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杭州网>杭州影像
萧山:推进现代化文化文明培育 打造物质与精神文明协调的先行实践地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3-01-17 07:45:33 Tue   

ed5226732eb900aa8413711660db0a7a_13090113_xsrbhx_1673877427392_s.jpg

跨湖桥遗址博物馆

5e54273c7817b88cb2499e594ff400a6_13090115_xsrbhx_1673877370471_s.jpg

参观围垦历史展存馆

d6351b57da8ccc30f09ef11d3ef19007_13090111_xsrbhx_1673877470566_s.jpg

老年食堂

7e4570d748f0da96aedbfa4ffe641a51_13090117_xsrbhx_1673877450615_s.jpg

永兴书房

“产城人文”深度融合,是萧山的发展进行时。这其中,文化,是灵魂,孕育了城市的内涵与品质。

萧山历史悠久,文脉悠长,有着8000年跨湖桥文化、2000年建县史,是一座蕴量丰富的文化“金矿”。

看文化种类,古越文化、湘湖文化、围垦文化等优质文化金名片持续擦亮。看文化服务,13座乡村博物馆、41家“城市书房”、340座文化礼堂遍布城乡,143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持续活跃。看文化产业,5家上市文化企业(含新三板挂牌),14个区级文化产业园、街区,150余家规上文化企业为城市注入澎湃动力。看文明指数,美德类荣誉位居杭州全市前列。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萧山将推进现代化文化文明培育,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营造高品质人文环境,涵养城市气质,塑造城市品格,打造物质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先行实践地。

传承发展

优秀历史文化

湘湖畔,一叶“小舟”正欲驶向远方。

这叶“小舟”,实则是艘历史“巨轮”——坐拥8000年历史的跨湖桥遗址博物馆。“中华第一舟”、世界上最早的漆弓、中国最早的甑……馆内,历史感、文化厚重感扑面而来,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来打卡。

萧山文化的本底,是“潮”的文化,距今8000年的跨湖桥文化,是萧山最具特色的“潮文化”。如何保护和传承跨湖桥文化,摆在了萧山人面前。

2009年,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开馆,跨湖桥遗址保护厅直接建于遗址之上,做到原址保护。2020年1月,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完成改造升级后重新亮相,常设展区面积增加了,馆内文物从100多件增加到300多件;互动体验更新了,从看一看到试一试,沉浸式体验打通了与先民产生共情的时光隧道。

作为文化强区,萧山有着古越文化、湘湖文化、运河文化、围垦文化、渔浦文化等众多“潮文化”,多年来十分重视文化挖掘和保护工作。如义桥镇作为浙东唐诗之路起点之一,拥有千年历史文化积淀,打造诗路带最璀璨的文化高地;党湾镇深挖围垦文化,发扬围垦精神,使之成为“奔竞不息,勇立潮头”的萧山精神的核心内涵。

保护和传承是文化发展的“根”。为此,萧山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一方面稳步推进文博场馆建设,完成萧山博物馆改造升级、12家省级乡村博物馆建设等;一方面扎实做好文物遗产保护,持续推动浙东运河保护传承利用,2022年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杭州段)保护管理年度评估列全市第一。全区77个各级重点文保单位、134个市级文物保护点分布在各镇街。

同时以“钱塘潮涌”省级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创建为核心,树立非遗“整体性保护”理念,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截至目前,完成17项重点文化基因解码、335个代表性文化元素的调查入库,打造1个“钱塘潮涌”传统工艺工作站和18个非遗工坊,推出10家区级非遗特色酒店(民宿)。2022年新增1条省级非遗主题旅游线路、2个市级非遗体验点和2个市级非遗特色酒店。

今后,萧山将统筹规划文化遗产软硬件建设,一方面推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浙东运河萧山段)建设,参与大运河文化带、浙东唐诗之路、钱塘江诗路等建设,积极建设浙江钱塘潮涌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另一方面加强跨湖桥文化、吴越文化、宋韵文化、围垦文化等挖掘、研究和保护,扎实做好非遗传承工作,传承发展绍剧、莲花落等地方戏曲艺术,为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区(县)域范例注入最硬核精神动力。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擦亮文明底色

文明,是城市的“暖色调”。

宣丙水、李彩英夫妇,一句承诺照顾残疾邻居40载;逆行白衣天使胡漂,诠释生命至上;楼正寿,守护“国遗”近70年……他们,是“美德标兵”“最美萧山人”。他们,用平凡的正能量,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

de0ae645eb5db7c2e68cc1c7036d6bc4_13099793_xsrbhx_1673882119956_s.jpg

表彰美德标兵

自2009年起,萧山开始“美德萧山”的建设和探索。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美德档案宣传阵地800多个,区级美德档案总馆共录入美德档案17759件,评选表彰“美德标兵”81位(含团体),其中2位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4位浙江省道德模范(含提名奖)、15位杭州市道德模范(含提名奖)、5位中国好人、27位浙江好人、80位杭州好人。

