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杭州网>杭州影像
揭秘开幕式上“中国式浪漫”背后 技术与艺术的双向奔赴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3-09-24 16:49:37 Sun   

记者 陈中秋 摄


秋分时节,钱塘潮涌,万物丰收。

9月23日晚,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大莲花”举行。开幕式仪式及表演以水为串联,串起东方美学和西方艺术,串起数字技术和现实世界,通过科技和艺术手段,娓娓道来一个中国与亚洲、与世界的文化交融的故事。

开幕式上,浙江省11个地市极具代表性的歌舞、戏曲、非遗项目一一登场,徐徐打开一个创意唯美的诗画江南,描绘了一幅中国人幸福生活的美好图景。

秋分时节,正是钱塘江观潮的最佳时间,主创团队通过技术手段,将钱塘江潮搬到了“大莲花”,潮水跟着演出场景不断变化形态,交叉潮、一线潮、回头潮、鱼鳞潮等不断更迭,当大潮退去,滩涂上生长出了蔚为壮观的“潮汐树”。潮起潮落,循环往复,带来生生不息的自然律动。

一座拱宸桥,半部杭州史。

在一幅丹青画卷中,大运河畔通过裸眼3D视效竖起一座拱宸桥,以桥为纽带,一岸是旧时江南的白墙黛瓦,代表着古临安城的市井生活,一岸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代表着今杭州城的璀璨都市,船自桥洞而过,仿佛穿越古今运河,古今杭州人于拱宸桥相逢,历史与现代隔拱宸桥对望。

这是一场令人大饱眼福的视觉盛宴,人们既醉心于创意唯美的诗画江南,也惊叹于智能时代的科技创新,感受到了满满的中国式浪漫。

中国式浪漫,绵延千年而历久弥新。杭州亚运会上所呈现的浪漫,是“万家灯火夹江明”的浪漫,凝聚着14亿中国人的幸福生活故事;也是“科技锋芒开石垒”的浪漫,浓缩着中国科技自立自强的故事。

开幕式上的每一次潮涌,每一束电子烟花,都是满满的高科技。在这些恢弘壮美、极具科技感的震撼视效背后,是杭州乃至中国高科技企业科技创新成果的浓缩,也是中国科技力量的体现。

杭州亚运会开闭幕式总导演沙晓岚介绍,开幕式以“潮起亚细亚”为主题,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寻灵感,融入典型的浙江以及杭州符号与意象,借助科技的力量,彰显东方美学的独特吸引力与感染力。

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所用到的科技手段,可能是历届大型赛事开幕式演出中最多的。主创团队如何借助科技的力量,以体育为媒,讲述一个美美与共的中国故事?我们带你走进幕后,解码开幕式背后的科技彩蛋。

彩蛋1

网幕+地屏

本次开幕式打造出了一场数字化高端演艺视效,靠的最重要的两样硬件设备:网幕、地屏。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团队硬体负责人刁景升深度解密,这科技到底厉害在哪?

网幕就是大家看到的吊在空中那块巨大“荧幕”,总长度185米、高20米,相当于9个IMAX荧幕那么大。每块网幕宽5.28米,重600公斤,最中间的部分由三组连接在一起。这套网幕从材料到设计制作,都是自主研发的。除了展示的效果,还充分考虑到“大莲花”的主体承重能力、稳定性、透明度、透风性等,前期进行了2次安装测试。运动员入场仪式的时候,网幕的造型要变化,所以每块网幕的下方是不固定的,在安装测试时发现风会把网幕吹得刮起来,像放风筝一样。于是,又调整了网幕的位置,错开体育场最大的二层透风豁口以保持稳定。

和网幕相配合的,是地屏。将近24000块屏幕组成6000平方米的地屏,这也是目前全球最先进的P3(像素点是3毫米)地屏。为了让处于地面的3毫米像素点的地屏和位于空中5.5厘米像素点的网幕形成更为整体的立体视觉效果,工作人员用了视频的处理器和服务器,使其在视觉上更为融合。地屏距离体育场草皮还有75厘米空间,下面铺设了三台风机和若干信号基站,不仅要供电散热,还要考虑到排水等问题。为了测试地屏不同小屏幕连接的稳定性,避免黑屏、画面抖动等情况的发生,80多位工作人员每天都要在地屏上疯狂踩,一旦发现不平整或者信号线被压住,就得立刻调整,如果这一块小屏幕有问题,就用吸盘吸上来维护;如果线路有问题,就要去地屏下面检修,在75厘米高度的空间里只能趴着。

经过各方不懈的努力,最终,一场视觉盛宴展现眼前。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林建安 殷佩琴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