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杭州网>杭州影像
《名城视窗》⑰ 一边守住经典,一边跨界创新——历史经典产业如何守正与创新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07-12 09:11:36 Fri   

“浙江历史经典产业是个宝贝,更是个宝库。”在浙江省历史经典产业高水平传承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浙江省经信厅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王星记、胡庆余堂、万事利、西泠印社、张小泉、都锦生……在杭州,每一个老品牌都是一个宝库,都有一段兴衰史,都有一本属于自己的传统商业文化史诗。他们或是拥有祖传秘方、独门绝招,靠着卓越的品质、独特的风味经久不衰;或是恪守诚实守信的经营思想、依靠良好的信誉口碑获得长久青睐;他们代表的不仅仅是顶尖的技艺,更凝聚了品牌的传承与传统商业文化的精华。

2015年,浙江首次提出历史经典产业这一概念,以全新视野推进历史经典产业传承发展。2019年杭州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支持历史经典产业保护传承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将工艺美术、丝绸、茶叶、中药列为杭州市历史经典产业。

这些年来,杭州的历史经典产业正在经历怎样的蜕变,让“国潮”成热潮,让“华流”变“顶流”?

万事利2024丝巾新品。

跨界合作逐浪“新国潮”


要让“古意”焕发出“新意”,要拥抱新时代,就是要注重艺术的生活化、生活的艺术化。这意味着历史经典产业不能仅仅成为馆藏展品,而要放在街头巷尾,成为社交赠品,与生活场景打通。

诞生于1875年杭州“扇子巷”的王星记扇庄,历经无数次的风雨考验。

明年是王星记诞生150周年,也是孙亚青与扇子结缘的50年,或许这是时代和命运的耦合。“企业的发展就像四季变化,有起有伏,有春夏秋冬。”2000年,孙亚青接任厂长一职时,王星记正处于“寒冬”——连续3年每年亏损100多万元,厂里靠卖檀香粉存货给工人发工资。“百年老店就这么没了吗?为了一口气也要让厂子活下去。”于是,孙亚青带领王星记及时转型改制,成立王星记扇业有限公司,抓住改革开放的机遇,开拓出崭新的自主创新发展道路。

国家级非遗项目(王星记扇)代表性传承人孙亚青作品:40cm乌木扇《莲韵》。

“每逢大事有静气,越是不景气的时候,越需要静下心来找痛点。人最怕看不到自己的问题。”随着全国现代企业改革浪潮的推进,为实现企业的管理升级与创新发展、从国有到市场的转型,王星记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企业实行主攻内销、出击国际、开发新品的“三条腿”战略,使得内外销势头一路飙升,百年“老字号”再次焕发了青春。

如今在这个空调盛行的年代,扇子的纳凉功能逐渐退出主流市场,但作为工艺品的属性却可以长久发展,它是现代时尚的代表,是国礼、商务礼等礼尚外来的佳品。在G20杭州峰会和杭州第19届亚运会上,王星记抓住了亮相世界舞台的难得机遇。G20杭州峰会结束后,与各国元首一同踏上归途的,就有王星记设计的两把伴手礼:“总统礼”是王星记拳头产品檀香扇,“夫人礼”则是韵味十足的团扇。亚运会主席台上的王星记扇子让国内外的贵宾对浙江制造赞叹不已。

图为王星记扇业有限公司工艺美术师徐琪莹为记者展示扇面书法技艺。

“在如今这个时代,要用年轻人喜欢的现代时尚流行的方式演绎经典文化,创新传承而不是因循守旧。”发展个性定制、跨界合作、推联名款,王星记涉及行业涵盖游戏、动漫、医美、美妆、酒业、服饰、食品、传媒、影视以及教育类等。打入年轻圈层,找到与Z世代同频共振的表达方式,在次元破壁中解锁“流量密码”,这也是王星记产品走进年轻化、时尚化的市场核心。

保留工艺的纯真,寻求产品的新内涵,拓宽市场的布局,使得百年王星记风雨不倒、历久弥新,呈现出勃勃生机。

与王星记一样,“守得住经典,做得了网红。”成为当下许多老字号的自我修养。而胡庆余堂的“换装减龄”就体现在药膳馆的经营上。

虽然“小众”却依然火爆。“五一期间,药膳馆日均接待了七八百人,比平时几乎翻了三倍。”胡庆余堂药膳馆总经理张永胜说,有不少网红博主专门前来打卡。

端午时节,药膳馆适时推出了改良版的“五黄”药膳套餐——有黄鳝有黄鱼,却没见咸蛋黄。张永胜解释说:“黄鳝和黄鱼,端午前后肉质鲜美,富含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物质,多吃有益身体。杭州人是很爱吃黄鳝的,我们会把整条黄鳝处理好,再配上山楂一起炖;我们的客人中不少是家庭聚餐,会带上老人,因此我们把高油的咸鸭蛋黄撤下了,取而代之的是虫草花拌黄瓜。”

胡庆余堂药膳馆背靠百年老字号胡庆余堂国药号深厚的中医药文化背景,是一家以药膳研发著称的独特餐馆,40多年来始终坚持“医师、药师、厨师”三师合一研制膳食,药膳甄选的道地食材许多源自胡庆余堂集团旗下药材种植基地。“枸杞烤南瓜”“明目香鱼米”“黄芪河虾”“陈皮酱鸭”“拔丝人参”“徽浙中和羹”“养胃千张煲”“桑葚黄牛肉”等菜式备受欢迎。

醉心于“药食”的胡庆余堂药膳馆,除了在三餐上下功夫,还研制出了“庆余八珍糕”、“芡实菠菜饼”点心、“酸梅汤”、“石斛饮”等年轻人喜爱的健康饮食。“如今的年轻人是善于拥抱传统的。”在张永胜看来,药膳馆的火爆,一方面源于互联网时代,创新思潮和快速传播的影响;一方面是年轻人对中医药文化的回归和认可,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再加上中药企业本身不断推陈出新,三者缺一不可。

胡庆余堂药膳馆推出的夏季清凉双人套餐。

可以说,药膳馆是胡庆余堂“以诚之心”拥抱新时代的缩影。近年来,胡庆余堂深谙“老字号企业走心走实走稳的有效途径是走专业化、产业链路线”的道理,悄然发生改变,旧貌换新颜。经过现代化的整合和改良,胡庆余堂形成了集药材种植、饮片加工、成药生产、药品零售、医疗门诊、特色中药文化旅游等于一体的,兼富传统中药文化特色及现代化特色的产业链条,传承和发扬了特色中药文化和特色企业文化,打响了中华老字号国药品牌。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首席记者 郑晖 文 记者 法鑫 摄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