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杭州网>图库>杭州影像
4天26万,杭州这个地方爆火!当地人:全靠这棵树!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2-10-05 14:38:16 Wed   

这几天,径山镇小古城村沉浸在一片忙碌的氛围中。这么忙是有道理的,国庆长假的4天里,村里就有26万元的收入。

5e028a04b6f74fbf9c8a68ef353bac27_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走了一段路,在一块空旷的绿地前,村党委书林国荣放慢了脚步。

“10月1日到7日,我们径山镇会有一个径山飞行节,到时候游客坐直升机就能看见整个径山的风景了,我们村是航线上的一个点,这里就是停机坪。”林国荣看着远处的山野说,“国庆长假村里肯定很热闹,但忙归忙,大家心里肯定都是高兴的。”

还有一组数据能解释小古城村人的“忙并快乐着”:2021年,浙江省农村人口的人均收入是3.525万元,而同年小古城村集体收入为992万元,人均收入达到了4.917万元。

“就算是普通双休日,我们村也能有2万元的日营收。”林国荣说。

村子的蜕变并非一朝一夕,从“农村原来的样子”到现在的“美丽经济”,小古城村每一步都踏在点子上。而这些变化的源头都在这棵大樟树下,树下一起商议形成一种原生态的民主协商制度,也成了小古城村的传统。

2012

经过2年多协商

小古城村完成土地流转、茶田统一规划

为村子发展打下基础

image.png

不少人都知道小古城村里有一棵大樟树,樟树下议事是小古城村的传统。

以前,村里人遇事不决时,就会搬上板凳,到大樟树下一起商议,形成一种原生态的民主协商制度。

2005年1月4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到小古城村调研,提出要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服务好“三农”,满足农民增收致富的需求。

“那时候,我们村还是‘农村原来的样子’。”林国荣说,之后的几年中,村干部不断走访、学习,与村民反复商讨,寻找增收致富的最佳路径,“我们当时琢磨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要靠现代化生产方式提高产出和效益,农民也应该从土地中解放出来,通过再就业和创新创业来致富。”

2009年,一场关于土地流转的讨论在小古城村展开。

“许多村民干了半辈子农活,以后不再下地,他们肯定会犹豫。”林国荣说,要转变村民的观念,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算账。

以茶园为例,假如春秋两季采摘,茶农将新鲜茶叶卖给茶厂的亩均收入是2000元左右。

“这里面包含了化肥、除虫之类的成本,村民还忘记了自己的人力、时间成本。”林国荣掰着手指说,按照规划,土地流转后,每亩茶园每年能为农户带来550元流转款,每5年递增10%,现在每亩茶园每年的流转款已达到665元,“表面看来,流转款是没种茶收入高,但不用下地了,何不去城里打工赚钱呢?当时外出打工每月收入都不止2000元。”

当然,也有种茶大户确实不愿放弃老本行。“村里就在成片的、适合现代化农业整体耕作的土地周边,挑选了条件相当的茶田,与大户置换。”林国荣说,这样一来,既尊重了茶农的意愿,又踩准了现代化农业规模种植的节奏。

2012年元旦,经过2年多的协商和努力,小古城村约14000亩土地的流转、调整工作全部完成。

林国荣和同事们终于松了一口气,打好了这个基础,村子的发展就不会后继乏力,更多的事可以谋划起来了。

2018

村子面貌的两次巨变

富起来的村民建起“别墅” 为了村容改建围墙

协商、协商还是靠协商

image.png

村集体经济发展起来了,美丽乡村建设更具动力。可是,那些村民违法搭建的彩钢棚、臭气熏天的鸡棚猪圈该怎么拆,村干部和村民又坐到樟树底商量了起来。

“环境是大家的,拆是一定要拆的,但先拆谁家的呢?”林国荣说,经过商议,大伙儿有了一致的决定,“先是党员干部家,再是普通党员家,最后才轮到普通村民家,按这个顺序拆。”

