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杭州网>杭州影像
生活中多了“风雅宋”的味道!嗨,我们都是德寿宫的“邻居”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2-11-18 09:50:37 Fri   

毫无疑问,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成了杭州最近一段时间的“顶流网红”。尽管还没有对公众开放,但那面标志性的红墙已经吸引了足够的热度,而这种热度也传递到了博物馆周边的角角落落。

作为被包围在城市街道和民居中的历史遗址,德寿宫天然地拥有一大批“邻居”。两年多来,正是在这些“邻居”的注视下,德寿宫从一片被发掘保护的“工地”,逐渐变成了气势恢宏的“网红打卡地”。

德寿宫正式迎客的开门声很快就会响起,与期待着“打卡”体验的市民游客不同,“邻居”的生活中,早已加入了“风雅宋”的味道。

1 住在“宫景房”,家里的阳台都成了“景点”

胡大伯家的门槛最近都快被亲戚朋友踏破了——站在3楼阳台上,正好平视一墙之隔的德寿宫上层宫殿,这不就是最佳的“观景台”吗?“他们说我家成了‘宫景房’,都很羡慕呢!”胡大伯笑得合不拢嘴。

胡大伯的阳台。

在百岁坊巷住了31年,胡大伯以前从没想过,家门口会多出一座关注度那么高的建筑。“本来听说这块地是要拿来造房子的,结果地底下发现宝贝了。”胡大伯对着德寿宫的方向比画着说,“我们站在阳台上,看着好多人来这里发掘,后来又把土填了回去,盖上尼龙纸保护起来。这两年,下面一直在施工,直到今年上半年,慢慢地能看出是一座宫殿,而且一天比一天好看。”

从胡大伯家的阳台望出去,德寿宫北面的景致尽收眼底,就连瓦片的纹理都能看清楚,3平方米的阳台外,仿佛挂着一幅传世的宋画。“旁边就是‘皇宫’,阳台上乱糟糟就不协调了。”胡大伯说,为此,他特意装点了一下阳台。

阳台上布置了七八盆鲜花,这几天,玫红色的矮牵牛、橙红色的百日菊、粉黄相间的杭菊开得正好。“等德寿宫正式开放了,大家从里面看到我们这边,也会觉得蛮和谐的,不是吗?”胡大伯笑了。

2 之前盼着德寿宫结顶,现在“恶补”历史

和胡大伯一样,徐阿姨和丈夫老秦在百岁坊巷也住了31年。两家不同的是,徐阿姨一家住在1楼,站在围墙这头,老两口只能看见宫殿的上半部分。“里面肯定更加好看。”徐阿姨说,她每天都盼着能早点进德寿宫里面瞧瞧。

老秦和徐阿姨一家。

对于进德寿宫参观这件事,老秦的热情更高。他平时爱读报纸,这几天各大媒体刊登的有关德寿宫的报道,他一篇不落,逐字逐句地看了个遍。虽然在南宋皇城根下住了这么多年,但此前老秦对于脚下这块土地的历史并没有太深的了解。这段时间,他开始“恶补”历史,把德寿宫、百岁坊巷、五柳巷的来历认真学了一遍,连吃饭的时候都念叨着这些历史知识,徐阿姨耳濡目染,竟也记住了一小半。“很有意义的,现在知道德寿宫的来龙去脉,更加要进去好好看看了。”老秦中气十足地说,老两口正盘算着,到时候要把儿子和儿媳也拉上,一家人一道去参观。

昨天中午吃完午饭,老两口挽着胳膊出门散步,走着走着又来到正对德寿宫的围墙外。“已经习惯了,每天都走过来看看,看着它越造越高,看着它结顶。”老秦说,现在就等着德寿宫正式开放,“再等等,快了,快了……”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集体采写拍摄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