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杭州网>杭州影像
养老行业还在起步阶段 需要有更多年轻人加入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5-05-07 08:13:40 Wed   

养老护理员,并不只是“伺候老人吃饭、穿衣的人”

陈飞宇和老人一起唱歌 记者 江玥 摄

民政技能人才,是国家技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养老护理员、孤残儿童护理员、殡仪服务员、遗体火化师、公墓管理员、矫形器装配工、假肢装配工等民政传统特色职业从业人员,广泛活跃在民政生产服务和技术创新的第一线,是民政技能人才主力军。

近日,民政部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民政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了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完善人才使用制度、畅通人才评价通道、健全人才激励机制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这也是两部门首次联合出台的民政领域高技能人才文件。

培养民政技能人才,杭州早有动作。

我国养老护理员缺口达1300万

谁也没想到,2016年,33岁的陈飞宇会从三甲医院跳槽到杭州市社会福利中心,成为一名养老护理员。

她就读于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护理专业,毕业后,入职了杭州一家三甲医院,后晋升为心内科护士长。

为何更换职业赛道?

“因为爷爷。”陈飞宇是爷爷一手带大的,对她来说,“爷爷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亲人”。

爷爷是一名会计,因为父亲和奶奶去世得早,小时候,她就是爷爷的“小跟班”。23年前,爷爷去世时,陈飞宇还在上高中,“没能见到爷爷最后一面,成了她一辈子的遗憾”。

2016年,杭州市社会福利中心招聘有医疗背景的养老护理员,陈飞宇决定“试一试”。

“爷爷离世时,我没有陪伴在他的身边。这是我做养老护理员的一个重要原因。”不过,她也考虑得很清楚,“养老市场还是很大的”。

民政部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养老护理员缺口达1300万,而像陈飞宇这样同时具备医疗资质和养老经验的复合型人才,不足3%。

2023年,陈飞宇捧回了“杭州市护理技能大赛”冠军,这是对她的专业技能的一次肯定。

不只是“伺候老人吃饭、穿衣的人”

“奶奶,洗脚啊?我们把安全带系一下好不好?”

4月底的一个上午,陈飞宇来到杭州市社会福利中心9号楼失能失智专区查房,看到陈奶奶坐在椅子上,准备洗脚,她立刻蹲了下来,帮她系上安全带。同时,她提醒旁边的护理员不要忽视安全环节,又把“正确的对话方式”教了一遍:“要像对待孩子一样,蹲下来和老人说话。”

“护士长,这次我肯定记牢了。”

陈飞宇说,一线护理员的工作基本以照护老人的日常生活为主,加上年龄偏大,经常会忘记正确的操作步骤,她要一次次地提醒。

她想起了自己第一天上班时遇到的一个突发事件。

“老人心梗跌倒,护理员马上去搀扶老人。其实,这是不对的。很容易对老人造成骨头移位等二次伤害。”当时,陈飞宇就觉得,“养老院的护理工作要变,要用医疗思维重构养老护理体系”。

于是,她梳理了老人的常见病和症状、长期服药可能引发的副作用等,还梳理了遇到老人喘不上气或者被食物卡住等突发状况时的处理措施,打算对护理员进行培训。

照顾老人还要培训?

接到培训通知的几位养老护理员表示“不能理解”。

“小陈,我干了快20年了,我一个给老人擦屁股的人,还要学习什么?”一位护理员说。

别看陈飞宇平时说话软声软气,那一次,她坚定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在家里,几个子女都有可能照顾不好一个老人,但是在这里,你们每一位都要照顾好几位老人,而且还把他们照顾得这么好。你们记住,你们就是专业的护理员!专业的护理员,就要学习专业的知识。”

也是那一次,这些护理员觉得自己的工作得到了肯定,不再只是一位“给老人擦屁股的人”,也不只是“伺候老人吃饭、穿衣的人”。

这份尊重和肯定,让他们决定成为一名专业的养老护理员。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濮小燕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