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王桥纪念勇士石瑰 登云桥本名豆腐桥
新的一年到来,该去运河边“走大运”了。
去年年末,杭州运河东岸,皋塘运河两岸绿化带公园附近的一个施工围挡拆除。这样,大家不用绕行,便可通过运河边的绿道,从钱塘江畔的三堡船闸,一路沿着运河走到拱宸桥,单趟约12公里。
东岸的绿道和西岸的绿道,都有一个非常吉利的名字,它们叫作——运道。新年行大运,记者完整地沿着运道,走了一次运。这一路,沿途数不尽的公园,景色各异,运河边挺拔的杉树,形成一片红色的“围墙”,在阳光下闪着灵动的红光。沿岸的居民们,在运道边休闲、锻炼、生活,充满了人间烟火。
这一路,有23座桥横跨运河,桥下有很多神将、神兽,安静地守护着这座城市,也只有在“走运”的时候,我才仔细看清了它们的模样。沿岸还有许多雕像,它们每一个都有故事。整个“运道”走下来,是一次运河文化的体验,也是一次与历史的对话。
三堡船闸(起点)
我们的这次运道之行,以三堡船闸为起点。
三堡船闸建于1983年11月,1989年2月1日正式通航运行。它的建成,结束了京杭运河与钱塘江不相通的历史。
在这里,可以见到船只进入闸内,通过闸内水位变化,与运河或钱塘江持平,驶进驶出。
翟灏思故里(距起点约2公里)
在运河北(东)线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我看到了翟灏的雕像。
雕像名为“翟灏思故里”。翟灏是清代学者,字大川,改字晴江,是浙江仁和县临江乡甘棠村人,现杭州彭埠街道皋塘社区一带。他学富五车,是一位藏书家,也有许多著作,经历也颇丰,一度在京城经营自家产业。乾隆十八年,他取得浙江乡试第六名,乾隆十九年中进士,因不愿出任知县而改任教职,先后任衢州府学教授和金华府学教授。
濮家码头(距起点约3.2公里)
14:00左右走到这里,看到不少人排着队,等着坐船游运河。濮家码头是运河水上公交1号线的起终点站,每天从7:00到18:00,共有16趟公交船开往拱宸桥码头,时间分别为:7:00,7:15,8:00,8:30,9:25,10:10,10:40,10:52,12:00,12:54,14:00,14:54,15:30,16:20,17:00,18:00。
古艮山门和运河魂雕像 (距起点约5.6公里)
杭州十大古城门之一,始建于南宋高宗绍兴年间,是杭州城的东北门。
艮山门的命名源于其位于城的东北方,艮为八卦之一,象征山,亦指代东北方。在古时,这里曾有座小山,就叫艮山。杭州有一句民谣,“艮山门外丝篮儿”,说的是女人们挽竹篮去河港漂洗练丝。自宋元以来,这里便是杭州丝织业的集中地,个体丝织户与机纺作坊遍布,是“杭纺”的主要产地。
艮山门附近还有一组大型主题雕像——运河魂,这组雕像由两组拉纤雕塑和一组货船翻坝雕塑组成,整体雕塑制作使用了500吨花岗岩,占地约600平方米,最高处达到9米。运河魂雕像于2006年5月23日落成,是运河杭州段最大的一组纪念性运河主题雕塑。运河魂雕像的创作灵感来源于19世纪一位美国传教士所拍摄的“漕运翻坝”照片,展现了数支牛队拉拽着粗壮的绳索,在纤夫的吆喝下奋力向前的场景。
西湖文化广场和武林门码头
(距起点约7公里)
41层170米高的浙江环球中心不仅是西湖文化广场的标志,也是杭州运河的标志建筑。
西湖文化广场有购物、博物馆、影院……也是杭州市民文化活动的聚集地。这个季节的运河文化广场,水杉、枫树、柳树……各种树叶的颜色交集在一起,在冬日温暖的阳光下,晒晒太阳赏赏景,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地方。
在西湖文化广场对面是武林门码头,它的标志性石牌坊十分独特,大运河在此处形成一个美丽的九十度拐弯。
潮王桥(距起点约8.6公里)
杭州一座历史悠久的桥梁,其名称来源于一位名叫石瑰的唐朝勇士。石瑰生于唐朝长庆三年(823年),因其勇敢筑堤抗潮、保护百姓安全而被后人尊称为“潮王”。据史料记载,石瑰在唐咸通年间,为了抵御钱塘江潮水的汹涌危害,散尽家财筑堤,最终因劳累过度而死于潮水中。百姓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封其为潮王,并建立了潮王桥。
现在的潮王桥建成于1994年。2005年,潮王桥经过整治,加入了潮王神雕塑、潮王传说和潮王桥记,以此反映潮王奋力筑堤、阻止水势、不畏艰险的历史。
潮王桥东线也是杉树最红的季节,行走在河岸上,如同在树林中穿行。这片红杉林附近,还有湖墅八景之一半道春红——根据《西湖游览志》的记载,旧时夹路栽桃数里,春天桃花盛开时,如火如荼,灿烂似锦,花落如红雨,因此得名“半道红”。
夹城夜月和梁红玉雕塑
(距起点约9公里)
在运河西岸的“夹城夜月”,我看到了运河边少有的城墙建筑。它是杭州著名的历史文化景点,属于“湖墅八景”之首,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它曾是一个赏月的绝佳地点,相传中秋之夜,在夹城巷东面德胜桥边观月,可看到月亮从德胜桥冉冉升起,如月在桥上行。
东岸,是韩世忠梁红玉雕塑。南宋建业年间,金兀术大举南犯,分兵渡长江,宋军各路守将皆败。兀术破临安(今杭州),宋高宗避走浙东。韩世忠引兵镇江,与金兵大战。宋军以8000人困金兵10万人48天,韩世忠夫人梁红玉亲自擂鼓,传为千古佳话。
