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杭州网>图库>杭州影像
余杭发现一处“商周遗址” 全国考古界“大咖”聚首出谋划策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1-05-27 08:46:31 Thu   

泥质灰(黑)陶带动物形状系陶罐

玉钺

石范

小麦

小桥,流水,人家……梦里水乡的基本要素,早在几千年前,这里已组合好了“模板”。

昨天,来自全国各地的考古界“大咖”齐聚杭州,为杭州市考古研究所新发掘的一处商周遗址“出谋划策”。

“人工河,民居群落,作坊区,生活区……”尽管下着大雨,但专家们看完遗址现场又观摩出土文物,热情不减,连连称赞该遗址:“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商周遗存最为丰富

“跳头遗址是一处商周遗址。”市考古所林森说,因为商末周初遗存最为丰富,且聚落结构完整,为遗址的主要文化阶段。

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20年7月底开始对跳头遗址进行考古发掘。记者在现场看到,遗迹包括房址、柱洞、灰坑、陶片堆积、红烧土堆积以及分割功能区域的土垄等,亮点很多。

“遗址海拔高度约7米至8米,早期因地势较高、较为干旱,不见人类活动;至商代,随着气候转向湿润,人类开始繁衍生活;再后来,气候更加湿润,遗址环境逐渐变为湿地沼泽地带。”林森说。

古人类选择河流两岸繁衍生活,跳头遗址也不例外。“这里初期挖掘了一条人工河,后来逐渐拓宽为天然河道。”林森指着遗址中心区域说。

聚落结构就以河道为分界。“河道西侧通过人工挖掘的灰沟连接河道与低洼湿地,并进一步通过土垄分割作坊生产区域与生活区域;河道东侧主要为护岸遗迹与生活区域,可能为当时主要的交通活动区域。”

在这个小型聚落里,考古学家除了发现了大量陶器,还发现了部分青铜器,以及水稻、大豆等粮食作物,植物遗存种类丰富,包括:楝、八角枫、花椒、荚蒾、甜瓜、乌桕、葡萄属、葎草、梅、桃等。

“我们还浮选出土了小麦种子,说明跳头遗址早在约商末周初时期已经引入了小麦。”当这粒“黑糊糊”的小麦照片出现在众人眼前时,大家都惊叹起来。

出土文物非常精彩

会议室的几张桌子上,放满了出土文物。陶鼎、陶纺轮、原始瓷碗、铜镞、铜刀、铜矛、石锛、穿孔石刀、石斧等,“没想到,小小一块地,居然出土了如此丰富的文物。”一位随行专家感叹道。

“玉钺?”大家被一块圆形、打磨光滑的玉器吸引住了,“与良渚时期的玉有点像。”

林森说,这块玉材质工艺与良渚时期相比粗糙一些,但从良渚时期的玉钺联想,它或许也是一种权力的象征。

现场有几件文物人气非常高,譬如石范。范,古代铸造用铸型的一种;石范,顾名思义,就是用石头做的模具。

摆在眼前的几件石范保存完好,可清晰地辨识出弓箭的箭头造型。“这批石范选的是质地较软、便于挖凿的粉砂岩,范面打磨光滑, 非常有利于金属液体的顺畅流注,多数为一范一器,镞、矛头等也有一范多器的情况,这些石范都是用于铸造工具和武器的。”林森说。

“印纹硬陶主要纹饰有折线纹、回字纹和大型云雷纹,折线纹、云雷纹往往呈条带状。”琳琅满目的陶器中,纹路花样多是一大特点,“整体来说,这一时期,纹样线条粗壮,拍印较深,排列整齐,带有明显的浅浮雕及仿青铜器纹饰的风格。”林森介绍。

专家们看到一只很大的泥质灰(黑)陶带动物形状系陶罐,对上面的动物充满好奇。“是蜥蜴?似乎还有两只眼睛。”“也有些像蟾蜍?”大家讨论起来,最后得出:“那时周边环境为沼泽,所以很有可能是两栖动物。”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通讯员 王萍萍 孙媛 记者 熊艳/文 记者 张之冰/摄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