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缘千里来相会,须往西湖高处寻。”
在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白蛇传》的叙事下,断桥被赋予浪漫爱情的涵义。不管节假日或平时,在西湖众多景点中,断桥永远是最热门的。
今年国庆首日,西湖接待23.82万游客,客流量第一位的是断桥白堤段。大量游客从断桥涌入白堤,那么断桥到底堵没堵?记者决定走一趟。
断桥之上
缓解拥堵,也最大程度保证游览的自由度
在北山街和保俶路交叉口,我看到靠北山街南侧设置了分隔栏。再往前走,路两侧有交警、保安在巡查和疏导。负责指挥交通的周师傅说,设置分隔栏是为了避免骑车、开车的游客误入。
沿着环湖绿道向断桥走,奇怪的是,游客好像被自动分为进、出两列走,人虽然多,但很有序。我加入了向断桥方向前进的那一队。快到断桥了,我踮起脚试图将目光越过人群,我看到志愿者身后,也就是通往断桥的必经路上,志愿者分为两拨,分别站在分隔栏两侧,引导旅客进出。
出入断桥的桥头处人流量最大,他们紧盯着路况,不停喊着:进入断桥请靠右走。
总算上了断桥,视野一下子开阔起来。铁质的分隔栏换成了古色古香的栅栏花箱,上面装点着红黄两色的花,衬托着喜庆的氛围。
每隔几个花箱,竖立着引导牌,牌子的正反面分别写着“断桥入口”“断桥出口”“请靠右行”和防疫提醒。花箱可拆卸,连接处设置了几条分隔带,控制人流方向。桥上每隔十几、二十几块地砖站着一位执勤民警,整座断桥设置了22名民警站岗。
由于花箱的分隔,中间较宽的路上每一侧可以并排走4人左右。要想拍照留念,可以到整座桥两侧略微高起的平台短暂停留。我在桥上边欣赏西湖景色边行走,走到桥下花费4分钟。如果只是走马观花,大概2分钟能通行。
在桥上,我碰上了一位采风的摄影师田先生。田先生老家陕西,来杭州工作七年,每年国庆都要来西湖。说话时他刚从苏堤过来,可能是因为疫情,他觉得今年的游客没有往年那么多,一路走来比较顺畅。不过,田先生今年有新的发现,“今年开始就有很多志愿者为大家提供一些饮用水之类的服务,我觉得非常人性化。”
田先生觉得,近几年来西湖游玩能明显感受到,管理更“细”了,“每隔一段就有志愿者,可以说是无死角。而且分流、引导的游览措施不仅能保障安全、缓解拥堵,也最大程度保证了游客游览的自由度。”
走下断桥,路面更宽阔了。我想走到白堤中间再看看。
环卫师傅李喜财正停下环卫车,拾捡路面垃圾。李师傅一开口就是一股子浓厚的东北味,“今天呐?今天得比平常多一半儿人吧。”李喜财来杭州三年,在西湖景区从事环卫工作也三年。以他的经验,由于大家都偏爱错峰出行,国庆第三、第四天反而是人最多的。
他负责的路段是锦带桥到桥中间的小店,他给我指了指,一个来回大概400米。这段路李师傅每个小时大概往返三次,两次骑车,一次步行。在这段400米的路上,他见过小学生、初中生和大学生志愿者,见过巡查的保安、民警,看到轮值的医护人员等。
问他:为什么断桥没有拥堵?李师傅深吸一口气,略顿一下说:“反正在看得见、看不见的地方,都有人在(提供)保障。管理得好、细,大老远就开始疏导了!”看李师傅脸上,略带几分自豪。是啊,他何尝不是众多服务保障人员之一。
断桥之中
测算游客容量 是西湖精细化管理的缩影
断桥是西湖精细化管理的一个缩影。
2002年,杭州提出“还湖于民”的口号,西湖实行免费开放。西湖紧贴城市,游客、西湖建设、用地等如何管理,成为难题。
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华芳,从1999年开始参与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研究工作,带领团队先后为西湖、运河、良渚编制相关保护规划。
2010年前后,西湖申遗在即,华芳和她的团队参与了西湖申遗工作,他们负责的其中一项内容是游客量。
控制游客量对于世界文化遗产的保障是必须的。然而对于西湖来说,情况更复杂些。
西湖是开放的遗产地。多少游客是适合的?同一时段最多能通过多少游客?游客怎样游览才更舒适?管理上应该有什么措施?这些问题摆在眼前。
在测算游客容量的时候,城市规划设计师会按照国际上的风景名胜区游览的标准,对行人驻足和通过时所需要的面积进行计算。路面有多少面积,这个面积能容纳多少人,需要从哪里开始控制流入人流,都经过了严格的测算。
这当然还不够,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人的空间体验和感受。
10月1日,西湖断桥。记者 夏阳 摄
“游客在断桥希望看到什么?是远眺保俶塔,白天看空翠燕飞,晚上观繁华夜景。如果这个时候边上紧挨着游客,那么体验感自然直线下降。”华芳说,他们基于国际标准,将游客舒适游览的感受结合进来,对数据进行了修正。
2014年左右,西湖断桥的两头分别安装了4个红外线人流监测设备,这些红外感应,在游客进入断桥时,一次判断在某一时刻,断桥上到底有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