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杭州网>杭州影像
穿越800多年的阴晴雨雪 从南宋宫廷候台到杭州气象站 馒头山一直是杭州观测气象宝地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11-02 07:50:10 Sat   

位于馒头山顶的杭州国家基准气候站

800多年前的南宋临安城,凌晨4点左右,天色尚黑。大多杭州人还沉浸在朦胧睡意中,这个时候,街头巷尾开始响起打铁板或者敲木鱼的声音,同时伴有朗朗上口的人声提醒居民。

这是南宋临安城特殊的“叫醒服务”,提供这种服务的师傅唤作“报晓人”。在电视剧里,我们经常听到“天干物燥,小心火烛”这样的叫声。实际上,当时的“报晓”更丰富更具体,不仅报时,还兼有天气预报的功能:晴则高喊“天色晴明”,阴天就报“天色阴晦”,如果下雨就是拉长声音一个悠远的“雨”字……

杭州孔庙碑林星象馆,钱元瓘墓石刻星象图。

可能有人会问,“报晓人”不就是气象预报员吗?800多年前的南宋临安城已经有天气预报了吗?实际上,对于天文气象的预测,我国很早就有了,南宋气象机构——翰林天文院候台的遗址就在馒头山上。现在,这里成了世界气象组织认定的“百年气象站”,每天采集着杭州风云雨雪的数据,记录着这座城市的气象脉搏。

这次,都市快报联合杭州市气象局,邀请了气象史研究专家张立峰、麻碧华以及杭州国家基准气候站的胡德云,穿越800多年的阴晴雨雪,为大家还原南宋时的杭州气象史,讲述今天馒头山杭州国家基准气候站的创业故事。

杭州国家基准气候站的光电式数字日照计

南宋有两个官方天文气象机构 一个在吴山,一个在馒头山

南宋临安城每个早晨

都有人工“天气播报”

想不到南宋人忙碌充实的一天,竟然是从听“天气早报”开始的。

当大家还在被窝里的时候,就能通过“报晓人”了解到天气,然后根据天气规划一天的安排。

临安城的早市也陆陆续续开始了。想来天气的阴晴冷暖,决定着当时杭州人赶早市的心情,天热喝豆子粥,天冷就吃一碗热腾腾的五味肉粥,天气晴好就坦悠悠坐下来吃一碗丁香馄饨,落雨天就沿街买几块烧饼、蒸饼、糍糕……

杭州人充满烟火气、热闹的一天,就此开启。

吴山上的宋樟

负责每天“人工叫醒”这座城市的“报晓人”,是一群什么人呢?在北宋,就已经有僧人报晓这一习俗了。《东京梦华录》记载:“每日交五更,诸寺院行者打铁牌子,或木鱼,循门报晓,亦各分地分,日间求化。”可以看出,当时僧人们还划分了各自负责报晓的区域,一家一家语音播报过去。《水浒传》石秀智杀裴如海的那一回,裴如海就是买通了一个报晓的头陀胡道人,胡道人自报家门:“小道便是五更报晓的头陀,教人省睡。晚间宜烧些香,教人积福。”

到了南宋,僧人报晓的同时,还顺带播报天气。宋人吴自牧《梦粱录》记载:“每日交四更,诸山寺观已鸣钟,庵舍行者头陀,打铁板儿或木鱼儿沿街报晓,各分地方。若晴则曰‘天色晴明’,或报‘大参’,或报‘四参’,或报‘常朝’,或言‘后殿坐’;阴则曰‘天色阴晦’,雨则言‘雨’。”即使出现风霜雨雪等恶劣天气,天气口播还是每日必达,不管是要上朝的“公务员”,还是守卫的士兵、做生意的买卖人,或是普通老百姓,都能享受到这项“日常化”的天气服务。

报晓人每日所报天气是实况的可能性较大,但也不排除是当日的天气预报,因为南宋已经有自己的“中央气象台”了——位于南宋临安城中的皇家天象管理机构太史局。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孙蒨 摄影 记者 陈中秋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