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杭州网>杭州影像
良渚纪事:文明的实证与对话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3-12-03 08:50:48 Sun   

交流互鉴

于历史深处探寻,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蓬勃生长,在交流互鉴中携手共进,深刻影响世界文明进程。

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9月在浙江考察时强调:“运用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世界互联网大会等窗口加强文化交流传播,不断提升中国文化感染力和中华文明影响力。”

亚运舞台上,哪个文化符号将向世界讲述中华文明的故事,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人们对此充满期待。

60后知名大型演出导演沙晓岚,是杭州亚运会开闭幕式总导演;85后中国美术学院教师张文,是杭州亚运会吉祥物设计者。两个不同经历、不同代际的人,选中了同一个元素:良渚文化——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昭昭标识。

从良渚文化那辽阔的城池、惊人的水利系统、大型粮仓遗迹以及出土的精致玉器中,他们追溯到中国人勤劳、团结、勇敢、智慧、温润、包容的精神源头。

2019年4月,杭州亚运会面向全球征集吉祥物。7月,张文团队提交设计稿;几天后,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紧接着,他们的设计顺利入围。2020年4月,吉祥物形象正式官宣,代表世界遗产良渚古城遗址的“琮琮”走进千家万户。张文认为,“琮琮”正是这份设计胜出的重要加分项。

开幕式上瑶山祭坛浮现的倒计时,巨大的玉鸟俯冲掠过金色稻田,礼器玉琮化作大鼓隆隆迎宾;还有玉琮元素的火炬和奖牌、良渚古城遗址的亚运火种采火点……越来越多人透过亚运之窗,走近良渚,了解中国。

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尼日利亚记者英纳森·菲娜·奥多读懂了古代中国与现代中国之间的链接,“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现在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和最大的生产国之一!”

在良渚博物院,美国人麦安琪成了志愿者讲解员。她用英语生动讲述着,“希望各国游客能感受到良渚的魅力、中国的悠久。”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何以良渚?历史之问有了答案。从玉琮、玉璧,到古城、水利系统,五千多年前的繁华再次被看见,民族的生命与文化的荣光愈发璀璨。

何以中国?时代之问有了答案。悠悠五千年文明,拼上了极为重要的一块拼图。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顽强生存、不断发展的精神脉络绵延不断。

何以文明?世界之问有了答案。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既需要经济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

曾经的良渚,是一块遗迹;今天的良渚,是中华民族之精神坐标;明天的良渚,将成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平台。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提出举办“良渚论坛”,彰显着中国式现代化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探索与努力,昭示着中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正进入“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12月3日,“良渚论坛”召开,来自全球的300余位嘉宾齐聚杭州良渚。“良渚论坛”以“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为主题,包括已举行的以“新时代青年汉学家眼中的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为主题的青年汉学家分论坛和以“中外艺术家眼中的文明交流互鉴”为主题的艺术家分论坛,还包括“艺汇丝路”访华采风作品展等活动,促进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共融共荣、携手前行。

相信,“良渚论坛”必将成为一张“国家名片”,乃至揭示人类文明进步发展方向的“世界名片”。在兼容并蓄、开放包容的现代中国,我们看见,文明之光在交流互鉴中熠熠生辉;我们期待,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越加扎实牢固。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陆遥 严粒粒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