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杭州网>杭州影像
杭州迎来了艺术嘉年华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3-06-04 09:17:59 Sun   

“大脑花园·第五届之江国际青年艺术周” 暨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季线上线下同步开启

记者 李忠 摄

6月1日晚,一场全场绽放的文艺盛会来了——“大脑花园·第五届之江国际青年艺术周”暨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季,于线上线下同步开启。

活动由浙江省文联、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文旅厅、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中国美术学院、浙江音乐学院联合主办。

第五届青艺周线上在洞天:国美在线艺术社区(CAACOSMOS)、西湖天幕呈现,动员线上超过2000名青年艺术家、设计师、作家、学者参与,线下分布在浙江展览馆、西湖美术馆、浙江美术馆、湘湖博览馆(湘溪路1368号)、全山石艺术中心、艺创小镇共六大场馆呈现,总展出面积近7万平方米,2500余名应届毕业生(本科生1766人、硕士生688人、博士生97人)共展出3000余件作品,共同打造一场全城绽放、广泛跨界、青春洋溢的艺术盛宴,也是以城市节日方式进行的一场全民社会美育活动。

“青艺周”迭代启新

艺术的创造力在这里尽情绽放

自2010年起,中国美院首创对全体杭州市民开放的毕业季,并于2019年在学校毕业季的基础上,整合升级为“之江国际青年艺术周”,开启遍布杭州的城市嘉年华。

从第一届“青春·观·世界”、第二届“共同生活”、第三届“现在史”、第四届“生活力”,到本届的“大脑花园”,青艺周让毕业季走出校园,也让艺术与人民共情,大学与城市共融,教学成果与社会共享。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表示,“我们的目的就是要让杭州呈现出‘无墙的学院’风采 ——数千位青年学子的毕业作品面向社会公众集体展现,构成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全民美育大课;另一方面,学院在和社会、公众的互动中,也始终保持着开放性,催生出丰富多元的艺术生态。”

本届青艺周主题是“大脑花园”。

在高世名看来,花园寄托了人类对于纯真年代的美好憧憬,学院也是一座花园。但艺术学院中的学习并不是花园里无忧无虑的漫游嬉戏,而是与自然一道劳作、与美一起生长。在人脑和机脑相互模拟、人类智能和人工智能彼此竞争的时代,艺术已经成为了一座“大脑花园”:小径分岔、错综复杂,无穷算力、无限生发……

“2023年,我们尝试建造一座所有人的‘大脑花园’。毕业季展示的不只是果实,更是未来的花朵,是艺术带给世界的一派生发气象。”高世名说。他希望每个人都能够耕耘好自己的“大脑花园”,期冀艺术的创作能够扎根现实、感悟人间、反哺社会,让艺术的创造力尽情绽放。


AI、元宇宙“黑科技”上演

开启虚拟与现实的际会

2023年,ChatGPT席卷人类世界,AI掀起新一轮技术浪潮。在AI的冲击下,艺术该何去何从?本届青年艺术周开幕式便以AIGC影片《Oddinary》开场,预示着人类已经站在了智能文明新纪元的路口。开幕式上,嘉宾们戴上脑电波装置启动《联相》,当信号经由人工智能重新编码,人类脑海中的花园逐渐显现,大脑就是剧场。

同期亮相的时装秀环节同样精彩绝伦,传递出大学生青春、炫酷、时尚的风采。中国美院设计艺术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46名同学的80余件作品,围绕艺术、哲学、科技领域的前沿探索,关注生存危机、文化异化、社会关怀、身体语言、情感障碍、未来试验场等话题,以多维的表现形式展开设计:虚拟与现实交互,实验性的材料探索、针织创意肌理、3D打印等技术都成为了设计师们探求的路径,由线索、记录、实验、沉淀再到创意的最终实现,展现了学生们对生活世界的真实追问与未来世界的想象。

