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杭州网>杭州影像
看亚运场馆变形记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3-10-16 11:12:25 Mon   

定制比赛器材

加长拓宽颁奖台

为参赛者送上杭州温度

竞赛场地是场馆的核心。记者走访多个竞赛场馆后了解到,亚残运会竞赛场地的转换要考虑到残疾人比赛特点,在场地和器材调试上精益求精。

亚残运会期间,黄龙体育中心体育场将承办田径比赛,产生153个项目的金牌,是诞生金牌数最多的场馆。“从足球到田径,对场馆来说是跨项转换,相比足球,残疾人田径器材非常多元,要一一做好细分归类。”中心副主任张斌说。

张斌介绍,残疾人田径器材来源分为三类,有的来自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有的是从省市残疾人运动训练基地借来的,还有的需特殊定制。同一项目内,对应不同分级还有不同规格器材,涉及的器材数量较多。

金牌数量最多,意味着场馆颁奖仪式也最多。“赛时我们每天大约要给25个项目颁奖,每个颁奖流程预计在6分钟,每天仅颁奖就需要2个半小时。”张斌说,和亚运会颁奖台“直上直下”不同,亚残运会颁奖台在左右两边增设了坡道,拓展了领奖台宽度和长度,让行动不便的运动员能舒适地领奖。

在拱墅运河体育公园体育场,赛场周围,记者见到了特制的盲人足球场挡板。场馆新闻宣传主任胡俊威介绍,盲人足球运动员比赛时,要按规定佩戴遮光眼罩,确保完全隔绝视线,为此赛场特别设置了亚克力挡板,“这种材质不仅防撞,而且弹性较好,不容易受伤。”胡俊威说。

竞赛场地转换不仅要考虑到运动员,还要为观赛的残障人士提供贴心服务。例如,杭州体育馆在观众席位新增了2台无障碍升降台,让轮椅出行的观众也能方便自如地进入观众席观赛。

两个独立竞赛场馆

准备就绪

“小青荷”苦练十八般武艺

19个亚残运竞赛场馆中,浙江塘栖盲人门球基地门球馆和杭州文汇学校草地掷球场是独立竞赛场馆。记者来到门球馆时发现,门口的绿化变成了立体“彩化”,周边城市侧保障也已就位,处处释放着“我们准备好了”的信号。

门球馆场馆运行团队办公室主管何晓明介绍,目前场馆的景观布置已通过杭州亚残组委验收,安检口和售票亭等设施设备已投入使用,比赛器材和通用物资已全部到位,各类人员全部就位并全天在岗。

为迎接亚残运会到来,门球馆坚持高标准、高要求推进无障碍设施提升改造——从场馆门厅开始,通往每一个功能用房(休息室、医疗室等)及比赛场地的通道都设置了盲道;所有的门上都安装了自动感应的语音播报器,采用中英文双语播报,温馨提醒运动员和观众已进入某区域。

在杭州文汇学校草地掷球场,一支来自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的志愿者服务团队集结完毕。场馆运行团队志愿者领队郭军培介绍,志愿者服务团队共有284人,相比亚运赛事志愿者,他们所要承担的任务更为精细——

赛时,志愿者将成为“引路人”,辅助残障人士顺利通过安检,进入场馆;也是竞赛技术运行保障者,帮助运动员完成赛前分级;还是比赛讲解员,协助盲人讲解员介绍场馆和赛事;甚至还要化身“设备维修工”,在专业技师指导下提供轮椅等辅助器具的基本维修服务。

为了能够熟练掌握“十八般武艺”,从今年8月起,志愿者们就已开展多轮线上线下培训和测试赛演练。“10月15日全体志愿者再次进场培训,开展赛前礼仪进阶课程,包括竞赛项目知识、观众接待礼仪、消防安全和应急预案演练等,希望通过我们在细节处的努力,彰显出杭州这座城市的人文关怀。”郭军培说。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张梦月 通讯员 褚陈静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