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地块安置房效果图
杭州日报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城西的蒋村、骆家庄一带都是农田和鱼塘。即便是西溪,也是两岸猪声鼎沸,绝无“一曲溪流一曲烟”的美感。
1996年5月,蒋村正式划入杭州市区范围,农民搬进了楼房,荒地上盖起了写字楼。这让住在余杭仓前街道吴山前村的杨金莲羡慕不已,“当年家里有辆脚踏三轮车就称‘土豪’的朋友,转眼间成了真土豪。”
什么时候仓前才能大发展?2007年,杭州提出建设“一主三副、双轴六组团、六条生态带”,拉开城市空间格局。随后几年,阿里巴巴来了、杭师大来了、浙大一院也来了……而真正改变杨金莲生活轨迹的,是杭州西站枢纽的落子。今年2月搬迁时,他拍下了老房子的门牌号,“俞家牌头9号”。他将和这个生活了57年的村庄短暂告别,新的安置小区已在争分夺秒地建设。
作为杭州西站枢纽的民生保障工程,一期安置房可安置套数约2000套,预计可安置回迁居民约400余户,部分力争在2022年亚运会召开前具备交付条件;二期安置房首个项目03地块已于今年11月开工,预计提供732套安置房源,计划2023年竣工;周边幼儿园等配套设施正同步开展前期报批工作。推进征迁改造工作,既是增进民生福祉的有效手段,也是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杭州交投集团、杭州西站枢纽公司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心用情用力推进安置房建设,征迁改造有力度、项目建设有速度、品质保障有制度、规划设计有温度,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在杭州西站,安置居民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有力度
选择最好的地块 安置房先行开工
“把各项工作做实做细,维护好群众的合法权益,做到依法征迁、应拆尽拆。”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
“把最宝贵的用地指标给老百姓安居,要用位置最好的地块建安置房,要以最快的速度开工建设。”这是杭州市交投集团向征迁群众许下的承诺。
2018年下半年,杭州交投集团在开展西站枢纽征迁工作的同时,就启动了一期安置房项目前期工作,会同相关单位,在省、市、区及街道等多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高效推进。
当时西站枢纽区域规划尚未批复,安置房建设面临规划调整、选址论证、土地报批等多重困难,杭州交投集团采用“多条腿走路”的方式,一方面调整规划、明确选址;一方面招代建单位、做方案设计;一方面报项目立项、跑土地指标。为加快推进前期工作,成立了由规划设计、土地报批、工程管理等专业人员组成的安置房项目攻坚小组,根据节点、倒排计划,提前谋划、提早准备,同步推进项目立项、选址论证、代建招标、土地报批、方案设计、场地准备等各环节工作。
2019年8月28日,14地块安置房正式开工,比杭州西站枢纽工程早开工1个月,这就是“民生先行”的最好诠释。
让征迁居民留在“生我养我”的土地上。西站枢纽一期安置房的3个地块,均在西站南侧,紧邻未来科技城。以14地块为例,西临通益港、南临余杭塘河,未来水系景观优美;离最近的地铁站点直线距离约600米,距离西站1.8公里,交通便捷;附近现有市政配套市民之家,医疗配套浙大一院,教育配套杭师大仓前实验中学、杭州师范大学等。刚开工的二期03地块安置房距离地铁甚至仅数十米。
“围绕杭州西站,现在还规划建设杭州云城,未来将有40余万人在这里工作和生活。”杨金莲对未来城市的发展充满期待。
杭州云城东起绕城高速,西抵南苕溪(西险大塘),南至余杭塘河,北达杭长高速,围合区域面积约58平方公里。总的目标定位是,坚持以人为核心的价值取向,聚焦现代综合交通枢纽、杭州新地标、城西CBD和高端人才集聚地等复合功能,着力打造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科创型郊区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