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杭州网>图库>杭州影像
被北宋皇室遗弃的孟皇后 一手开启了南宋王朝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2-09-24 08:55:05 Sat   

10543183_kbfzg2_1663943792497.jpg

俯瞰根据史料记载推测的宋六陵“宋哲宗孟皇后陵”遗址区域。记者 陈中秋 摄

59岁时在绍兴去世

内乱是平息了,但金兵又继续追来,宋高宗、孟太后不得不颠沛流离、亡命天涯。这次,他们兵分两路,高宗往沿海跑。孟太后则带着祖宗牌位逃往西南洪州(今江西南昌),她带着祖宗牌位还有一个重要意图,万一高宗被金兵追上了,她还可以指定新的继承人。

后来,随着政局改变,南宋政权逐渐稳定,宋高宗南迁至越州,改年号为绍兴,升越州为绍兴府。

刚稳定下来,宋高宗立即就派人去接回孟太后。但太后毕竟年纪大了,再加上一路颠簸,实在是经不起折腾,还不到一年时间,她就在绍兴卧龙山行宫崩逝,那一年是1131年,孟太后59岁。

作为一个开启南宋朝廷的“主心骨”人物,要将她安葬在哪里?自然成为一件头等大事。

高宗视孟太后如生母,据史料记载,赵构下诏曰:“朕以继体之重,当从重服,凡丧祭用母后临朝礼。”

当时局势不稳,战事吃紧。孟太后有遗诰,“敛以常服,不得用金玉宝贝,权宜就近择地攒殡,候军事宁息,归葬园陵。所制梓宫,取周吾身,勿拘旧制,以为它日迁奉之便”。意思是一切从简,不要拘泥旧制,就近找个地方安放她的灵柩就行,等军事平息了,还是要安葬回北宋皇陵的。

第一个入葬“宋六陵”的人

在为孟太后选择墓葬地址时,南宋朝廷的礼官们看中了绍兴会稽山余脉的富盛宝山下一片谷地,认为这里东南高、西北低,与北宋帝陵地址相似。

这里被视为临时的安息之所,期望着有朝一日可以魂归河南巩县的祖陵,故将此山命名为“攒(cuán)宫山”。“攒”有“暂时安置”的意思,“攒宫”指古代帝、后灵柩暂殡的地方。就像临安被视为临时都城一样。

孟太后下葬的地方,就是后世所称的宋六陵。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宋六陵发掘项目负责人李晖达说,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还无法确定,礼官们当时究竟是站在哪座山上,看中了这片谷地。但这是宋高宗向世人宣告的一个信号,表达了他收复中原的政治愿望和决心。“皇陵是体现国家最高等级的丧葬制度,当时以什么方式呈现从北宋传承的文化和传统,让皇陵连贯着政治意识,这是个重大问题。”

《南宋帝陵攒宫的形制布局》提到,宋六陵这块地方“形势高大,林木郁茂,土色黄润,一带王气秀聚……庶几山冈顺于国音,风水便于地理”。除了是风水宝地外,李晖达认为,会选择这里,和当时的交通也可能有一定关系,这里连通浙东运河,河道能直接抵达这里,运输比较方便。

后人定居诸暨“南孟故里”

孟太后一生荣辱沉浮,是智商情商双双在线的女中豪杰,她有一个爱好,喝酒。

据《宋会要辑稿》记载,在孟太后薨逝后,有一天,宋高宗对大臣们说:“太母恭慎,于所不当得,分毫不以干朝廷。太母性喜饮,朕以越酒烈,不可饮,令别酝,太母宁持钱往沽,未尝肯直取也!”

高宗认为,绍兴酒度数太高了,让人专门酿造低度酒给她喝,她不愿意,宁可花私房钱买酒喝,不愿给朝廷增加负担。意思是夸她谦恭谨慎,很守本分。

10543190_kbfzg2_1663943774006.jpg

诸暨市应店街镇十二都村,“南孟故里”孟庙。记者 陈中秋 摄

对待自己的族人,她也是严格要求他们,孟氏一族也因此成为了最不爱搞事情的外戚,满门忠烈。

其中,她的侄子孟忠厚就是典型代表。

孟忠厚先是奉孟太后命,传旨请回了宋高宗当皇帝,后来,金人归还宋徽宗的灵柩,也是他去迎回来,并主持修建陵园工作。他一生追随、护驾宋高宗和孟太后一路南下到江浙一带,最后定居在绍兴。

孟忠厚曾先后担任少傅、少师、醴泉观使、万寿观使、平江知府、绍兴知府、枢密使、信安郡王等职务。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病逝,死后赠太傅。《宋史·孟忠厚传》记载:孟忠厚“远避权势”。南宋朝廷特别推恩孟氏,南孟一族被五世封王。

孟忠厚还是孟子第47代孙,是孟子后裔在南方始祖。1170年,奉宋孝宗御旨,诸暨县令初建“孟子庙”,宋高宗还手书“仁寿堂”匾额为诸暨孟氏宗祠堂号。

孟姓是目前诸暨应店街镇第一大姓,专门有一个“南孟故里”,人数在两万以上。自1147年定居,近900年时间里,孟忠厚一支在此繁衍子孙,聚族而居。

孟忠厚幼子孟德载,即孟皇后的内侄孙,自幼文武双全,面对金兵犯境,屡有良策,且身先士卒。他凭累累军功,封爵诸暨,传承了南孟的香火,成为诸暨孟氏始祖,子孙繁衍于夫概里(今应店街镇十二都村)。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余夕雯  编辑:郑海云