃花纸也已经不用了。

以前,一年只点一次,只有中秋夜才见得到。现在,三潭的灯光是日常亮灯,每天晚上都会和小瀛洲岛上的景观灯同步,一起亮起来。

最近两年的中秋节,西湖上都会有33艘“月亮船”入湖载客,泛舟赏月。“月亮船”的奥秘在于,船头各放置了一盏圆形的灯,远远看去就像是一个个月亮一样。

除了月亮船,小瀛洲岛上还有传统的中秋拜月祈福活动。在宋代,中秋节是全民大狂欢,大家登高赏月,欢聚痛饮,夜市人声鼎沸,直到天亮。宋代拜月祈福的传统也一直延续到今天。

三潭印月给你留下的最深印象是什么?扫一扫二维码,打开橙柿互动App,一起来评论区聊聊。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余夕雯 摄影 记者 陈中秋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