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节”长假,在之江文化中心的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里,观众近距离参观非遗项目。记者 李忠 摄
杭州日报讯 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假期,五湖四海的游客相聚杭州,欣赏美丽风景、参与多彩活动、感受亚运氛围,助燃杭州消费市场。记者从市商务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分别获悉,“双节”期间,全市消费总金额为237.53亿元,同比2022年增长17.2%,同比2019年增长13.9%;杭州各景区景点(含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1300.87万人次,同比2022年国庆假期增长34.37%,数据抢眼。
观赛事赏美景吃美食,是这个假期的主旋律。“忠儿面馆”“富春江的鱼”等特色店,定胜糕、东坡肉、龙井虾仁等特色点心和杭帮菜因运动员的打卡而“流量”飞涨……据监测,“双节”期间,全市8万余家餐饮门店消费1370万笔,营收32.7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0.7%和59.4%。
这个假期,亚运味浓,商圈、街区消费增长亮眼。据监测,湖滨、武林和钱江新城三大核心商圈实现消费411万笔、消费金额22.8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5%和43.3%。假期前6天,我市28条商业步行街开展各类文化活动62场次,客流量497万人次,同比增长33.9%;实现营业额12.73亿元,同比增长19.1%。
多元丰富的消费场景,推动外来消费持续高增长。据监测,“双节”期间,全市外来消费2763万笔、金额101.4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8.1%、58.3%。
亚运赛事也推动了夜间消费热力上升。武林商圈推出夜间市集、演艺等多种活动吸引游客,夜间消费占全天消费的65%以上。新天地商圈亚运观赛空间一到晚间就聚集大量市民,周边餐饮企业纷纷推出亚运套餐等优惠活动并适当延长营业时间,营业额比平时增长8%左右。萧山区打造全新夜间消费潮流地,假期夜间消费金额达13.96亿元。
据监测,“双节”期间,全市零售、住宿、餐饮和娱乐四大行业夜间消费总金额107.42亿元,同比增长11.8%,占全天消费总金额的51.3%。
大宗商品同样销售火热,汽车、手机、家电等商品表现尤为突出。据监测,“双节”期间,14家重点汽车销售企业销售总额达10.26亿元,同比增长34.0%;华为湖滨路步行街旗舰店客流爆满,销售额同比增长107.2%;5家家电样本企业实现销售额5805万元,同比增长42.8%。此外,亚运关联商品成热点,拱墅区三大场馆周边的亚运会特许商品零售店日均营业额均在30万元以上。
另外,记者从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了解到,“双节”期间,杭州各景区景点(含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1300.87万人次,同比2022年国庆假期增长34.37%;银联数据显示,假期杭州涉旅消费193.289亿元,较2019年增长16%,其中外来涉旅总消费金额为57.9亿元。以城市游、观赛游、乡村游、文旅融合为代表的假日旅游,构筑起游客发现美好杭州的四个侧面。
“双节”假期,因亚运而相聚杭州的运动员、教练员、技术官员、媒体记者们,与市民游客一起,体验着别样的“中国式浪漫”;10月1日、2日,杭州迎来假期客流高峰,旅游、探亲、观赛需求集中释放,西湖风景名胜区、京杭大运河、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灵隐景区、塘栖古镇、杭州森泊水乐园、杭州动物园等区域客流量相对集中。数据显示,“双节”假期,游客在杭人均停留时间3.3天,较以往节假日的停留时间上涨1倍,全市接待入境游客按照可比口径比2022年增长288.6%。
“双节”假期,旅游市场火热稳定背后,是交通运力恢复和杭州旅游服务能力的提升。综合携程、飞猪、去哪儿等在线旅企的数据,亚运会主办城市杭州及协办城市宁波、温州、湖州、绍兴、金华的酒店及民宿预订间夜量较2019年增长超60%。在亚运风潮的带动下,滑雪、登山、帆船等“体育+旅游”项目的关键词搜索热度也在直线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