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杭州网>杭州影像
高铁一个多小时直达 “最不江南”的浙西古城可辣可甜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10-17 12:00:42 Thu   


a9445c5650f331b5162251ccb7fbfe1f_rB4AiWcQKXCAJ22-AAH7IuzUAdQ911.jpg

煎过的龙游发糕

龙游民居苑

重见龙游商帮财富传奇

浙江人行商坐贾,也发源于龙游。从宋元时期就开始活动,到明清时期与徽商齐名的龙游商帮就在这里兴起,堪称浙江“儒商精神”的鼻祖。

明清时,浙江商业发展不再局限于浙北平原,衢州府下属五县商人组成龙游商帮,借四省通衢之利,将本地的竹、木、茶、粮等资源销往外地。一时间,“邑(龙游)当孔道,舟车所至,商货所通,纷总填溢。”

龙游商人不畏山高路远,不仅活跃于江南和湘、鄂、闽、粤诸地,还深入到西北、西南等偏远地区,号称“无远弗届,遍地龙游”。他们深受浙东学派影响,“以儒术饰贾事”为原则,主张以义取利、诚信为本,是为“儒商”。

如果你想要重见龙游商帮昔日的财富传奇,龙游民居苑是一个好去处。

景区坐落于离县城主城区不远的鸡鸣山下,是全国仅有的两处古建筑异地迁建保护示范单位之一,目前已迁建明、清、民国时期古建筑40余幢,是龙游商帮历史的见证,有着“商帮故里”的美誉。

这里的砖雕、石雕、木雕工艺精美,图案美轮美奂,号称“江南三绝”。

入口正对一面砖雕精美的照壁墙。这面明代的照壁墙,原位于龙游横山镇后徐村,是当地徐氏兄弟双双考上贡士后所建鲤鱼厅的照壁,生动精美,代表着明代砖雕艺术的高超水平。

精美的木雕在民居苑随处可见,特别是原位于龙游横山镇龙门桥村的余氏民居。

四通八达的走马楼内,凡牛腿、雀替及楼栅外侧均雕有戏曲人物图案,造型生动、形象逼真,不仅代表了江南地区木雕工艺的高超水平,而且对研究地方戏,特别是婺剧的发展史提供了宝贵依据。

最让我震撼的建筑,还要数位于景区深处的“高冈起凤”。该建筑原位于龙游横山镇高山顶村,为当地张氏宗祠。因其位居高冈,后临凤凰山而得名。

建筑内部为典型的抬梁式结构,用材粗大。梁架两端呈鼓状,无斗拱部件,横置于金柱和瓜柱顶部,这在龙游的明清建筑中也是独一无二的。

在龙游民居苑漫步,走进一座座高墙大院,往昔举商贸大业、汇通天下的龙游商帮,在一砖一瓦间留下了许多印记。

那一个个被时光精心雕刻的院落,不只是砖瓦木石在匠人手中幻化出的瑰丽,更是龙游商帮一代代坚守信念的凝固。

庇佑儿孙的殷切祝愿、尊儒重礼的谆谆教诲、家族兴衰的百年缩影……都在院中被漫长时间反复琢磨,散发出沧桑厚朴的独特气息,向后来人诉说那倏忽而过的岁月。

龙游的辣

如果有一件事情能在衢州各个地区通行无阻,那一定是吃辣。

龙游也不例外。嗜辣如命,无辣不欢,若是没吃到“涕泗横流”,龙游是不会放你走的。

“兔头吃脑,鸭头吮骨,鸭掌吃皮”,“三头一掌”(兔头、鸭头、鱼头、鸭掌)是龙游小吃的招牌。

而龙游鱼头的做法,又和湖南、江西的剁椒鱼头有异曲同工之妙。

鱼鲜上铺了厚厚一层辣椒,鲜辣互为助力,谁也不会抢了谁的风头。而且即使辣得上头,鱼的鲜美仍被很好地保留住了。

如果你去龙游,住在县城,想一站式品尝龙游小吃的话,推荐“杨爱珍龙游大排档”。

龙游的“三头一掌”是店里的招牌美味,辣度并不“变态”,适合不擅长吃辣的人挑战。店里还有各种包装好的卤味零食,方便你买回去送人。

龙游的甜

龙游菜不仅限于“辣”这一种味道,而是多种菜系的杂糅,兼容并蓄周边美食文化。比如龙游发糕,显然是江浙“鱼米之乡”的特产。

刚蒸好的龙游发糕,米香扑鼻。别急着吃!稍微冷却几分钟,才更有嚼劲哦。

待热气散去,抓一块在手,撕去底部的箬叶,大口享用吧!

除了直接吃,龙游发糕还能切片煎、炸,各种花样都不在话下。

龙游的甜,也在清凉甜糯的水晶糕里。

外观如凉粉,吃起来口感有点像麻薯,加入薄荷与各色水果,又或放在牛奶中,水晶糕是龙游人最爱的解辣良品,很多餐馆都能吃到。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黄捷 文/摄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