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杭州网>杭州影像
名城视窗·攀登进行时⑱ | 城市漫步,打开人文经济的新钥匙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06-06 09:50:48 Thu   

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着力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加快建设旅游强国,让旅游业更好服务美好生活、促进经济发展、构筑精神家园、展示中国形象、增进文明互鉴。

“这里是襟江带湖的风水宝地,也是南宋最后的地面遗存,更是郁达夫心中的‘秘藏之书’,还是美国格林尼治基金小镇的中国翻版。”日前,杭州历史学会副会长仲向平带领40名嘉宾体验City Walk(城市漫步),在八卦田遗址公园寻找“南宋皇耕韵”,开启了杭州首个“城市漫步日”主题活动。

“后亚运”时代,杭州文旅组建了城市漫步豪华阵容,推出100个“杭州之光”杭式生活微地标、100余条杭州文化体验主题线路、52种“杭州晨间City Walk玩法”……并拓展出乡村漫步、城市骑行、城市游船等新形式。

红遍大江南北的城市漫步,不仅重新定义“行走”,赋予它时尚、鲜活、流行的元素,也为城市文化旅游打开了产品创新、场景迭代的新思路。某社交平台公布,杭州是2023年度城市漫步流行的头部城市之一,关注度排名仅次于上海、北京和广州。

城市漫步打开的不仅仅是风景,更是对旅游服务美好生活、促进经济发展、构筑精神家园等的生动诠释。浓厚的“行走”氛围中,一幅经济发展与人文精神相辅相成的画卷在杭州徐徐展开,在“着力打造具有杭州辨识度的文旅地标”的探索与实践中,立体化、全方位地助力“人文经济现代样板之城”建设。

100个本地化杭式生活微地标

浓缩“最忆是杭州”的人文密码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杭州。我们一起City Walk,走进美丽的小百花剧场——蝴蝶剧场。”前不久,浙江小百花越剧团优秀青年演员陈丽君在综艺节目中“人气断层第一”的消息冲上热搜,杭州蝴蝶剧场也被网友戏称为浙江的“8A级景点”。“宠粉”的陈丽君顺势盛邀全国人民来杭州漫步,体验“杏花烟雨江南”,一起寻找“杭州之光”。

陈丽君口中的“杭州之光”,是今年春季杭州面向城市漫步而推出的100个本地化杭式生活微地标,既有充满市井烟火味的文二菜市,也有玉鸟集、黄龙洞禧园大舞台、中国茶叶博物馆、西湖周边的唱歌角跳舞角等文化艺术空间,涵盖市井烟火、艺术生活、建筑读城、街巷寻踪、活力运动、诗意乡村、潮玩时尚、数智生活八大杭式生活类型。

可以看出,100个成功避开杭州核心景区与商圈的微地标,并不是游客的聚集地,也极少出现在各大旅游攻略里,但它们却是杭州人生活里的一缕缕“微光”,展示着城市最接地气的“素颜”,照见杭州人生活的幸福模样。

b2f2aff4ca0f08f6e572d5608ea91b3b_resize,w_640.jpg

无论是清晨杭州人聚集的遛鸟胜地——伍公山半山腰露天茶室,还是掌握伊登色环相对位的配色准则、关注粮食和蔬菜的网红菜场——文二菜市、红石板农贸市场、东山弄市集,或是隐藏在杭城中最大摩崖石刻的弥陀寺文化公园,它们蕴藏着城市原真性、本地化、烟火味的生活方式与日常议题。

“后亚运”时代的杭州城市漫步,已进入4.0版。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从最初邀请名师带队探寻城市记忆、线上长直播“引流”、组建专家级解说团队,到如今大规模发布微地标、推出首个“520杭州城市漫步日”……在杭州,城市漫步的过程是城市审美体验,浓缩了这座城市的人文密码。

百名专家跨界“领路人”

描绘奇妙和谐的“古今同框”场景

专业性,是城市漫步与“溜达”、散步的本质区别。

前者需要专业的领队,以行走的方式,游览城市的街道巷陌,从历史、地理、建筑、人文等领域,强调与城市的互动、联结。可以说,它一开始就是一种有规划、有技巧、有门槛地行走。

杭州在策划“城市漫步”旅游产品的初期,恰恰在“专业性”这一核心领域进行了重点铺垫。例如杭州历史文化学者仲向平这样的“领路人”,还有国家重点文物单位守护人王兴臣,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史前考古学家赵晔,浙江省博物馆馆长、鸟类专家陈水华等,他们都是首批杭州城市漫步的导师。

随着专家队伍不断扩大,4年时间里,已有百余名文物考古、城市规划、艺术创作、建筑设计、生态保护、风景园林等杭州文旅千名专家推广计划的专家及实践者加入城市漫步导师团队,他们也乐于将专业性的学术研究以城市漫步的形式与“漫步搭子”共享,从“考现学”的视角,在现代的空间中,挖掘被遗忘的历史印记,串联起“所到之处”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c0fc71451a1523284d243b171af49a1b_resize,w_640.jpg

