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杭州网>杭州影像
杭州亚运会火种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成功采集 这束火焰,辉映历史与未来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3-06-16 08:27:55 Fri   

6月15日,杭州亚运会火种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大莫角山成功采集。

初夏时节,漠漠良田,隐隐远山,鹿鸣声声知有间,在跨越五千多年的大自然交响曲中,采火使者成功点燃亚运圣火。

火种高举,乐声悠扬。五千多年前,充满智慧的良渚先民选择在此开启文明的征途;五千多年后,古老高台之上,亚运火种在此点燃。

时空斗转星移,人们的目光交汇在这束火焰上。

文明之火

上午8时50分,以良渚文化为元素的文艺节目——情景舞蹈音画《良渚之光》率先登场。

悠扬而神秘的音乐声中,身着远古服饰的表演者缓缓向大莫角山高地汇聚、起舞。他们踩着鼓点摇动簸箕,将秧苗整齐插入脚下的土地,还原耕作场景。良田万顷,风吹稻浪,先民挥动石镰的劳作场景如在眼前。

借助骨笛、土埙等极具中国文化符号的器乐,融合多媒体和现代舞台艺术,《良渚之光》让良渚文化“活”了起来。

6月15日,演员在火种采集仪式前进行文艺表演《良渚之光》。 浙江日报记者 潘海松 吕之遥 摄

“整场表演蕴含多种良渚文化元素,稻作文化、古城外围水利系统、玉文化等皆在舞蹈中有所体现。”现场,本次火种采集仪式总导演张晓峰介绍,为契合良渚古朴自然的原始环境,活动的音乐和舞蹈都呈现出原生态。

8分钟的舞蹈,以古典风韵之美表达中国文化意识与情感境界,引领我们回溯中华民族数千年逐步形成的悠久文明,打开通往世界的大道。良渚先民筚路蓝缕、克服万难、团结奋进的精神,与拼搏奋斗的亚运精神十分契合。

上午9时整,火种采集仪式正式开始。

19名身着白色服饰的采火使者缓步登上台阶。一名采火使者手持采火棒,通过凹面镜聚拢光线,成功点燃亚运圣火。随着缓缓行进的采火使者队伍,良渚先民装束的演员从四面八方聚拢在一起,加入她们的行列。最后,经由交接,火种盒被点燃,又由火种护卫将火种引入火种灯内。

6月15日,采火使者在点燃采火棒。 浙江日报记者 潘海松 吕之遥 摄

数字“19”寓意第19届亚运会。40多名“良渚先民”则代表本届亚运会参赛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们追随火种,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一起,象征着亚洲大家庭成员,带着和平,带着友谊,带着亚洲命运共同体的信念,共襄盛会,在亚运火种的指引下,团结拼搏、勇创佳绩。

在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向明看来,杭州亚运会的采火仪式选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的核心区域大莫角山举行,意义非凡,“良渚古城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圣地,是向世人展示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的一个非常独特的历史文化窗口。在这里采集火种,寓意着良渚的文明之光,穿过岁月时空,点燃新时代的亚运之火,象征体育精神传承发扬、赓续不竭。”

采火仪式中,还有很多具有意义的小细节。记者发现,采火装置外圈设计成玉璧造型,火种盒的放置台设计成玉琮造型。

作为良渚文化研究者,方向明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玉璧和玉琮是良渚文明的重要代表性玉礼器。璧象征太阳的光芒,有着近9000年的历史,良渚时期确定了玉璧的基本形制。琮象征着神权,也反映了良渚文明的观念和信仰,玉琮不但雕琢有神人兽面的纹样,而且都是上大下小,外壁有四角和四个直槽,呈现出四面八方、天人合一,以及旋转过程中的“扶摇直上”,是中华文明最早的宇宙观模型。

这场亚运火种采集,带着大家寻找“我们从哪里来”,明确“我们到哪里去”,就如杭州亚运会火炬的名字“薪火”一般,彰显中华文明薪火相传。

希望之火

古往今来,人类总是对“火”充满了复杂的情感。在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我们的先祖逐渐掌握了火的使用方法,驱赶野兽、烧烤食物、照亮黑暗、驱散严寒……人类早期用火是为了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后来这种自然力量渗透进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促进社会不断进步。

照耀人类摆脱蒙昧的火,成为人类走向希望的象征。

在良渚古城遗址点燃的新时代亚运之火,首先体现在对杭州亚运会的希望上。

这是我国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后,举办的最大规模、最高水平的国际综合性运动会。杭州亚运会的火种将穿透阴霾,点燃属于全人类的希望之火,照亮人类团结合作的前路。

这种希望,更体现在新时代中国年轻一辈身上。

本次19名采火使者,由来自浙江各大高校的学子组成。其中手持采火棒成功采火的,是浙江传媒学院的21级学生王呈鹭。她说:“当我举着采火棒从那条良渚先民的朝圣之路走上来时,心情特别激动和自豪。这种自豪源于新时代中国的强盛,也源于青年人的担当。”

