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杭州网>图库>杭州影像
太庙广场的鹅掌楸吹过大马弄的烟火 这帮美食老炮儿都爱兰边碗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2-06-27 09:51:08 Mon   

兰边碗的招牌很多,最出名的是白卤大肠,是杭州第一家这种做法。

当年杭州搞过一次美食大赛,俞翔独创的白卤做法,在一众红烧、脆皮大肠中脱颖而出,一战成名。

到了2014、2015、2016那几年,是兰边碗名头最响的辰光。

“生意好,门口还让摆,能摆个七八桌,人家宁可等着,就自己一个人烧烧,到7点半就得劝客人不要等了。”

2020年4月,俞翔把兰边碗从十五奎巷搬了出来,也不远,就在中山南路周衙弄小区对面,上下两层,前后3幢楼,楼上8个包厢,楼下两个大厅, 33名员工,鸟枪换炮。

新店开张,好的辰光一天能做5万多营业额。谁料,才做了半年,疫情来了。

“那时太庙出了两个确诊病例,从鼓楼到万松岭路路口,中山南路正中间一条铁丝网就拦起来了,一关就是3个多月。”

那年春节,俞翔过得心力交瘁。

年后有一半员工回店了,还有一半没返杭,不让营业,只能打电话通知没回来的先居家,回来的员工,只能养着,包吃包住,发点低标准生活费,每人每月2000元。

“后面政府减免了3个月房租,那一年房租是78万。”

疫情3年,是艰难的3年。和绝大多数做餐饮的老板一样,兰边碗也有点伤到元气。

知天命的岁数,俞翔身体还不错,一天还能喝个七八两。

“开饭店少不了的,兄弟朋友来了,你不去敬一杯吗?趁还有力气,想再赚点钱。儿子才上初中,供他上大学,看他讨老婆——不然以后说老头子干了一辈子,没点花头——我爸也78了,姆妈76,我上海回来那年,老头子不说一夜白头吧,也是一下子头发白了很多。”

利用午休时间去察院前农贸市场和大马弄买菜的保洁员们,走过太庙广场。

隔座鼓楼,就是游客如织的南宋御街、清河坊、大井巷。

“我小时候鼓楼城门是破烂的,上面一层都是树木杂草,鼓楼那个门洞我们小时候统称防空洞,里面可以吃大排档小吃的。”

鼓楼始建于五代时期的南朝,明嘉靖四十年重建后,“文革”时被拆除。

2002年,在遗址上重建鼓楼,和南面的望仙阁遥遥相对。

从中山南路鼓楼这个口子上拐进十五奎巷,沿吴山脚下往西南,是城隍牌楼巷。城隍牌楼巷往东又接回中山南路,形成一个三角形的十五奎巷社区。

在大马弄买菜的市民

城隍牌楼中间还连着大马弄,大马弄有杭州最烟火气的马路菜场。大马弄南端就是太庙广场,太庙广场北侧就是察院前巷,察院就是以前朝廷办理案子的检察机构,巷东端又接回中山南路,形成一个矩形察院前巷社区。

太庙、勤远里、丁衙巷、燕春里、周衙弄、晓霞弄、四牌楼、元宝心……这一片是杭州皇城根最具烟火气的生活社区。

老旧的民居,两旁林立的五金店、杂货铺、小吃店,瓜果鱼虾的菜市场,拉根铁丝晾晒的衣被,本地人用杭州话互相打招呼,小店老板安逸地坐在门口竹椅上,小孩在巷弄里追逐嬉闹,傍晚时分邻家飘来的焦锅味……

这里保留着最鲜活的杭州原住民的生活场景。

兰边碗

坐标:中山南路418号

推荐:白卤大肠、臭豆腐蒸肉饼、开洋千张包、反骨鳝鱼、爆炒腰花、松仁酱丁、白切/虾油鸡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撰稿┃记者 吕磊 摄影┃记者 陈中秋 设计┃李前芳 刘婧楠 互动运营┃崔博 金珩 唐谷晨晨 视频┃蒋伟杰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