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杭州网>杭州影像
荷花糕、条头糕、南乳方 这些老底子小吃,你吃过几种?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3-12-22 09:54:11 Fri   

杭州是一座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城市,就拿传统美食杭州糕团来说,历史之久远,可追溯至南宋时期。杭州糕团凭借其独特的工艺与口感,斩获了不少食客们的味蕾。饱含团圆吉祥之意的糕团,逢年过节杭州人便要吃上几块才算圆满完整。

21491757_xbgzy_1703163919789_s.jpg

荷花糕怎么吃?

春节这些糕点最走俏

杭州有一家老字号糕点铺江南春创建于1958年,迄今为止已有65年的历史。其前身是将国芳斋、小营、清泰等多家糕团、机面工房合并创办的杭州谊昌粮食制品合作工厂,以生产年糕和面条为主。1993年正式改名为杭州江南春食品工贸公司。江南春的名字源自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江南春》一诗。

解放路47号的江南春总店,糕团种类繁多,如桂花糕、荷花酥、乌饭糕、条头糕、擂沙汤团、松花晶团等等。

松花蛋糕是江南春的明星产品,皮薄馅满,轻咬一口,红豆馅便在嘴中爆开,口感十分细腻。双酿团里面有豆沙馅和芝麻馅,虽说馅料都是甜的,但因为外皮撒了松花粉,吃起来口感很好,不会过于甜腻。 另外,江南春的擂沙汤圆也很受食客欢迎,10元一盒,一盒里有15只汤圆。内馅是麻芯,外面撒有黄豆粉,每一颗汤圆大小适中,一口一个,特别适合解嘴馋。

“杭州的荷花糕只有江南春在生产,吃法是先用凉开水将糕体浸泡至化开,再上锅隔水蒸10分钟左右至糕糊呈荷花状铺开,再根据不同的口味,拌入肉末、鱼蓉、胡萝卜泥,吃起来类似米糊的口感。”江南春总店负责人韩先生说。

“到了春节,八宝饭、定胜糕卖得最俏。”韩先生说,杭州人喜欢把糕点买回去放在冰箱里,要吃的时候放锅里蒸一会,会更加香糯。比如,三色糕原料用的就是红曲粉、豆沙、糯米,都是纯天然的原料,顾客吃得健康、也吃得放心。

21491739_xbgzy_1703163910882_s.jpg

曾掀起热潮的“条头糕”

今年又有了新味道

“知味停车,闻香下马。欲知我味,观料便知。”这是中华老字号杭州知味观的写照。店内的豆沙麻芯混合的双酿团、咸口糯米素烧鹅、甜糯可口的方糕、养生乌饭糕等都是杭州人爱吃的传统糕点。

知味观湖滨总店位于仁和路88号,地处商业街区,人流量大。店内的条头糕曾在社交平台上掀起了一阵热潮。条头糕3元/块,外皮较薄带有韧劲,里层的豆沙馅口感饱满而细腻,糕体表层上还撒有些许白芝麻,一口下去,十分满足。据了解,今年知味观还推出了一款龙井绿茶味的条头糕,茶香混合着豆沙香,二者组合成了清新的口感,更为解腻。“听朋友说知味观的糕点很出名,这次过来杭州旅游,特意来尝尝看,顺便带一些给家人”。游客罗女士提着满满一袋糕点说道。

在杭州,还有一种糕上印有荷花图案,名为定胜糕,也是许多杭州人儿时的回忆。其由纯大米粉制作,除了是饱腹点心,更是一门吃的艺术。传说中,定胜糕是南宋时百姓为岳家军出征鼓舞将士而特制的,糕上有“定胜”两字,后来就被称为“定胜糕”,其中“定胜”寓意成功、胜利。后世则演变成参加科举和中高考必要食用的习俗,因此每逢这个时候,杭州人民便会早早地前去购买,去晚了就买不到了。

21491747_xbgzy_1703163905589_s.jpg

一天售出60斤“南乳方”

是什么糕点?

上城区中山南路227号的中欣现烤食品是一家30年老店。枇杷根、板栗饼、绿豆饼、小芝麻饼,你能想到的老式糕点,基本都能在这家店看到。店内现烤的糕点价格大多是15元/斤,这个价格至少已经保持了10年。

“南乳方是我们的一大特色,选用采芝斋品牌的南乳汁与切碎的五花肉制成,入口带有椒盐味,属咸口糕点。”吴老板说,南乳方在杭州少见。这种糕点和普通的面包不同,五花肉是用白糖料酒泡过的,含盐量相对较高,所以保存的时间也能更长一些。

据吴老板透露,南乳方一天能卖60斤左右,有时还供应不上。“配方是我们老一辈传下来的,都是现烤现卖的,现在改良过了,将五花肉馅打碎了,以前是切丁,像五仁月饼那样的口感,现在是直接把五花肉嚼碎了,也是将工艺精简化。”吴老板现在每天上午和下午各制作一次,有些顾客喜欢吃热的,就在店里等着。

这家店的背后是一个家族企业,“我们是湖南人,以前很多亲戚都在杭州开店,后来陆续往长沙转了,就我们还继续留在这里。”吴老板说,店内的每一款现烤食品都可以试吃,觉得合口味再买。开店至今,这家现烤食品小店积攒了不少老客,甚至一些搬走的老客,一个月中会特意回来光顾一两次,一次性便消费二三百元。

除了南乳方,香米酥也是店内的热门产品。其制作的工艺是将小米炸脆炸酥,待炒香后,再加入麦芽糖混合翻炒制成。吴老板表示,现在的人越老越注重健康,所以考虑到糖分的摄入,在配方上将蔗糖换成了麦芽糖,味道浓厚醇香,营养价值也更高。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见习记者 陈慧怡 文/摄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