虽然火种采集仪式时间不长,但采火使者的一颦一笑都经过了严格训练。“收获大于辛苦。”王呈鹭说,其间对中华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体育精神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在拿着采火棒那个短短的过程中,我心里想的是亚运圣火的传承,是希望亚运火种可以点燃激情、传递友谊。”

不仅如此,火种采集仪式上惊艳了众人的《良渚之光》,它的精彩呈现也离不开浙江高校学子的共同努力。

来自杭州师范大学舞蹈专业的40名学生,参与了《良渚之光》的演出。“能参与这样一场表演,对所有同学来说都是难得的机会。”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副主任杨欣欣说,为了让舞蹈呈现出完美效果,参演同学从2022年底就准备着。其间,遇到过恶劣天气,也多次更换主题,调整了千百次动作,但大家都迎难而上,再苦再累也坚持着。

如今,在杭州亚运会火种采集这个特殊时刻,这支舞不仅连接起了青年学子与良渚古城遗址的情缘,也种下了他们对亚运、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

杭师大大一学生杨紫欣在演出结束后表示:“作为一名舞蹈学生,能参与这样一场大型演出,非常荣幸。更重要的是,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能用自己擅长的舞蹈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自信,更加觉得自豪。”

火种熊熊燃烧的背后,展现的是中国当代青年的责任,是浙江、中国向世界传递出的时代新气象。

亚运之火

对国人来说,杭州亚运会还有更特别的意义:它是中国发展道路的见证,更是中国通向世界的桥梁。

“这次火种采集仪式,既遵循了国际惯例,也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的办会目标。它不是一个简单的仪式,更寄托了国家认同、民族自豪和人民愿景,是向世界展现国家和城市形象的绝佳窗口。”中国奥委会副主席、亚组委副秘书长李玲蔚表示。

她记得,1990年,第11届北京亚运会,14岁的藏族姑娘达娃央宗站在念青唐古拉峰之下采集火种,天安门广场上点燃了中国承办亚运的第一支火炬;2010年,第16届广州亚运会的火种采集仪式,在北京居庸关长城的北烽火台举行,象征着人类和平、友谊、进步的亚运火种,在长城上闪耀。

北京亚运会是中国第一次举办综合性国际体育大赛。“拥抱世界的勇气”是那一届亚运的关键词。20年后的广州亚运会,“激情盛会、和谐亚洲”八个字初露大国实力,我们能以更自信、从容的姿态提出理念与主张。

杭州亚运会“心心相融,@未来”的口号,凸显出当下中国经济文化发展的强劲实力,面向未来共建亚洲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从北京到广州,再到杭州,主办城市改变的背后,折射的是中国33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突飞猛进。亚运见证了中国国力的持续上升。

随着中国和国际体育界接轨的深入,亚运书写更为多元,体育的意义更加深邃。如今,我们不仅关注竞技层面,还看到更多由此被串联起的个体,以及他们身上激发的无限能量。

比如,当杭州亚运会火种采集成功,由“亚运数字火炬手”共同参与的线上火炬传递活动在“智能亚运一站通”平台上同步启动。亚运数字火炬手和数字火炬,是历届亚运会首创。这个拥有唯一编号、永久存证、不可复制以及不可篡改的数字火炬,将让更多人拥有一份专属自己的亚运记忆。全球网民不仅可以线上助力火种采集,还可以在数字世界里参与“线上取火”,作为“数字火炬手”将亚运之火传遍亚洲,深化亚洲多元文明的交流互鉴。

数字技术的突破创新将打造不可磨灭的亚运记忆。9月23日,杭州亚运会开幕式还将向世界呈现亚运史上首个数字点火仪式,来自全球的“亚运数字火炬手”,都可以在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同频共振,共同点燃亚运之火。

秉持智能办赛的理念,杭州亚运会通过高科技把体育赛事和人进行融合,将用更多意想不到的方式,打造一届人人都可参与的体育盛会。正如本次火种采集仪式所呈现的精神内核——以中华文明为柱基,以奥林匹克为引导,让历史与未来辉映,良渚与亚运交响。

亚运火种采集仪式结束后,9月中旬将在西湖举行第19届亚运会火炬点燃暨火炬传递启动仪式。之后,火炬将在浙江11个城市全面传递。“杭州亚运会的火种,是文明之火、奥林匹克之火和数字之火的有机结合。”杭州第19届亚运会火炬传递指挥中心副指挥长杜作锋说。

在这个万木葱茏、生机盎然的初夏时节,在中华文明曙光升起的地方,我们期待亚运火种点亮更多梦想与希望。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沈听雨 唐骏垚 见习记者 林晓晖  编辑:见习编辑 方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