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杭州的“幸福密码”,是“机会多”
连续17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杭州的“幸福密码”是什么?
在第四届杭州市民日(5月3日)来临之际,都市快报·橙柿互动启动了寻找“杭州幸福密码”大型全媒体互动活动,请大家都来说说“爱上杭州的理由”。在杭州10多年,来自安徽蚌埠的刘庆说,杭州的幸福密码,是机会很多,在这座城市里,大家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在杭州打拼10多年,34岁的刘庆从“快递小刘”成为快递驿站“刘老板”。
刘庆在快递驿站扫件
杭州“小哥村”里,忙碌的小哥
沿着文三西路向西,刚过竞舟路,就能看到五联东苑,这是杭州“小哥村”,是杭州最早一批“快递小哥”和“外卖小哥”的扎根地。
30年前,这里还是一片鱼塘。如今的五联东苑,由于地理位置优越,租金实惠,已经成为许多“杭漂”青年的“第二个家”,大约有8000多位“新杭州人”,从这里开启“杭漂之旅”。
刘庆正是第一批来到五联东苑的快递小哥。
上周的一天下午,多次拨打刘庆的电话后,终于接通。我还没说明来意,他急着说:“现在比较忙,要不晚点再联系。”
他的声音很轻,和快递包裹入库时的声音混在一起,甚至听不太清楚。到了晚上9点,我再次拨通他的电话。
“你来吧,明天上午10点以后都可以。”
第二天下午,我来到“妈妈驿站”门口,见到刘庆时,他正弯着腰,从快递堆里挑出几个大小一样的纸盒塞进货架空的位置,办公桌上的电脑放着动感的音乐,他随着韵律晃着头,哼着小曲,熟练地整理着货架,地上的“小山堆”,没一会儿就被有序地放在各个货架上。
他拍了拍衣服,朝我笑笑:“随便坐。”
“你们这行挺辛苦的啊。”我试着找话题。
“这有什么累的。”他边说着话,边拿起桌上连成四五米长的取件码就往回走,手速飞快地往快递包裹上贴。
刘庆的快递驿站
还没聊几句,老婆的视频电话来了。刘庆朝手机那头打了招呼,又把手机小心翼翼地搁在货架上,调换镜头位置,对准自己后,继续贴取件码。
“你什么时候回来?”电话那边问。
“还有好多货没拿走呢。” 他一边贴取件码一边回答。
“给你看看小宝,想爸爸了。”刘庆一听到小儿子,就停下了手中的活,紧紧盯着屏幕,“老婆,等我回来啊”。
“当了老板,会不会轻松很多啊?”他挂完电话后,我问他。
“忙哦!”刘庆低头回答,头也没抬,“比做快递小哥还忙,忙着送货,忙着整理货架,还要忙着想家哈哈哈。”
除了看店,每天早上6点,刘庆还要开着货车去集散中心拉快递,在卸货地点,帮几个兄弟一起打包分类。到了晚上6点多,还要开货车去余杭。每天都安排得满满当当。
“儿子才4岁,是最可爱的时候。每次下班了,母子俩都睡着了,我也不忍心打扰他们。所以就在上班的时候抽空打打视频,开车的时候,有他们远程陪着我,我很安心。”
谈起家人的时候,刘庆的嘴角会不自觉地往上扬。他翻出相册让我看他儿子的视频:“现在很好玩的。”
聊天之余,又一批快递送到了。
刘庆解开一个个大麻袋开始整理快递,正巧有人进来取快递。
“刘师傅,O区在哪?”
“进门第三排。”
50平方米左右的快递驿站里,所有的货架都印在了他的脑海里。
“当年也没想过会当老板啊。现在想想,快递这一行,干了11年了。”刘庆说。
杭州是个好地方,机会多
刘庆的父母比他更早来到杭州,高中毕业后,他也来到了这座父母打拼的城市。一开始,他在杭州石祥路上的一家轴承厂做工人,工厂搬迁后,就跟着表哥卖平衡车。
2013年,他在网上看到了一则招聘信息,五联东苑在招快递员,他就骑着电瓶车赶去应聘。
骑着单位发的一辆电瓶车,揣着一部手机和一个编织袋,刘庆开启了快递小哥的剧本。当年,快递柜还没普及,所有的快递都是送货上门的,他平均每天要送100个快递,每天的步数超过2万。
住在丰潭路上的一位老太太,让他印象深刻,“每次送件的时候,她都是客客气气的,偶尔还会给我一瓶水和一个面包。挺感动的。”
2016年,快递驿站的老板要转让业务,刘庆就承包了下来。那一年起,“快递小刘”成了“刘老板”。
随着“双11”“双12”等购物节的兴起,刘老板的快递业务越做越大。他说,有一年,和店里的3个小伙伴直接从“双11”干到了“双12”,连续忙了一个月。
“吃不消,真的吃不消。”刘庆摆摆手。
赶上了电商物流蓬勃发展的风口,刘庆的快递驿站也跟着升级了:面积从10平方米扩大到约50平方米;货架从1个增加到14个;快递员从3个增加到11个。
如今,光快递驿站的业务量,就达到了每年约30万票,加上外部派送业务,每年的总业务量高达120万票,覆盖了周边30多个小区和写字楼。
“做得最好的时候,能排到圆通速递浙江省前二十。”刘庆挠了挠头,“不多,我的快递之路还长着呢”。
“杭州是个好地方,机会多。”刘庆说,我只是千万杭州人里最普通的一个。在杭州,我赶上电商发展的热潮,才有了今天的立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