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杭州网>杭州影像
雕塑,为时代定格诗意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07-11 08:13:50 Thu   

全国美展雕塑作品展在浙江美术馆展出

诞生了中国第一个雕塑艺术系的杭州,迎来这五年全国雕塑创作成果的精粹呈现。

近日,“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雕塑作品展”在西子湖畔的浙江美术馆开幕。记者环顾展厅,343件雕塑作品错落排开。铁、木、石、不锈钢、玻璃、陶瓷……各种材料在雕塑家的双手下,开出创造与想象的花朵;乡村振兴、科技发展、文化传承、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中国新貌在艺术家的思想火花中,熔固为充满美学力量的可触实体。

走进展厅,记者看到了这些定格在西子湖畔的时代诗意。

e43b48cc2698c29e6018928762e01bca_zjrb2024071100002v02b003.jpg

观众在“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雕塑作品展”观展。 记者 林云龙 摄

展厅入口,年轻姑娘弯着腰,端详着眼前的一件作品。

名为《庆典·人民广场》的雕塑作品中,形形色色的中国人齐聚在广场的巨大花篮下,欢度国庆,祝福祖国。其中,有送货的外卖员,有站岗的子弟兵,有相拥的情侣,有笑容满面的一家三口……

从内蒙古远道而来观展的大三学生张晨阳说:“我好像在这群雕塑中看到了自己。” 他被展厅中的群像深深震撼,在手机中留下了数十张影像。

展览现场,是观众与艺术的共鸣。

作品《甲辰年春》,塑造了五口之家去超市“扫荡”年货的场面,这也是过年时我们期盼的幸福。《村超——最佳射手》用泥土描绘贵州乡村足球联赛守门员扑球的一刻,背后是举盆呐喊的父老乡亲。在乡村沃土上,人人是主角。

一件件反映社会普罗大众的作品,映照出身处这个时代的你我。

可以说,参展的雕塑家为各个领域的劳动者、建设者、奉献者塑像造型,也刻画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人物。这些作品既生动地表现出一个个具体的对象,是新时代中国人的精神肖像,更体现出当代雕塑创作的核心命题——人民的形象。

展厅里,数条金属轨道交叠环绕,构成头戴安全帽的“大国工匠”身躯。彩色不锈钢球在磁力作用下,快速穿梭于“他”的身体内。

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的作者谷德昊说,这件名为《大国脉动》的作品,造型取材自国内错综交织的高速公路和高架轨道,轨道内的磁力球能让人联想到中国傲立世界的高铁技术。

轨道构成了“大国工匠”的血脉,而大国工匠正是构筑交通命脉的基石。“我在生活中感受到城市快速发展的道路交通,所以就创作了这件雕塑作品,来歌颂作为中华民族基石、栋梁的大国工匠们。”谷德昊说。

展览现场,是艺术家与时代的共鸣。雕塑家投身社会,感受时代的脉动,创作出动人心弦的作品:来自中国美术学院的余晨星创作的《仁·心——致敬中国爱心护理志愿者》,作品取材自2023年南丁格尔基金会国际成就奖获得者章金媛与她的志愿服务团队的事迹,展现了她所创立的爱心团队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爱、奉献;来自浙江的吴克书、龙宏创作的《问鼎星辰》,塑造了一位即将奔向浩瀚宇宙的航天员形象,是我们矢志不渝,逐梦星辰大海的缩影……

“作为新时代的雕塑家,丰富的创作题材和广阔的创作空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如何用雕塑的方式更好地反映这个时代,反映时代丰富的精神内核,需要雕塑家保持对生活敏锐的感知和观察,同时具备历史的眼光,能从日常现象中看到恒常的东西,并把个体经验置入人类的共同经验中。”余晨星说。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李娇俨 通讯员 徐霞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