左侯亭(距起点约9.3公里)
距离“夹城夜月”不远处,是左侯亭,亭子的石桌上,还摆放着贡品,可见市民对左侯的尊重。
我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地方,看了一下介绍:左侯亭为纪念北宋左光裕而建。左光裕,安徽桐城人,因家中排行第八,故又称左八郎。据清代高鹏年《湖墅小志》卷一载,左光裕“初以贩米来杭州,遂家于此左家桥其所造也。生平博施济众,数百里中有善人之目”。因此,宋徽宗敕封其为“庇民侯”。2006年,为恢复运河沿线的文化遗迹重建左侯亭。
御码头(距起点约9.5公里)
御码头历史悠久,是杭州古运河边的一个古老码头。在这里,有一个御马亭,亭内是御码头的碑。古运河曾是杭州重要的水上交通枢纽,清时,皇帝下江南就在此处附近上岸,于是便有了御码头。
富义仓和华光桥(距起点约9.7公里)
富义仓始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由浙江巡抚谭钟麟主持建造,用以储存粮食,以应对粮食短缺的问题。
建富义仓用时四年,耗资白银一万一千两,建成时共有四排仓房,能储存谷物四五万石。 它不仅是杭州现存唯一的古粮仓,也是江南谷米的集散地,与北京的南新仓并称为“天下粮仓”。
华光桥在富义仓边,位于胜利河与运河交汇处,是一座三孔拱桥。桥中间的孔大,两边的孔小,大孔可以通船。 华光桥旧时是渔民捕鱼归来贩卖的地方,因此“华光观鱼”被列为湖墅八景之一。它曾与江涨桥呈八字状呼应,但由于现代建筑过密过高,两桥已不能相望。
香积寺和大兜路(距起点约10.2公里)
香积寺是古时通过运河进入杭州的第一座和离开杭州的最后一座寺庙。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原名兴福寺。在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宋真宗赐名香积寺。它曾是京杭大运河上香火最鼎盛的寺庙之一,香火旺盛的程度并不逊于灵隐寺。它管辖杭州、嘉兴和湖州三府,辖区大,人口多,大家都是坐船到这里上香。
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在宋代是杭州城北重要的贸易中心,明清时成为集市、贸易、仓储中心,商铺林立、街市繁华。旧时杭州城北因商业发达有“十里银湖墅”之称,大兜路区域就是其中心地带。街区内不仅有丰富的历史建筑,还有各种高档特色餐饮区、茶楼饮品店、艺术品店、民族服装店、宾馆饭店、咖啡店酒吧、足浴休闲等。
北新关遗址(距起点约11.5公里)
北新关遗址位于运河、西塘河、余杭塘河三水交汇之处,是古时杭州城北的门户,见证了中国古代榷关制度的发展和京杭大运河的繁荣。明景泰元年(1450年)北新关初设,直至清同治三年(1864年)结束,前后存在了414年。它曾是明代运河七大钞关之一,最初隶属于户部,也称户关、户部分司。清朝时期,北新关商贾云集,千艘万舶,征税量居全国25个收税关口第五位,故俗称大关。
小河直街和小河公园(距起点约11.8公里)
宋代以来,小河直街一直是运河沿线的重要区域,它在运河、小河、余杭塘河三河交汇处,历经繁华。现在的小河直街,小巷子里藏着许多让人惊喜的小店,你可以在这里找到传统的杭式美食,以及特色的咖啡馆和茶楼。还有不少年轻人,到这里拍摄簪花汉服。
小河直街附近有小河公园,它的前身是20世纪60-80年代建立的浙江第一个油库,2019年油库关停,退出历史舞台,成为历史遗存。公园保留了四个仓库和三个老油罐,油罐外壁开凿数个圆孔,保持空气流通的同时兼顾艺术化的光影效果。公园包含仓库艺文展区、文化创意区、景观码头区三大区块,融入小河文化、油库文化、运河文化,是现在杭州市民非常喜欢的打卡地。
登云桥(距起点约12.3公里)
桥上有祥云望柱,桥下有四大天王,这里就是登云桥。
古时候杭州就有登云桥,本名豆腐桥,明代住在这里的夏时正登进士。后人改桥名曰“青云”,后又改为“登云”。
2008年9月,登云桥下多出四座四大天王的石雕,他们各执一物,寓意风调雨顺,“执剑者,风也;执琵琶者,调也;执伞者,雨也;执龙者,顺也。”
拱宸桥和桥西历史文化街区
(距起点约12.8公里)
这次走运的终点是拱宸桥。“拱宸”二字意指百姓对皇帝的拥戴,它建于明崇祯四年,历经三毁三建。现在的拱宸桥是一座三孔薄墩联拱石桥,是杭州古桥中最高最长的石拱桥。桥长92米,栏板间立48根望柱,柱头多饰仰莲。
明清时期,拱宸桥桥西一带有“北关夜市”之称,六行六馆都曾沿河筑店,这就是桥西历史文化街区的前身了。现在的这里,除一桥(拱宸桥)外,还有两街(“桥弄街”和“桥西直街”)、两庙(“张大仙庙”和“财神庙”)、四里弄(吉祥寺弄、如意里、同和里、敬胜里)、五场馆(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中国刀剪剑博物馆、中国伞博物馆、中国扇博物馆、手工艺活态展示馆)。
拱宸桥是此行的最后一站,实际上,运道还可以继续往北。据介绍,杭州运道(石祥路-钱塘江段)两岸全长约30.4公里。新年新气象,有时间的话,不妨走一趟运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