违建渐渐消失了,村子看上去开阔干净了许多。

土地流转后得到实惠的村民钱袋子鼓起来了,纷纷开始翻新自家的房子,曾经的低矮民房改头换面,有了别墅的范儿。

那几年,村子的面貌发生了第一次巨变。

2015年1月4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下,小古城村以“民主协商之后的新面貌”为主题,向习近平总书记致信汇报过去10年中的工作。

3个月后,村里收到了中央办公厅调研室的回信。

“回信里肯定了村里的事情大家商量着办促进了全村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林国荣说,这给了村里人更大的鼓舞,“我们肯定还能做得更好。”

2016年,大径山乡村国家公园建设开始推进,然而,已经富起来的小古城村中,家家户户都垒着高达数米的围墙,从外面看不到庭院的景观,而村民也正好在角角落落堆放杂物。

这样的村貌当然与周围的绿水青山格格不入,可村民也有自己的担忧:一是把围墙高度降下来,是不是一定更好看;二是围墙要是没了,安全问题怎么保障。

于是,村干部和村民为了如何打造村落景观的问题,再次坐到了一起。

“我们把景观公司的设计师请到村里,对照着效果图,为村民详细讲解。我们还租来大巴车,带着村民代表去省里成熟的美丽乡村考察。

”林国荣说,“有上级党委和政府的支持,又有兄弟乡镇的精品样板,经过商议,大家都明白了,围墙也可以是一道风景。”

2018年,全村的围墙变了模样,敞开式的绿篱景墙落成,漂亮的民居、庭院“露脸”,村容村貌发生了第二次巨变,小古城村在村落与景区融合中最后的壁垒被打破了。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埋头发展多年的小古城村人猛然发现,自己的村子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抢跑”了。

一开始,浙江省、杭州市的多个乡村振兴现场会选择在小古城村召开;2018年10月之后,全省各地的考察团纷至沓来;到了2019年,村里几乎每天都是南腔北调,来自全国各地的考察团都来“取经”,全年接待考察团超过500个,日均1.5个。

2022

美丽乡村转化为“美丽经济”

村子开始聘用农村职业经理人发展旅游

旅游业回暖后,小古城村更热闹了

image.png


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小古城村人还在思考一个问题:美丽乡村如何转化为“美丽经济”?“治理环境时,我们就隐约觉得,农村将来的发展一定和旅游有关。”林国荣说,“几年摸索下来,小古城村农文旅协调发展的时机到了。”2019年,村里成立了杭州小古城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拥有多年景区、度假区营销管理经验的80后本地青年唐文铭应聘成为公司职业经理人。

“他也是我们余杭区第一批农村职业经理人。”林国荣说,之前村里的多年努力,为村集体公司的农文旅融合产品规划留足了空间,村里建成了彩虹滑道、古灵精乐园、竹林迷宫、苕溪营地等休闲旅游项目,“乡村的风景终于可以‘卖’给城里人了。”

小古城村用一条沿北苕溪而建的5公里绿道将村内不同风格的景点串联了起来。

“建设初期,我们就让村民参与进来。村里本就有人在做租赁工程设备的生意,需要施工,村里也能招到不少劳动力。”林国荣说,2020年初,尽管新冠肺炎疫情让旅游业一度停摆,但村子并没有“躺平”,“5个月,我们铺完了绿道,还改造了苕溪营地。”

旅游业回暖后,小古城村更热闹了,普通节假日的日均游客接待量达4000人次左右。“越来越多的村民回到村子里。”林国荣说,“以前,他们是外出打工,为城里人服务;现在,他们可以在家门口上班,等着城里人来村里购买服务。”

在一户农家前,林国荣停了下来。围墙内是一幢干挂石材外墙的小楼,庭院布置得像一座微型公园。

“漂亮吧?这样的房子在我们村到处都是。”年近花甲的林国荣说了一句“大实话”,“农民的日子过得好不好,在人家大门口看一眼就知道了。”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蔡怀光 图片由小古城村提供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