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杭州网>图库>杭州影像
这些年,金晓宇一直被大家关心关爱着——《我们的天才儿子》续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2-01-19 08:02:08 Wed   

远亲不如近邻,社区一直在关心这个特殊家庭

金家父子居住的是一个老小区,但去年刚做过立面改造,出门即见绿树花坛,还有散步的小径、休憩的凉亭,环境整洁、舒适。

远亲不如近邻。双荡弄社区的社工们一直关心着这个特殊家庭。社区黄书记一直关注着晓宇的成长和变化,看到晓宇有今天的成就,很为他高兴。

社区干部做的都是一些细枝末节的事。比如入冬前,社区出钱把金家所有的老化线路都换掉了。“那时候金师傅的爱人曹阿姨还在。他们家空调是不能停的,冬天曹阿姨要保暖。所以,两台空调加上一台油汀,随时可能短路,太危险了!”

出钱买电线还是小事,把屋里的电线全部铺一遍,工程量不小。原来双荡弄社区还有一支维修志愿者队伍,是他们出的力。

黄书记还说,曹阿姨身体不好,常年卧床,每隔两小时要翻一下身。去年秋天,晓宇要去医院治疗,曹阿姨身边不能离人,金师傅走不开,也是社区工作人员去医院陪护的。

“只要他们好,我们都愿意的。”从书记到社工,都怀着这样朴素的心愿。

民警老张,晓宇最信任的人

湖墅派出所的民警老张,可能是晓宇最信任的人。晓宇一般不说话,但他愿意和张警官交流。

晓宇不喜欢吃药,常把药放在舌头下面,就是不吞下去。这时候,金老就会请片警老张来帮忙,盯着晓宇吃药,让他张开嘴,确认他吃下去。几次送医,也是老张协助。去年11月晓宇离家出走,老张每天都在关注晓宇的动态,一发现有踪迹了,赶紧通知金老。

老张是2012年转业到湖墅派出所当民警的,和晓宇打了10年交道,一来二去和金家父子都成了好朋友。老张是张家口人,说一口北方话,可能这个原因,让天津出生的晓宇倍感亲切。

“晓宇是个天才,我早就知道了。和金师傅聊天的时候,我都是亲耳听过的。”老张说。

老张每天会来看晓宇。昨天见到来访的客人多,他一直等在屋外,等人散了,才进来。见到记者,他说,“感谢你给晓宇和金师傅发表了这样一篇报道,可能对他们今后的生活有一定的帮助。在这儿我也感谢您,感谢您做出的努力。”

晓宇送过老张一本自己翻译的小说。问老张是哪本。他回答忘了。俄顷,突然想起来:“《飞魂》(日本女作家多和田叶子的小说)!”

老张比晓宇小4岁,却像一个大哥,守护着这个天才弟弟。

更多的普通百姓,也希望为他们做点什么

杭州是一个有大爱的城市。这几天,报道在普通市民中也引发了巨大反响。许多杭州百姓都希望,能为他们做点什么,奉献出一份爱心。

专门为困难老人提供免费出行服务的“黄飞华爱心车队”打来电话表示,愿意给金老和晓宇提供出车服务。车队负责人黄飞华加入公益事业已有20多年了,爱心车队目前有40辆出租车、志愿者200多人。

电话那头,黄飞华豪爽地说,“金老家的出行包括家政服务,我们爱心车队全包了!”我把黄飞华的电话抄给了金晓宇。金老不会用智能手机,以后这个沟通要靠晓宇了。

杭州著名的民营书店晓风书屋掌门人朱钰芳也打来电话:晓风运河店环境优美,很适合举办新书分享会。金晓宇有这么多作品,在合适的时机,可以来分享作品,我们愿意提供这样一个平台,为他召集读者。

记者手记

一夜之间,似乎全中国的媒体,都汇聚在杭州一个普通小区的三居室里。澎湃新闻、南方周末、人物周刊、新华社的记者都来了。

“你们来了我确实很高兴。晓宇早上第一件事就是问我,爸爸,今天杭报拿了没有?”在全国媒体面前,金性勇毫不掩饰对《杭州日报》的情有独钟。

“我每个星期都会看《杭州日报》的倾听·人生栏目,都是像我们这样‘无名小卒’的人生故事。我觉得我儿子的一生也有故事好讲,我就把它讲了出来,没想到反响这么大,会有上千万的阅读量。”

“我学一门外语,至少要读20本原版小说。”坐在自己的小房间里,金晓宇说起自己是如何自学外语的,眼里有了光彩。一台崭新的、键盘上还覆盖着一层保护膜的笔记本电脑,那是晓宇表哥送的,晓宇非常喜欢这个礼物。

和上次在报社见面相比,晓宇这次给我的印象更加从容了。面对几路记者的采访,他毫不怯场,思路清晰缜密,谈起小时候看过的《汤姆索亚历险记》《悲惨世界》等名著,也谈起他的学英语秘诀:每天吃完饭听“中国之声”英语广播。

“我现在正在自学西班牙语,为下一本小说的翻译工作做准备。”这个“语言天才”又把大家吓了一跳。

“爸爸就像我的助手、我的秘书,包括和出版社联系,照顾我的生活,都是爸爸在帮我。”

金老也回忆起年轻时酷爱的俄国小说,最爱屠格涅夫,回忆起上世纪80年代排队给刚识字的儿子买《红楼梦》《西游记》等四大名著……可能这就是遗传基因,让金晓宇走上了文学翻译的道路,现在已经是第十年。

晓宇的外衣上一团白色。他认真地解释:这是刷牙时的牙膏沫。“要把牙齿刷干净,衣服沾上就顾不得了。”

没事,晓宇,我们的衣服上也都沾上过牙膏沫。

昨夜,是辛丑年最后一个圆月。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戴维 柴悦颖 文 张之冰 摄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