文明,是城市发展的动力源泉。2022年以来,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目标,萧山全面深化“当好东道主文明迎亚运”八大行动,打造“浙江有礼·萧山优礼”全域文明实践品牌,开展文明实践主题活动4000余场,参与群众10万余人次。与此同时,22个文明实践所、522个文明实践站在各镇街、村社落地生花,构成城市日常的“文明阵地网”,不断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为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文明,是一种城市风骨。一直以来,萧山坚持以“德”为先,持续擦亮“美德萧山”金名片。坚持以“人”为本,践行志愿利民,在“杭州文明帮帮码”志愿服务平台注册志愿者人数达到40.39万,志愿服务组织3767支,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近3万场。坚持以“文”为要,持续开展“润心践行”“读讲诵学”等主题活动,用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来引领人、塑造人。城市品质之美、和谐之美、风尚之美日益彰显。

如今,站在新时代起点上,萧山将全面深化“当好东道主文明迎亚运”八大行动,深入开展“萧山优礼”文明品牌建设,广泛开展“润心践行”活动文明,持续深化“美德萧山”建设,推进“最美萧山人”品牌培育行动,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尚。同时丰富拓展新时代萧山精神新内涵,全方位塑造“开放、包容、创新”的城市人文品格。

“以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为‘主抓手’,我们将继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更大力度,持续深化文明创建、移风易俗、公民道德培育等工作,不断擦亮文明底色,奋力打造新时代共同富裕文明新高地。”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2021年,戴村镇时代邻里街陆家路22号只是一个旧厂房,经多方资源整合、改建,一年后,升级为烟火气十足的戴村镇文体中心,集永兴书房、健身房、舞蹈房等多功能于一体。当下,集齐文体中心、文化礼堂、红色展馆、休闲驿站、文化体验点等文化生活空间的戴村镇,为萧山市民解锁一个全新的“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

13eba03588e708e33784569d53801370_13090107_xsrbhx_1673877402614_s.jpg

城市书房

2022年,萧山建成143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其中既有提升改造后的文化礼堂和文化家园,也有已经发展成熟的文体中心、名人故居等城乡地标与知名IP,并新增13家“城市书房”和2家文化驿站。原有的城市文化地标与社区文化资源紧密连接,公共文化服务延伸进村社的各个角落,并生根发芽。

一直以来,加大文体设施供给,打通文化惠民“最后一公里”,是萧山区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湘湖亚太路1399号,原先陈旧的废弃闲置厂房摇身一变,成了原创壹号羽毛球馆暨萧山区羽毛球队后备人才训练基地。这是萧山区嵌入式场地建设的标志性成果。

在萧山,这样的高品质公共体育场地正在遍地开花。2022年,萧山高标准建成各类健身场地设施305个,超300%完成区级民生实事建设任务,新增体育场地面积55万平方米、嵌入式体育场地面积8万平方米,全民健身工程建设数量、嵌入式体育场地面积等均居全市第一。

除了公共文化设施等“硬件”的提质增效,萧山还坚持在服务效能和内容供给等“软件”上下功夫,以高质量文化服务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如“文化管家”社会化服务,从2018年起,萧山区创新推出“文化管家”项目,把文化作为一个项目来打理。义桥镇文化管家华逸楠的手机微信里,联系着500多个村民的文化需求,线下统筹着舞蹈、戏曲、小品、文学等十多种课程培训以及各类文学讲座,最近还研发了藤篮编织、毛球画DIY等新型手工课程,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目前,她正结合当地的渔浦文化,帮助村民排练一支原创舞蹈《诗画渔浦》。如今,“文化管家”社会化服务已覆盖全区57%村社。

不仅如此,蓬勃开展的文化惠民活动,推陈出新的优秀文艺作品,进一步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你点我送”、文化走亲、精品剧目引进等演出持续开展,“世界旅游联盟·湘湖对话”、乡村文化旅游节等特色活动不断,戏剧小品《我干的》《山谷回声》荣获省级荣誉,绍剧《秋之白华》在全区11个村文化礼堂开展巡演……

未来,萧山将持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新建100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实现城市书房、文化驿站镇街全覆盖,全域文化管家村社覆盖面达到75%。实施全民健身工程,新建百姓健身房20家、体育设施307个,新增嵌入式体育设施6.16万平方米,争创浙江省体育赛事集聚县。打造世界旅游博览馆、浙江省油画院、“五馆合一”城市文化公园等重大文化地标。积极参与之江艺术长廊建设,加快中国美院湘湖校区建设,打造湘湖文化艺术圈。

来源:萧山日报  作者:文/记者 童宇倩 何可人 摄/首席记者 唐柯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