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罗大袖衫
丝,在甲骨文里是两束蚕丝的象形。丝绸,生自蚕茧,成于机杼。
中国是丝绸的发源地,距今有5000多年的历史。人们发明缫丝技术,将家蚕所吐的蚕丝制成纺织原料,并织成丝绸织物,再加以印染、刺绣等工艺,成就了丝织品的华贵与优雅。
此后约3000年,“丝绸之路”出现了。
中国丝绸开始通过海上和陆上两条贸易通道向外传播,先向东传至东亚,后向西传至中亚、西亚直至欧洲,对世界文明做出了极大贡献。
古代丝绸之路不仅是中外人员、物资、商贸交流的通道,也是中外文化尤其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纽带。
作为中国之珍的丝绸,它的生产和贸易曾是中国历代社会的经济来源之一,并与中国的礼仪制度、文化活动、科学技术有着极大关联。
丝路,离不开丝绸。因此,了解丝绸,就是了解中国。
2020年开始,国家文物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打造“丝绸之路周”,由中国丝绸博物馆承办,以弘扬丝绸之路精神、响应“一带一路”倡议。
7月14日刚刚结束的“2022丝绸之路周”系列活动,今年的主题是“民族融合,共同繁荣”,带大家读懂丝绸里的中国。
最早的丝织品
丝绸为什么会产自中国?
中国丝绸博物馆名誉馆长赵丰认为,中国古代先民关注蚕,驯化蚕,生产丝绸,很可能是出于原始崇拜。
“蚕作茧自缚,又破茧成蛾,让他们感到很神奇,希望通过驯养蚕,找到生命复活或者灵魂升天的力量。所以一些新石器文化遗址里会有蚕形器、蛾(蝶)形器。”赵丰说,先民们用丝绸包裹尸体或重器,也是希望逝者在安葬后能像蚕破茧而出一样,死而复生,或者灵魂升天。
1926年,山西西阴村仰韶文化遗址,出土了著名的半颗蚕茧。虽然这半颗茧子在丝绸起源的研究中无法作为直接的证据,但它一直被当作珍宝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1956年,浙江省考古工作人员在湖州钱山漾良渚文化遗址中发现了一个竹筐,筐内有一些纺织品及线带之类的实物,其中有绢片、丝线和丝带。该遗址距今4200年,是当时所知保存下来最早的丝织品实物。
20世纪80年代,河南郑州市的考古学家在荥阳市青台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到距今5500年左右的纺织品残片,这与传说中的黄帝元妃嫘祖教民养蚕的时间大约相仿。
这种原始崇拜的思想在上古时期保持了很久,在战国以后,中国生产力大大发展,人们更趋理性,丝绸的实用性更受到认可,并且成为区别阶层的服饰符号,最终形成享誉世界的中国丝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