今年4月8日,在中国美术学院建校95周年系列学术活动暨2023“国美发布”日上,洞天:国美在线艺术社区(CAACOSMOS)重磅发布。洞天是一个面向元宇宙的艺术生态社区,为全球艺术家、设计师营造生活交流的线上场景,形成集线上展览、资讯、课程、讲座、论坛、工作坊、直播、数字确权、AI工具于一体,适应未来数字生活、数字交流、艺术创作、价值转化的数字应用。以本届青艺周为例,除了常规的线上展览,在洞天开放世界中,每个人都有一个avatar(虚拟化身),可以在线上共同观看元宇宙场景的开幕式直播;也可以线上发布攒局,建立创作与活动的自组织形态,在线上发布比赛、展览等内容,是UGC(用户原创内容)时代在艺术社交领域的体现。


传统高地、跨媒巨构、创新设计

走进国美学子的“大脑花园”

每年6月,中国美院的毕业展都吸引着不少艺术爱好者前来“打卡”。一场毕业展,为何能获得如此高的关注度?在展览现场,记者找到了答案。

展览中既有面向未来又直击人心的艺术作品,也有实际可落地的项目设计,表达了毕业生对传统与现代、当下与未来、民族与国际、具象与抽象的全新思考。

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以“神思无极”作为分主题,是一次以艺术形式的多元性、笔墨技法的丰富性、创作题材的开拓性、精神内涵的深刻性和本体语言的原创性为主旨的教学成果展示。“身为陕西人,我对华山有着亲切的家山情怀。我成长于古都西安,‘长安画派’的作品表现形式十分丰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在我心中一直都有着强烈表现华山的冲动。”国画系山水专业博士研究生范阳子的毕业作品《高寻白帝问真源》以华岳后山的仙峪为创作粉本,借此打破脑海中的固有印象,试图从题材选择上拉开以往山水画中常见的华山图式。“历代表现华山的画家甚众,如何突破经典图式是我此次创作希望突破的要点,我想这也就是我们经常所面临的从传统中如何出新的问题。”硕士研究生莫俊杰的毕业作品《孙公藏青山》,描绘的是北京碧云寺的景色,据莫俊杰介绍,画面中心最高处的建筑“金刚宝座塔”是孙中山先生的衣冠冢。“这张作品选择用传统的青绿设色法,以呼应《孙公藏青山》的主题设定。”

艺术,从来不是难以亲近的“阳春白雪”,而是从社会生活中产生、对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一种共鸣。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以“游牧的种子”为引,反思个体和社会的持续变化和演进,探索未知领域的渴望为核心。纤维艺术系毕业生舒烨文的作品《失调》,其作品创作灵感来源于一种过敏性疾病——慢性荨麻疹。舒烨文用PVC磨砂软玻璃和药壳表现皮肤,展现一种朦胧的神秘感;粉色蕾丝线则代表血管,制造出流动感;被缝合的异形手臂表达着想要重构健康皮肤的强烈愿望。“过敏药唯一的副作用是‘嗜睡’,不同颜色的光源投射出两种颜色的影子,围帘外侧好似正在放映一场梦中的皮影戏,而内部严酷的事实和外部所见的幻象将形成一种反差,带给观者探索的欲望和精神的冲击。”

动画与游戏学院通过自由、多元、深入和创新的思维空间,启迪在现实与虚构之间建立新的认知桥梁。动画与游戏学院动画系毕业生杨华胥平时热衷于创作一些超现实主义的插画,他以此为灵感和形式,创作了毕业短片《骨世》。《骨世》是一部意识流二维实验动画。片名中的“骨”代表死亡、颓废与衰败,也代表着框架、秩序和本质。“世”代表着城市与世界。短片没有明确的剧情,而是通过一系列超现实主义的镜头来隐喻一些城市社会的问题和作者对于自我、城市以及社会的情绪和看法。

跨媒体艺术学院则以“世界巨灵”为主题,将“大脑花园”与“世界巨灵”,作为互相呼应关照的概念,展示了人们与世界的关系所发生的深远变化。展览跨越现场表演、影像装置、动力装置、微缩模型、纪念碑装置等不同媒介品类,囊括了多元主题,展现跨媒体艺术各种表现手法的有力集合。

真正的艺术,向所有人敞开怀抱,为社会现象而发声。这场毕业展嘉年华,不仅是毕业生们的毕业谢幕曲,更是一场艺术的狂欢。慕名而来的市民、毕业多年的学子、来杭州旅游的外地游客……在展览现场,这些原本素无关联的人因此而相遇在这里,共同感受艺术与人文、与科技相互回应的气息。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孙乐怡 通讯员 刘杨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