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杭州网>图库>杭州影像
西泠不冷 明年120岁的印社也玩起VR 孤山路这个圆圆的门洞你进去过吗?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2-08-20 07:32:11 Sat   

亭内还有一圆石桌,桌边的石刻是印社四位创始人的联名款。释文:龙泓印学开南宗,一灯相续传无穷,二篆八分校异同,和神如坐春风中。款识:宣统二年七月,西泠印社丁仁铭,王寿祺篆,叶铭监造,吴隐刻石。

出了圆洞门,石台阶旁,为“西泠四泉”之一的印泉。这里曾是印社界墙,1911年久雨墙圮(pǐ),掘地得泉。一路往上,依次还有潜泉、文泉和闲泉。

石台阶上搭着木棚架,种紫藤。这是印社著名的“鸿雪径”,“鸿雪径”出自苏东坡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

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像鸿雁在雪上留下的爪印一样,意为往事留下的印迹历历在目。

“印藏”,当年弘一法师李叔同的印章所藏之地。

沿着“鸿雪径”拾级而上,在长满青苔的山壁上,有一块石头刻着“印藏”,如果不仔细看,很容易忽略。这是当年弘一法师李叔同的印章所藏之地。李叔同是西泠印社的早期成员,1918年在虎跑寺剃度出家为僧前,他将所藏的94方自用印赠给西泠印社。而印社创始人之一叶为铭仿昔人“诗冢”“书藏”遗意,在石壁上开凿收藏。

孤山之巅有一座细高的石塔,叫“华严经塔”,是西泠印社建筑制高点,也是标志性建筑。此处原为古四照阁旧址,1924年,西泠印社建华严经塔时,叶为铭邀请弘一法师撰书《西泠华严经塔写经题偈》,镌刻于塔上。年久风化,现在隐约还可以看到字迹。

孤山不高,只有38米,即便是像现在这样的酷暑三伏天里,爬起来也不算太费劲,十来分钟就可登顶。一路好似身处山林中,听着水声、鸟鸣声、树枝晃动的声音,门口孤山路上的城市喧嚣好像一下子就被拉远了。

汉三老讳字忌日碑

孤山之巅平台的西面,是汉三老石室,始建于1922年。外形仿吴越国宝箧印经塔,内藏东汉建武年间“汉三老讳字忌日碑”,是国家一级文物,浙江现存最古老的汉文石质碑刻,被誉为“浙东第一古碑”。

全碑217字,书体介于篆隶之间,碑文是一位“三老”及其后两代人的名讳与忌日。汉代的“三老”,是一种掌管教化的虚职,并非正式的官员编制。此碑的来历跌宕起伏,1921年,此碑辗转至上海,沪上外商欲出重金收购,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丁仁、首任社长吴昌硕等人发起护宝运动,集资11270元大洋赎之,也是西泠印社的“镇社之宝”之一。

南面是四照阁,现在是茶室。360°的全景阳光玻璃房,西湖一览无余,满目都是湖光山色。

这里还是国内首个印文化主题邮局,说它是“风景最美的邮局”也不为过。前不久,还在孤山社址发布了中国第一套篆刻主题邮票四枚。

除此之外,还有依山而建的题襟馆,为吴昌硕在杭州的“创作别墅”,以及观乐楼,现为吴昌硕纪念馆。

题襟馆前的平台,是印社内眺望西湖的绝佳场所。湖中三岛,一条长堤,西湖美景尽收眼底。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余夕雯 摄影 陈中秋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