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杭州网>杭州影像
杭州学士路的红楼和石库门 藏着多少名人与往事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08-24 09:42:34 Sat   

如今来贴三伏贴

都是“民国范”的

开头说的“红楼”,在学士路与浣纱路的转角,现门牌学士路3号,当年称学士路10号。

站在一旁的过街天桥上,能更清楚地看到这幢西式红砖洋房的全貌,面阔五间,青砖墙面,立面设有两层红砖柱廊,虽说是红砖洋楼,却有着歇山顶和中式小瓦的顶盖,带着中西合璧的风格。

“红楼”建于民国六年(1917年),是杭州民国早期独立式住宅中典型的花园别墅。民国十一年(1922年),浙江政商界名人陈莱青购入居住。陈莱青晚清曾为山西巡抚赵尔巽幕僚,民国时任浙江兴业银行理事。银行官商拆股分家后,被浙江省政府任命为第一任理监事。1945年12月陈莱青病逝于上海,该建筑由其女继承。除自住外,对外出租。1943-1944年,著名古建、园林专家陈从周和夫人蒋定新婚不久曾安家于此。

“红楼”清水砖的墙面

1952年9月,杭州市人民医院(现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简称市一)购入,后来这里一直作为市一的附属用房。市一曾先后两次对别墅建筑进行过保护性修缮,如今这里是杭州国医馆,入伏之后,这里常常有来贴“三伏贴”和针灸的市民。

走进当年的陈氏私宅,这幢百年建筑散发出沉静的中药材味,再细看内部的砖木结构,总觉得在这里看中医都是“民国范”的。清水砖的墙面,配西式方格玻璃门窗,走到“美容中医”诊室拐角,踏上仅容一人通过的木质楼梯,几乎能想象出当年居住在此的陈家女眷,身着旗袍,一只手轻搭在楼梯扶手上的情景。

走上二楼,更能直观看到“红楼”建筑的一些内部细节,比如清水砖墙面装饰的拱券、带状红砖纹饰,与红砖柱廊相呼应,在颜色上形成视觉对比,也展现了民国时期杭州民居建筑的艺术设计风格。

学士路3号“红楼”,杭州国医馆。

“红楼”旁边的法式楼房

女作家陈学昭的晚年旧居

站在“红楼”二楼,可以看到一墙之隔的西侧,也有2幢精巧别致的灰色小楼房。

这就是建于20世纪30年代的学士坊别墅建筑,原有4幢楼房,20世纪末,拆除了西侧2幢,现仅存东侧2幢。2幢楼房一样的建筑格局,一样的建筑材料:“砖木结构,青灰色调,拉毛外墙,人字形的灰色洋瓦屋顶,上有壁炉烟囱,宽大的阳台,里面是落地小格钢窗,柚木打蜡地板,石膏天顶,拐角楼梯,曲折而上。”(引自《杭州名人名居》)

“红楼”内的楼梯

其中一幢(学士坊2号),是女作家陈学昭的晚年旧居。陈学昭,浙江海宁人,她是鲁迅的学生和好友,《鲁迅日记》里有三十多处提到陈学昭,有时称“学昭姑娘”,有时称“学昭小姐”,有时直接称呼“学昭”。她还是中国第一位留法文学女博士,留法六年回国后的时光,陈学昭回忆道:“早点,我在德沚姐家吃,午饭和晚饭总在鲁迅先生和乔峰先生(周建人)家吃——他们的伙食是合在一起的……他们总是把我安排坐在鲁迅先生的对面。”

“红楼”旁的灰色小楼房曾是女作家陈学昭旧居

当年她奔赴延安,毛泽东曾经当着许多人的面,夸奖她“又是文学家,又是教育家”。新中国成立后,陈学昭到杭州工作,长期从事文化教育工作,曾任浙江省人民政府委员、省文联副主席等职。195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法国作家保罗·萨特和伴侣波伏娃访问中国,陈学昭因曾留学法国,懂得法语,中央便派她陪同,火车从杭州到上海经过海宁长安、斜桥一带时,她指着车窗外的桑树,告诉他们,这些桑树叶是蚕的粮食。

陈学昭女儿陈亚男在《十个月零十天——忆念母亲在世最后的日子》一文中写道:“1990年除夕,母亲在学士坊度过了第六个寒冬。学士坊建造于20世纪20年代,是一个拥有四幢西式两层楼房的宅院,临街,母亲住在2号楼2层,两间正室朝南,楼层高,光线敞亮。”陈学昭定居杭州42年,曾在蒋庄、白乐桥、花家山、龙井村、龙游路、新新饭店、石塔儿头等地居住,而学士坊是她生命的最后一程。在这里,她终于完成了40多万字的长篇自传体小说《工作着是美丽的》。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文字 记者 孙蒨 摄影 记者 陈中秋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