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杭州网>杭州影像
为什么杭州300多家百姓健身房,有的收费、有的免费?谁在光顾这类健身房?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06-21 08:56:06 Fri   

贺岁片《热辣滚烫》引发了健身潮,“变好的过程都不太舒服,试试再努力点”剧中的台词也成了很多人结伴流汗的动力。

在电影热映那几天,上城区望江街道徐家埠社区的百姓健身房启动了提升改造,如今已经焕然一新。

2020年,“在全省新增1000个百姓健身房”是省政府的民生实事项目之一,如今在“浙里办”APP上可查询到348家杭州市的百姓健身房。

这些百姓健身房运营情况如何?谁在使用?

上午是年纪稍大的叔叔阿姨

晚上的小年轻90%以上是00后

徐家埠社区的百姓健身房,位于婺江家园三园小区进门处。

上午我们到的时候,正好有两位居民在健身:一位在瑜伽垫上自行做拉伸,另一位则在教练的指导下,完成了塑形训练的一套动作后,又在跑步机上锻炼了半小时。

整个健身房占地面积200多平方米,有26台器械,可进行有氧运动、力量训练、柔韧训练等达到塑形、减脂、锻炼的目的。

每天6:00-24:00,是这家健身房的开门时间,高峰营业时段则是在18:00-20:30。

“因为这周边住了很多在四季青服装街区上班的居民,他们是来健身的主力,90%以上是00后。”百姓健身房的王教练告诉我们。

有七八年从业经验的他,原先在商业健身房上班,自去年底来到百姓健身房后,他最大的感受是“这边的顾客很固定”,固定到每天哪怕闭着眼推开门,都能猜到这个时段在里面健身的是哪些人。

“一大早来的,是稍微年纪大一点的叔叔阿姨,他们主要在跑步机上走路,或者在室内的乒乓球桌上打球;白天人比较少,来得也比较零散,直到傍晚四季青那边闭市了,小年轻就一窝蜂地来了。”

由于生意还不错,今年在提升改造期间,第三方运营团队又自行出资添置了一批器械,社区则对健身房内的环境进行了整改,涂刷了墙面、更换了灯……

百姓健身房收费更便宜的原因

在于很多成本不用运营方自己付

王教练粗略估算,健身房每天到店约二三十人,每月办卡100人不到。除去购买器械的一次性费用,以及动态支出的水电费、两名员工的人力成本、消耗品(如纸巾、酒精等)费用、器械维护成本外,目前就快要收支相抵了。

王教练所在的第三方运营团队,是去年下半年接手的。原先徐家埠社区的百姓健身房由另一支团队运营,在合同到期前,社区认为他们的考核不过关,在环境卫生和安全维护方面都做得不够,所以及时选择“另请高明”。

徐家埠社区党委书记潘海琴说:“我们跟第三方是一年一签,考核合格再续签,我们会经常对他们进行评估。”

与商业健身房相比,百姓健身房受到的监管力度更大,此外在收费方面,也有相应的政府指导价。

徐家埠社区的百姓健身房有几档收费标准:9.9元体验课、99元月卡、259元季卡、288元三节私教课。

不收提前太久的预付款,是对消费者负责。另外,健身房内每天都有教练值班,健身“小白”也不用担心不会用器械,哪怕没买私教课,教练也会教你怎么用器械;当看到有人训练动作或使用器械不规范时,他们也会开口提醒。

这类聘请了教练的百姓健身房,就像“缩小版”的商业健身房,至于他们是如何盈利的?

以徐家埠社区的百姓健身房为例,健身房的场地是社区用房,因此免去了第三方运营的场地租金,而在当初新建百姓健身房时,里面的第一批器械都是政府采购的,这也省下了不少钱。因而,即使收费价格比商业健身房便宜,但运营方需要承担的成本少了,相应的风险也会小一些。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百姓健身房都是这种运营模式。打开“浙里办”APP,可以清楚地看到有的百姓健身房是收费的,有的则是免费的。

免费的健身房,往往是社区提供场地,场地内放有一定的健身器械。想健身的人可以通过预约进入,自行锻炼——这种模式其实相当于室内的健身场所,在常住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地区比较适用,健身房内的器械也更基础。

像徐家埠社区这类引进第三方运营团队的收费型百姓健身房,则往往出现在年轻人较多的街道社区,体验感也会更接近外面的商业健身房。

来源:橙柿互动  作者:记者 凌姝文 通讯员 许剑群 朱婷婷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