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墅高水平打造“时尚之都、数字新城、运河明珠”。记者 张之冰 摄
古运河穿城而过,一眼千年的拱墅,与时光对影,描绘出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的新画卷。
2024年,伴随着杭州市《大城北地区国土空间规划(2023—2035年)》编制完成,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发布,拱墅区推动“规划引领+交通畅达、居住改善、民生保障、景观提质、文化传承、产业蝶变”“1+6”行动共128个项目,完工康桥村5G创新产业园等33个项目,完工率达114%。
今年,拱墅全力推进77个项目建设,截至目前,已完工拱墅智慧网谷小镇、华为云、北瑞科技等8个项目,完工率61%。完成投资28.64亿元,占年度计划的41%。
从初见成效到成片成势,拱墅以“大城北开发建设”和“城市更新”双轮驱动,迎来蝶变。
聚焦 大城北建设成果的展示窗
过德胜路,沿京杭大运河一路北上,大城北标志性项目相继落地。拱墅,日益成为大城北地区开发建设成果的“展示窗”。
打破行政界限、协同推进,最大限度发挥综合开发、整体联动效益的大城北开发建设体制机制日趋成熟。
作为大城北建设“主战场”“主阵地”,拱墅区聚焦杭钢、石塘、康桥、运河新城等重点板块开发,加强与杭钢集团、市建委、市规资局、市商旅(运河)集团、市城投集团、国网杭州供电公司、杭钢专班等省、市、区主管部门及主体的联动,合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
今年1月,一场关于俞章路、八角亭街、李家畈路等跨区道路专题协调会议召开,拱墅区和上城区两区分管副区长及相关部门单位齐聚一堂,共商跨区道路建设推进和跨区地块开发。“整体谋划、分步推进、加快实施是我们的共识。”拱墅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说。
大城北核心区加速焕新,城市功能逐渐完备,城市形象推陈出新。大运河滨水公共空间杭钢河、电厂河河岸焕然一新,成为南北呼应的两条“绿丝带”,是市民游客休闲游览的好去处,运河绿道还由此基本实现从主城区段至大城北地区电厂河段的全线贯通。
大城北地区的文化新地标、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杭州段标志性项目——大运河未来艺术科技中心,一期计划今年全面完工,二期计划今年年底开工,三期目前处于方案设计阶段,将承载起运河文化与工业文明保护、传承、利用的多重任务。
2024年邵逸夫医院大运河院区全面启用,不断满足大城北地区居民及周边百姓基本和高端医疗服务需求,成为大城北地区乃至辐射全市全省的公共医疗资源新高地。
更有“国之重器”的投用,让杭州全市医疗水平提档升级。2025年2月,耗资12亿元的浙江省肿瘤医院重离子医学中心启用,使杭州及至全省拥有了当今世界最先进的肿瘤治疗手段之一,并切实增加了患者就医可及性。
每一座新地标、每一项新设施,不仅是城市建设的成就,更是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承诺,激发城市发展的无限活力。
带动 汇聚产业发展动力的强引擎
城市建设带动产业功能再造,拱墅全面推进高能级大产业平台建设,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推进城北区域功能提升。
拱墅区大运河数智未来城作为省级高新园区主平台,成效亮眼。2024年共落地亿元以上项目30个,其中10亿元以上3个,总投资超100亿元;规上服务业营收460亿元、增长16.5%;实际利用外资4.86亿美元,增速541.34%。今年第一季度“开门红”,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59亿元,同比增长近10%;固定资产投资32.99亿元;制造业投资增速228.7%,居全市开发区指标排名第一;开发区有机更新78.21亩,超过年度目标序时进度。
今年4月,大运河数智未来城内英普·云端智造中心正式破土动工,实现“拿地即开工”目标。此外,北软产业孵化区、网谷总部集聚区、城北未来智造区、电竞文娱活力区等联动发展,加快构建重点产业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成为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
走进智慧网谷片区,一座座崭新的高楼已拔地而起,利落的框架线条,大片的玻璃幕墙,极富品质感。今年,华为云北瑞科技、国贸云商数字商贸总部基地、禾迈总部项目、芯空间集成电路研发基地项目已陆续完工,华为云必创信息技术、华普永明智能照明生产总部基地、货拉拉智慧云谷项目等正在加快建设中,为拱墅数字经济发展再添浪潮。
还有不少好消息从大运河数智未来城传来——辖区企业杭州禾迈电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成功获批设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首个招商引资的“开门红”项目翔龙航空落地高新区……大项目招引落地、大项目开工入统、政策谋划试行、企业扶优解难,大运河数智未来城跑出发展加速度。
落眼城北未来智造区,昔日被称为城北最破路的320国道(临半路)旧貌换新颜,成为惠及百姓的民生路、生态路,更是服务地方发展的产业大道。在临半路的“串珠成链”下,由拱墅区牵头,一个汇聚创新动能,激活产业活力的320国道省市区产业合作示范区正崛起。
合作示范区内,正打造凤栖谷生命科学孵化器、康桥园区腾笼换鸟、石塘特别合作园等项目。其中凤栖谷一期项目预计2026年完工,二期预计2027年完工,待建成后,将成为集企业孵化、生产制造、设计研发于一体的一流生物医药创新孵化高地;康桥园区腾笼换鸟项目则充分挖掘了存量空间,提升了土地开发强度,为产业招引和产业集聚提供了空间要素保障;石塘特别合作园将发挥拱墅区政府和杭州市城投集团的区企合作资源融合等优势,打造长三角地区“产城人文景”融合的示范园区,一期项目预计2025年年底完工,将引进赣锋锂业等新能源上下游产业。
生命健康、新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集聚、强势发展,以临半路北端的“浙江云”“杭钢云”为依托,数字经济产业同步跃进。4月18日,杭钢集团算力装备智造项目投产,“华光宏”新品发布;杭钢里云创中心目前正在办理立项,力争年内开工;杭钢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基地项目(杭钢总部)已完成立项和考古,预计9月开工。合作示范区内数字经济小镇初具雏形,“中国算谷”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