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杭州网>杭州影像
昨天杭州这列地铁专列 让人舍不得下车 接下来一个月,你都有机会邂逅它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04-30 08:11:35 Tue   

“九千光年”号火星专列变成想象力入口 

国内传播机构首次借AI与用户即时互动

昨天,杭州地铁5号线,开往“金星”的“九千光年”号火星专列。 记者 陈中秋 肖宽 摄

“杭州还是潮,有宇航员在发报纸!”昨天,不少网友都在热议这班神奇的地铁,脚下是陨坑黄沙,头顶是无边星空,一进门还看见了宇航员。

这列火星专列就是我们筹备已久的“九千光年”号(本报4月29日B01-08版有相关报道)。九千光年,银河系最大星环“拉德克利夫波”的长度。它被称为“恒星托儿所”,孕育着希望和未来。

而9000这个数字,同样意味着90后、00后探索世界的新视野,都市快报九千光年小组将持续带来看世界、探未来的开放的公共新闻产品。

登上这列地铁的乘客,都有一套统一的动作:先低头看看地面,再抬头环顾四周,像是做了一组丝滑的颈椎保健操。找不到座的人也不会直接往角落里一靠,而是在车厢里慢慢走动,掏出手机打卡“火星”上的风景。

接下来一个月,“九千光年”号火星专列每天都会穿行在5号线上,你随时有机会登上这列车,打卡“人类第一个火星定居点”,领取带有独特编号的“火星身份证”,用AI共创想象中的火星生活照……

小科幻迷特地来打卡拍照 坐了一趟来回都不愿意下车

“流浪地球!流浪地球!”火星专列抵达良睦路站,车门开启,一个小男孩蹦跶着上车,一眼就发现了其中玄机。坐定后,他开始奶声奶气地念起来:“请协助执行1125号子任务,运送‘火石’重启杭州发动机。”这段《流浪地球》中的经典台词,刚好就印在座位旁。

妈妈王女士说,8岁的儿子从小就是个科幻迷,《流浪地球》看了不止一遍。今天开始放假,天也不下雨,她便想着带他上良渚玩,“没想到运气这么好,搭乘上了火星专列。你们这列列车的主题,很多小朋友肯定喜欢。”

今年刚上一年级的“小土豆”就是特地从沈塘桥坐地铁2号线来打卡“九千光年”专列的。沈女士说,他们一早就来等火星专列,想看看萧山临浦陨击坑。

两年前,当“天问一号”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正式着陆火星地表,附近一个叫“临浦”的陨石坑突然走入大众的视线。它的命名正是源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的临浦镇。临浦是“火星村”的消息不胫而走。

等了几班车才登上心心念念的“火星”,“小土豆”显得很兴奋。别看他年纪小,可是个资深科幻迷,沈女士说,孩子从小就对宇宙、天文很感兴趣,昨天睡前还在读《宇宙的奥秘》。

“小土豆”指着车尾,说自己最喜欢这里的设计。图上,一位宇航员牵着一个孩子的手。“如果能有火箭发射,太空电梯旋转,火星车巡逻的场景,那就更帅啦!”说着,他便让妈妈用手机扫描车门上的二维码,用AI生成了一张在火星生活的照片。

“小土豆”一直在车厢里解锁新的知识点,和妈妈一路坐到终点站又同车折返。他说,“我想,未来大家都到火星上去生活。”

有人直呼“杭州人太会玩了”

这些文案简直是打工人的“嘴替”

明明是周一,但怎么感觉已经上了好几天班了?即使在“火星”上,也少不了奔波的打工人。宋先生从打铁关上车,横跨半个城区到绿汀路办事,他座位后方恰好贴着一句“火星上还有调休吗?”

“火星上不仅不用调休,还应该不用买房买车吧?那我们才真的能放下压力、享受生活。”宋先生畅想,如果人类的科技和文明发展到跨越星际,那时候我们应该不必再为生活奔波,每个人都能做一点自己真正热爱的事。

登上列车第一刻起,长沙人小郭的手机就没怎么放下来,很多照片被第一时间发给了远在湖南的女朋友,“她也很惊喜,说你们杭州人怎么那么会玩。”1999年出生的小郭现在在余杭一家科技公司上班,从事新媒体相关工作,住在滨江,5号线成了每天上下班的交通工具。

“刚进来的时候就被色彩吸引,后来仔细看上面很多内容都挺有意思。比如,调侃‘调休’的,火星上有没有不知道,反正地球上有。”按照小郭的规划,最近两三年肯定会在杭州继续打拼一下,然后再做决定要不要回家,“女朋友那边主要也是看她的想法,如果想来,就一起在杭州。”

几个推着行李箱上地铁的年轻女孩,对着那句“在火星上大家都穿宇航服,再也不用考虑OOTD”的文案相视一笑。女孩小声说,“宇航服也可以分颜色和款式啊。”

“九千光年”亮相首日

收到了一份来自太空的礼物

特稿《火星的孩子》今天随着《九千光年》周刊创刊号出街。位于杭州的航天企业“地卫二”(也是本次报道的采访对象之一),看到报道后,发来一段从太空驱动“AI载荷拍摄”拍摄到的地球高清全景影像。

“很高兴可以看到地卫二参与这样的议题讨论。”地卫二相关负责人说,“贝索斯说,未来人们将在太空出生,数百万的人。我们将有一千个贝多芬,一千个爱因斯坦。人类文明的进化,本质上是微薄的人类梦想的熵增,让科技进步,文化的进步,从而做到所谓文明的增纬。而我认为在去到火星的进程中,我们也不应该忽视地球的健康,痛心的事故频频上演,朋友们,都来爱这个世界吧。”

“希望大家都要有一些‘不切实际’的梦想,尽管生活一词在今日有了许多人难以负担的厚度,为了自己,为了世界,为了我们物种的星际文明。”他说。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储帆 童蔚 邵婷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