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训练基地“育苗”,杭州期待新的冠军诞生
如今已经58岁的吴霞君和很多同龄人一样,眼睛已经开始有些老花。孩子们训练一结束,她就像邻家阿姨那样戴上老花镜,在训练册上记录数据。吴霞君现在带的孩子,清一色是“15后”,他们也是吴霞君执教生涯的“关门弟子”。
挑选好苗子,吴霞君有一套自己的经验。“先要看孩子的身材高不高,再观察孩子的脸色和腿部肌肉,腿部肌肉决定了孩子下水后打腿的频次和爆发力。”她说,“之后更多的还是要看孩子的心理状态,有些孩子天生就是‘考试型选手’。”
在吴霞君心中,培养游泳运动员的过程,就像是一场漫长的“沙里淘金”。“打个比方,有150个还在上幼儿园的孩子来报名训练,一年之后,你会发现还能坚持游泳的只有四五十个了。”她说,“再过一年,可能只有15到20个孩子留在泳池。”
高淘汰率的背后有许多客观因素:有的家长仅仅是为了让孩子掌握一项技能,而非走职业运动员的道路,学会之后就不会再坚持训练;有的孩子虽然希望在游泳上有所突破,但受到身体条件、学习成绩等问题影响,最终不得不选择放弃。
作为游泳教练,吴霞君不能干预孩子的课业,只能牢牢抓住训练的时间,让孩子们早点回家,多些时间温习功课。“这些年,我见过太多好苗子最后输给了‘出勤’这两个字。训练时间比别人少,成绩上怎么会有突破呢?”吴霞君说,因此,她很感激那些风雨无阻护送孩子来训练的家长,尤其是那些爷爷奶奶,“他们才是孩子能够成为冠军的最大助力。”
在陈经纶体育学校执教这么多年,吴霞君见过不少早已名扬世界的杭州籍游泳冠军儿时训练的样子,如今回想起来,她还会面露微笑。“陈桦属于那种很自律的孩子;吴鹏和罗雪娟都很聪明,所以会找机会‘偷懒’;孙杨训练一直都是很专注的……”她说,“一个游泳冠军,先天条件占70%,教练的培养占20%,最后的10%,还得看孩子在关键时刻有没有那一点点的运气。”
近年来,随着杭州市游泳健身中心和大关游泳健身中心两大业余游泳训练基地的启用,杭州游泳启蒙训练有了更多现实支点和硬件支持,优秀教练分赴新的训练基地挖掘、培养好苗子,使得杭州游泳启蒙训练的整体水平有了新的提升。吴霞君看着长大的那些“80后”“90后”学生,如今也陆续成为教练,为杭州培养未来的冠军选手。
“这些年,我们幸运地处在杭州游泳奔涌向前的发展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有天分的孩子,帮助他们走上了最高领奖台。”吴霞君想了想,继续说道,“回过头来,好苗子也在帮助我们提升水平,这是一个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