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杭州网>杭州影像
乘风而起,之江沃野润繁花——打造文化与科技“双向奔赴”的杭州样本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5-05-06 08:11:46 Tue   

在“玩美的一天”沉浸式生活街区感受现实与虚拟世界的场景互动;在山海经光影艺术展体验剧场式光影交互……文三街,曾经的电子市场聚集地,如今塑造成为全国领先的数字生活街区。

在这场变革的浪潮中,颐高集团董事长翁南道是坚定的推动者。在他看来,文三数字生活街区正以“数字内核+潮流IP+沉浸互动”打造未来数字生活,抒写“有烟火气息的清明上河图”。

以文为魂,以新促质。在包容开放的杭州,文化和科技珠联璧合、相得益彰,从“相融”走向“深融”,全方位展现历史与现实交汇、现实为未来注解的东方文化魅力。

看,一项项璀璨夺目的文化精品创意迭出——

良渚古城遗址通过3D建模实现文物纹饰数字化复原,杭州国家版本馆数字馆以“数字版本+沉浸多媒体空间”的形式展现中华版本内涵……承载着山河万景、历经千年岁月的历史文化,正以生动鲜活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听,一批批绚烂多彩的文化活动高歌猛进——

2024年,以第二十届中国国际动漫节、第十八届杭州文博会为引领,宋韵文化节、杭州国际音乐·演艺产业博览会、杭州·微短剧大会、首届COMIC GALAXY次元盛典等各类文化节展活动在杭州接连举办。

望,一个个拔节生长的重点项目发展正酣——

杭州扎实推进之江文化产业带和大运河文化产业带(以下简称“两带”)建设,艺创小镇等一批已建成“两带”重点项目积极发挥作用,加快推进影视生产、动漫游戏、创意设计、现代演艺等行业集聚发展,加速催生数字文化新业态新场景;高新区国家动画产业基地、良渚数字文化社区等基地(园区)正引领全市“文化+科技”新浪潮。

涵养生态

孕育开放包容的文化盛景

文化的根脉,总是深植于丰厚的城市沃土之中。

最近两年,无论是游科互动打造的《黑神话:悟空》成为向全球展示“中国文化”的现象级作品,还是浙江时光坐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参与制作的大热电影《流浪地球2》《你好,李焕英》等备受观众喜爱,都让其创作团队所在地——位于西湖区之江转塘的艺创小镇,走进了大众的视野。

来到艺创小镇,扑面而来的是与众不同的艺术气息——青山翠谷间,铺陈着一大片青草地,20余米高的巨型水泥圆筒错落起伏,随处可见的创意海报映入眼帘。

从被关停的水泥厂到闻名遐迩的“艺术+”小镇,艺创小镇集聚了游科互动、时光坐标、花果山传媒、追光动画杭州公司等3000余家文创企业,孕育出多部创意十足、传播广泛的文创佳作。2024年,艺创小镇企业总营收规模超百亿元。

“小镇为我们提供了房租补贴、税收政策优惠等,这里环境非常优美,能给创作者带来源源不断的灵感。”时光坐标董事长姬海鹰表示,小镇周边有浙江音乐学院和中国美术学院,得益于此,时光坐标还吸纳了大量艺术类高等院校的人才。

“近年来,我们专门成立企服中心,组建‘网格化’企服员队伍,着力营造‘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营商环境,形成了以商招商、以企引企的良性循环。”艺创小镇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艺创小镇为154家次文创企业兑付产业政策共计1669万元。

服务的滋养、人才的汇聚、政策的灌溉……艺创小镇用细致耐心的坚守孕育文化发展沃土,成为杭州推进“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的典范。

文化需要细水长流,科技创新更需厚积薄发。

近年来,杭州秉持“长期主义”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以来由杭州市本级出台实施的文化产业发展相关政策文件累计50余项,每年安排专项资金以及科技、金融、财税、商贸、人才、土地等扶持政策,为推进杭州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截至去年底,文创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参股并进入实际运作阶段的子基金共26只,总规模近63亿元,带动社会资本支持产业发展的杠杆倍数为11倍。

如今,数字赋能之下,厚积成势、蓬勃向上的杭州文化产业,正以昂扬姿态拨动高质量发展的琴弦。

为生动讲好杭州故事、中国故事,不断扩大国际文化交流的“朋友圈”,近年来,杭州国际传播中心以Hangzhoufeel(韵味杭州)为主品牌,策划了“5000年中国看杭州”——杭州“榴莲会”海外传播系列活动、“我身边的生物多样性”国际传播活动等,还创新推出《老友记·双城Talk》专栏,向世界呈现杭州的独特韵味和别样精彩。

依靠强大的研发能力和技术积累,杭州当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AI大模型、4K/8K超高清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高质量发展,深度支持北京冬奥会、杭州亚运会、卡塔尔世界杯等体育赛事转播,以及央视总台春晚、音乐盛典咪咕汇等文化活动直播。

岁序更替,始终不变的是奋进者的身姿;华章日新,始终清晰的是前行者的脚步。站在新时代的潮头,杭州积极涵养“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优质生态,推动全市文化产业“芬芳馥郁”“繁花满园”。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谭飞 骆剑伟 刘金洋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