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是宋高宗的父亲,替父亲选墓地,当时是高宗心里一件头等大事。风水是最重要的一点,根据北宋官修的《地理新书》中提到的“五音姓利”,把姓氏分成宫、商、角、徵、羽五音,再将五音与五行四方相联系,推断与其姓氏对应的阳宅阴宅方位吉凶,即所谓“大利向”。
国音承祚——宋六陵考古成果展
“国音姓利”要求帝陵坐东南,朝向西北,呈一个落坡的状态。最后,就选择了孟皇后攒宫西北侧。
《南宋帝陵攒宫的形制布局》提到,因其“形势高大,林木郁茂,土色黄润,一带王气秀聚……庶几山冈顺于国音,风水便于地理”。
自宋徽宗永祐陵之后,这里就成为了南宋帝王陵。为什么叫“宋六陵”?主要当时是照着南宋六帝的序列来算的,没有把徽宗算进来。
当年,他们将这里视为临时的安息之所,期望着有朝一日魂归河南巩县的祖陵,故将此山命名为“攒(cuán)宫山”。“攒”有“暂时安置”的意思,“攒宫”指古代帝、后灵柩暂殡的地方,就像临安被视为临时都城一样。
龙泉窑青瓷凤耳瓶残件
从临安到绍兴 皇帝去世后殡葬路线怎么走?
宋代,帝王丧葬礼有一套严格的步骤。通常,在皇帝驾崩以后,就要开始修建陵寝,一般工时是6个月左右。
从南宋皇城到地处绍兴的皇陵,两地相隔近百公里,现在驱车前往都要一个半小时,古时这段殡葬路线要怎么走?
在坚持皇陵选址不变的大原则下,沟通两地的浙东运河成为了重要的纽带。
以宋高宗为例,淳熙十四年(1187年)十月八日,宋高宗于德寿宫崩逝,在经过了繁琐复杂的丧礼后,淳熙十五年(1188年)三月甲寅日,庞大的仪仗队伍护送着高宗棺木从都城临安出发,沿浙东运河至今绍兴市富盛镇宝山的攒宫安葬。
当时担任右相的周必大根据宋太宗出殡时宰相吕端的旧例,向孝宗请求随同高宗灵柩前往绍兴。这次的经历,被周必大详细记录于其撰写的《思陵录》中。
迦陵频伽残件
考古专家们通过梳理杭州及绍兴相关历史遗迹,尝试还原出淳熙十五年(1188年)宋高宗出殡所走路线:
德寿宫→新开门→跨浦桥→西兴→觉苑寺→白鹤桥→浙东运河古纤道(钱清—柯桥)→迎恩门→光相寺→都泗门→鉴湖→通陵桥→御河→攒宫村→神道→宋六陵。
三十里水路,一般要走6-7天。
李晖达说,当时,皇陵与皇城所共同承载的,不仅是高不可攀的皇家制度,更是当时全体社会民众共同参与、共同创造的重要文化遗产的象征。以浙东运河为纽带,努力呈现出南宋150年间,杭、绍两地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
十年考古成果首次展出 展览上看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