比如,北起大井巷、上下吴山的千年古道——环翠楼,这是杭州一条以楼命名的石阶巷,青翠环山,绿荫蔽日,与河坊街主街热闹氛围形成鲜明的对比。如果没有导师解说,谁能想到,千百年前的环翠楼,有着“十万家烟火”聚集于此的繁华与喧嚣。

又如城市的活力部落——玉鸟集,这条复合型的街区,与几年前的良渚文化有着怎样的呼应?良渚的商业、生活经历怎样的时光变迁?此时,专注于研究当代文化和社会的导师,可以现场描绘出奇妙而又和谐的“古今同框”场景。

当然,从学者到城市漫步导师,专家学者需要跳出专业领域,面向市场。长期推广杭州城市漫步的寻城文旅负责人姚红说,尽管导师团队身份特殊,一旦进入服务领域,需要个性化内容,也要标准化的服务,为此,很多导师积极进行语言表达、咬文嚼字方面的训练,试图修改出兼具趣味和深度的最优解说。

细腻的文化颗粒度,带来高含金量的文化输出,重新解码老杭州的文化基因,让更多参与城市漫步的杭州本地人重新审视土生土长的地方、发现“生活在别处”的乐趣,外地游客也因此找到更多西湖以外的杭州印象。

多样化“十二时辰”城市漫步

人文经济“双向赋能”美好生活

低速的城市漫步,深入城市内在“肌理”,呈现出蓬勃的“烟火气”、浓郁的“人情味”。

“宋代出现的捶丸、毽球、秋千、投壶等一些游艺项目,大家有机会可以到我们操场上体验。”面对访问者,来自杭州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小学四年级的宋韵博物馆讲解员对宋代游艺项目如数家珍。

76c332bcd397ee5b24e2fa6f7207e640_resize,w_640.jpg

毗邻16座博物馆的杭师附小,自推出“我在博物馆上小学”馆校融合育人新模式以来,学校成为杭州的亚运人文体验点与城市漫步体验点,校内的十余座小而精的微型博物馆,定期向社会开放参观。

校长俞富根认为,微型博物馆有专业的学生讲解员,通过对外开放,不仅是让外来者了解学校的教学理念,更让孩子们沉浸在传统文化的活动场域中,更多关注城市的文化过往、世俗生活、审美情感,“行走”与校园之间形成一股“双向奔赴”的力量。

4ffe75d3bf8f0b08b284887b2c640d57_resize,w_640.jpg

又如,今年3月底举行的“春来江水绿如蓝”——三江两岸“春日行”活动,富阳东梓关村同步举办乡间茶集、田野大秀、江畔骑游活动,以茶为媒,专程为市民游客打造Country Walk(乡村漫步)。

经过多年探索,杭州的城市漫步已不再拘泥于“城市+漫步”的简单组合,而是在内涵和外延上不断拓展,以“行走+”模式打通文化链、经济链和价值链,让“行走”的热潮从核心景区向街道、乡村拓展,衍生出乡村漫步、城市骑行、城市游船、晨间City Walk等多样化形式。就连杭州的酒店,也嗅到了商机,纷纷着手设计“15分钟行走圈”。

脚步慢下来,体验深下去;人流动起来,商业活起来。人文分享与现场体验融合交织的城市漫步,为沿途的商圈、商铺带来新的机遇,再小的商业也有机会亮相,阡陌街巷里的邻里老店,也有机会成为“网红”。

文化之光推动“行走”之路,杭州正进行着这一场生动的实践,重建以人为本的旅游体验。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城市漫步”品牌为代表的杭州深度游,本质上是文旅融合升级与创新,人文传承与经济发展实现整合互动,形成发展合力,打通“杭州十二时辰”,诠释“最忆是杭州”的人文鼎盛、经济繁荣、时尚活力与城市气质。

钱塘快评

一个城市的幸福模样

张雅丽

City Walk(城市漫步),已经成为一种人文旅游化的新生活方式——重新发现城市肌理的“漫步”,具有不可估量的内在价值。

从100个蕴含浓郁烟火味的杭式生活微地标、100条文化体验线路集中发布,到组建专家人才队伍,邀请百名专家跨界城市漫步“领路人”、广泛招募志愿者……杭州文旅正在通过具有人文精神的城市漫步,重建以人为本的城市旅游、度假体验,拉近人与城市的距离,传承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构筑人文与经济共舞、传承与创新和鸣的文旅融合新模式。

依托文化体验,杭州的城市漫步开启了认识一座城市的微视角,犹如一面镜子,照见这个城市的幸福模样;它与城市名片形成互补,使城市形象与文化展现得更加丰富立体;它赋能商业生态,又重塑人们对在地文化、杭式生活的理解,在城市的发展中埋下了一颗“年轻的种子”。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韩斌 周璐彦 张雅丽/文 丁以婕 /摄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