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杭州网>图库>杭州影像
太庙广场的鹅掌楸吹过大马弄的烟火 这帮美食老炮儿都爱兰边碗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2-06-27 09:51:08 Mon   

中山南路,市民在阴凉处打牌。

都市快报报道 没事的时候,俞翔会站在店门口点根烟,眺望皇城根方向,那里有太庙遗址。

太庙广场的周边,种满了鹅掌楸,每年初秋,小衣服一样的鹅掌楸叶子陆续变色,非常好看。

俞翔是杭州城有名的厨师,属鸡,他做的神仙鸡很出名。

当年在十五奎巷老店那会儿,门口支一灶台,两口锅上下倒扣,花四个钟头焖出来的鸡,神仙味道。

一个落雨的傍晚,我见到了从后厨出来的俞翔,晚上有两个包厢预订,他刚排好了菜。

“我出汗多,白色的纸帽子戴两下就坏了,一个夏天要几十顶,我这个布的能用几年。”

俞翔习惯戴一顶白条纹黑色贝雷帽,胡子疏白,鬓角的碎发比胡子白得快,黑框眼镜后面,藏着故事。

兰边碗最火的时候,打卡者众,全国各地的慕名而来。陈晓卿、沈宏非一大帮美食老炮儿,到杭州都要来吃。

俞翔出道早,算是杭州餐饮界的老大哥。

20世纪80年代,学厨是一条营生门路。杭州城现在很多知名餐饮店老板,都是那个时候出来的,当年学厨的两大“黄埔军校”,一个是莫干山中学、一个是劳动局技工学校。

1988年,21岁的俞翔从杭州市劳动局技工学校毕业,到国营天外天饭店做厨师。

1989年,俞翔跳槽到了私营饭店。

“当年城站火车站附近一家饭店,名字不记得了,老板很有名的,叫矮华。”

之后几年,个体经济活跃,俞翔在六一大酒店、阳光大酒店、今日世界等十几家20年前非常红火的餐饮店都干过。

香港回归那年,俞翔去了金华宾馆做主厨。

1999年,俞翔得到一个机会,上海有一个老板需要一组烧杭帮菜的人马,经人引荐,他就去了上海。

那一去,就是13年。

兰边碗老板俞翔

2012年年初的一个傍晚,俞翔拖着行李箱孤身回到杭州,他耳畔仍回响着10多年前崇明岛“顺发渔港”海鲜大酒楼开业的鞭炮声。

在上海那些年,俞翔一开始是打工,有了一些积累,之后和一个上海人、一个宁波人合伙在崇明岛开了一家“顺发渔港”海鲜酒楼。

当年崇明岛南门码头正对面就是白天鹅宾馆。除了这家国营酒店,他家最大。

“当年一个月流水有1200万,什么概念。”俞翔回忆,“那时候还有长江鲻鱼、鲥鱼、鲟鱼、刀鱼、河豚,这些都是崇明岛最好的东西,岛上还有盐碱地滩涂,所以本地羊也很好,红烧,炖汤,生意不要太好!”

海鲜酒楼让俞翔赚到了大钱,后来遭遇了一场变故,散尽家财,十几年心血,风吹鸡蛋壳。

人背运的时候,黑夜好像没个尽头。

回到杭州后,俞翔在屋里厢蹲了足足一年,吃饭,睡觉,抽闷烟。

一天两包烟的“病根”就是那段时间落下的。

“人总要活下去嘛,最起码要养活自己。”

俞翔最后还是靠开饭店缓过来了。

2013年,俞翔在十五奎巷盘了间小铺面, 6张桌子,门口置一大灶,叠着蒸笼,做蒸菜,取名兰边碗。

餐具一律都是印着蓝边青花的碗,那是杭州人的共同记忆。

“我就是想告诉杭州人,我做的是正宗杭州家常菜。”

开业第一天,营业额12元。

“就卖了一个菜,千张包。”

从崇明岛海鲜酒楼一个月1200万,到十五奎巷兰边碗老店一天做了12元,俞翔体会到什么叫做人生大起大落。

“后来慢慢做,从两三百到三四千,比较好的时候能做到万把块钱一天。”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撰稿┃记者 吕磊 摄影┃记者 陈中秋 设计┃李前芳 刘婧楠 互动运营┃崔博 金珩 唐谷晨晨 视频┃蒋伟杰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